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田鸡养殖技巧与市场前景分析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4日 23:27 38 访客


田鸡怎么养

田鸡,即青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两栖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湿润的环境中,以昆虫、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田鸡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因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养殖田鸡成为了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1.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 场地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引水和排水。同时,场地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田鸡的生长。

- 水质要求清洁无污染,ph值适中,最好在6.5-7.5之间。可以使用井水、河水或自来水,但需经过沉淀和消毒处理。

2. **建设养殖池**:

- 根据养殖规模设计不同大小的养殖池。池壁应光滑,以防田鸡逃逸。池底可铺设一层细沙或小石子,便于清理污物。

- 设置陆地和水域两部分,陆地部分用于休息和产卵,水域部分用于游泳和觅食。可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和浮萍,为田鸡提供隐蔽的环境。

3. **选购健康的种苗**:

- 选择体型健壮、活泼好动、无病伤的田鸡种苗。可以从信誉良好的养殖场购买,确保种苗质量。

- 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温、保湿,避免种苗受到损伤。

4. **合理投喂饲料**:

- 田鸡的食物主要是活饵,如小鱼、小虾、蚯蚓、昆虫等。也可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但要保证营养均衡。

- 投喂量要根据田鸡的大小和数量来定,一般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注意观察田鸡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5. **控制水质和水温**:

- 定期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洁。夏季高温时,可增加换水次数,防止水质恶化。

- 水温对田鸡的生长影响很大,最适宜的水温范围是20-28℃。可通过调节水位和遮阴措施来控制水温。

6. **防治病害**:

- 定期检查田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常见的疾病有红腿病、肠胃炎等。

- 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养殖池和工具。可使用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剂。

7. **日常管理**:

- 每天观察田鸡的活动情况,记录投喂、换水、疾病等情况。

- 定期清理池底的污物和残饵,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

8. **收获与销售**:

- 根据市场需求和田鸡的生长情况,适时收获。收获前可适当减少投喂量,以便排空肠道。

- 销售渠道可以是农贸市场、餐馆、超市等,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总之,通过以上步骤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如何养田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养殖田鸡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养殖的成功和收益。

养殖的田鸡多少钱一斤

田鸡的市场价大约在20元一斤。在田鸡养殖过程中,幼蛙转入成蛙池后,它们的摄食量会显著增加,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因此,这一阶段是形成商品产量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田鸡的健康成长,除了要提供充足的饵料之外,还需注意增加动物性饲料的喂养,例如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混合饲料,比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按比例混合,效果较为理想。

蝌蚪活跃于水中,从第五天起可逐渐提供精饲料,包括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番茄以及水中的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是一项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是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3-5%浓度的石灰水,蚯蚓便会爬出,成为田鸡的佳肴。除了活饵和蚯蚓外,还需要适量喂一些配合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田鸡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分养,以调整饲养密度。具体来说,成蛙饲养一个月后,蛙体重量达到100克时,饲养密度应调整为每平方米30只;两个月后,饲养密度可调整为每平方米10-15只。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田鸡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商品蛙,实现上市销售的目标。

如何饲养田鸡

田鸡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首先,养殖场地应选在安静、进排水便利、水质无污染且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约为20平方米为宜。由于田鸡白天喜欢穴居,因此应在池塘内设置隐蔽场所,例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置瓦砾、竹筒等,以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其次,田鸡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5摄氏度,需要保证养殖环境中充足的氧气。在孵化过程中,应将受精卵浮在水中,若沉入水底则需及时移动,以防与池底粘连导致缺氧,从而影响孵化率。

此外,田鸡的饲养应实行分级管理,并提供优质多样化的饵料。投饵量需根据蝌蚪日龄的增长而调整,每日投饵2次。初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鸡蛋黄为主食,中、后期则可逐渐过渡到以红虫为主。

最后,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残食、粪便,并更换池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还需保持养殖环境安静,白天应采取遮阳措施以避免强光和曝晒对田鸡造成不利影响。

小土鸡苗,咋养了

选择适合的场地进行土鸡的散养,场地要求树木茂盛的丘陵或开阔的草坡,以便土鸡可以野外觅食,补充营养。这样的环境土鸡抗病力强,药残少,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土鸡的觅食性强,可以野外寻找小草、树叶、水果、蔬菜、种子、虫子、砂砾等食物,只需要喂食少量的饲料或谷物就可以将鸡养大,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成鸡的售价高,收益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土鸡的鸡蛋营养丰富,鸡肉味道鲜美,消费者可以用它来做红烧鸡块、白斩鸡、风鸡、薰鸡、烧鸡、扒鸡等,是速成肉鸡类不能代替的。现在许多人都在学习放养土鸡的技术,但是养殖规模受到限制,主要因为占用土地面积大,防疫难度大,市场消费量有限的原因。

一、环境选择:选择远离村庄居民区、屠宰场、学校、化工厂、其他养殖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环境清静的山地,最好种植灌木林、茶叶、松树、毛竹、果树林等,坡度在3-40度(坡长面与水平面的仰角),小丘陵的山地较好。附近有清洁的井水或泉水。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地,沙壤土质较适宜,排水通畅,平时渗水快,地势干燥。用空心砖、水泥瓦、木料或毛竹等建材,建一个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的鸡舍,屋橼高度在2米左右,屋脊高度3米,长度50米,跨度5-10米,约500平米,可养土鸡3000-4000只,南面开门,留有地窗和两米宽的走廊,北墙留窗,四周有排水沟,鸡舍能通风和保温、地面要干燥,地面可用沙石夯实,不必做水泥地面,上面可垫稻草,稻壳等,不积水即可。每群2000-4000羽、即使有资金可在远离约一公里的地方重新布局第二分场,每亩山地放养100-500只为宜,育雏可在山下简易室里育到体重为半斤左右放养到山林中,头三天关养少放,不用围栏,土鸡的归巢性强,自然会认识回家的。鸡舍是用来让鸡休息、产蛋、避风避雨的。每个场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制"以防疾病的发生。也可以用成品的专业鸡笼养,饲养密度大耐碰,所需空间小,每平米能养20-25只公鸡,母鸡饲料同蛋鸡笼养,这里不再赘述。

二、品种选择:土鸡也叫草鸡、柴鸡、地方品种鸡等。土鸡品种有很多,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不断的选择,现以形成不同区域有着不同体形、毛色、产蛋性能的土鸡。这里说一下品种:安徽省的宣州黄鸡、常州的九斤黄鸡、浙江省的仙居鸡、北京油鸡,云南的茶花鸡、清远麻鸡、固始鸡、峨眉黑鸡、萧山鸡、寿光鸡、桃源鸡、河田鸡等。有的是蛋用型的,有的是肉用型的,大多体重集中在2-4斤之间,产蛋数大约是500天能产120-180枚左右。公母比例要求在1:8-10即可。选择你自已当地的鸡比较好,因为消费资源肯定是当地的习惯,再者当地的鸡对当地的气侯和环境适应性也好些。

三、饲养管理。苗鸡:选择出壳准时,正常孵化期一般是20天半至21天,鸡苗叫声响亮,眼有神,挣扎有力、毛色光润泽、无畸形、丁脐鸡,脱水鸡、棉花鸡不能选,脱水鸡不能养,死亡率高;受风寒的鸡不好养,成为僵鸡、易生病。注意出壳24小时内必须接种马立克疫苗,这条很重要,我见过未种马立克苗的成鸡全军覆没的。从出壳到场应在24小时内到达,刚进来的苗鸡在升温好的房里,休息三小时,先饮水后开食,让迹饮水温度在20℃,最好是凉开水,用水壶喂水,之后将饲料洒在硬纸板教会采食,饲料可以用小颗粒配合饲料。土鸡4周龄前管理同肉鸡或蛋鸡育雏方式一样,选一个较好的房子育雏,育雏房可用立体的也可平地育,每平米25-40只,温度头三天为32-36℃,以后每周降2-3℃,最终降至18℃左右,到了自坦亩并然气温就可脱温了;保温可以用地龙式,电育雏伞、煤炉、蒸汽锅炉等、以雏鸡均匀分布、不扎堆不远离热源为佳;湿度为60-70%,湿度低于50%易啄羽啄肛,可在墙面喷洒热水来升高湿度,湿度太大易引起小鸡呼吸道疾病或肠炎;光照第一周为24小时,晚上开灯,每平米2-4W,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最终以自然光照一致。防病:开始头三天用抗生素饮水,并加入多维。第七天做新城疫和传支疫苗,10天接种禽流感H5、H9苗、14天种法氏囊苗、21天种法氏囊苗、28天种新支二联苗、产蛋前要种新城疫苗和减蛋综合症苗、注意所有苗接种前后三天不能在饮水中加消毒药品,种苗后温度升1℃。晚上比白天高一度为宜,大规模养殖不可靠母鸡来孵化和育雏,脱温早与迟,看季节性不同,每天要观察鸡的粪便和采食饮水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扎堆,叫声、异常粪便,精神萎迷,采食突然减少等,要及时请兽医指导就诊。当体重长到半斤至一斤重可以放到山上的鸡舍里,到目的地先关三天不放,或是放的迟关的早建立习惯,逐步放养。为尽早让雏鸡养成上山觅食的习惯,从脱温转放山林开始,每天早晨进行引导训练,用口哨或敲击同一种响声建立条件反射,并在固定的地方抛撒颗粒饲料,或用料桶来喂料既干净又省料。饲养员应及时并控制鸡群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训导。在山上或平原上养鸡要随时观看天气预报,这很重要,当天要下暴雨或大风,不及时把鸡赶回来会使鸡在野外淋雨而死,成群的被暴雨浇灌而死,我亲眼见过的事。平时要注意野兽伤鸡,特别是蛇和黄鼠狼、老鹰等。开始放养的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B等。以防应激过度,补喂的饲料可用配合料加玉米或小麦等,早晚喂少量料或补充谷物,中午不喂料,让其自由觅食;尽量不用非营养性的添加剂类喂鸡,如色素、防霉剂等。更不要用已发霉的玉米等,以防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发生肝癌或肠炎等症。出售前14天不得使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当鸡养到3个月时可将部分公鸡卖掉,以后它们的生长慢,耗料大,好斗性强易打伤鸡。当鸡在90天时可将不符合品种要求的母鸡淘汰卖掉,留下好的母鸡继续饲养便于成为种鸡,抓鸡时一般最好在晚上,当鸡在舍内关上灯,用手电筒用网袋套鸡,以免惊吓其它的鸡。当种鸡出现明显冠红毛亮,表明性成熟了,要在舍内建造鸡窝供其产蛋,鸡窝可用竹框,或木制的方框,中间放些稻草等铺料,大小以两只鸡的位置就行了,先要放一两枚蛋引窝,当产蛋时要有足够的窝,否则会有的鸡因挤不上窝会到外面产野蛋。产在野外的蛋要即时找回,产蛋一般在上午最多。同时饲料中要加入多维,提高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当天的鸡蛋一定要及时收拾起来,选择45-55克/枚的蛋作为种蛋,放在阴凉处,三天内必须入孵,其余蛋作为商品蛋卖掉。

田鸡怎么养,大小田鸡分池养殖很关键

田鸡是一种水蛙,学名虎纹蛙,田鸡怎么养,其实它是比较好养的,只要掌握正确的养殖方法,其养殖成功率与利润还是很高的。

养殖田鸡需要从卵池消毒、幼田鸡的饲喂、冬季田鸡的冬眠问题,以及通过将大小田鸡分开养殖等方式,来搞好田鸡的人工养殖工作。

田鸡的养殖要点

1、卵池消毒

在养殖田鸡前,修建好养殖池,并做好清洁消毒,换上干净水源。把待产田鸡放也水池中,让其择时产卵。

2、田鸡喂食

针对幼小的田鸡,可以把鸡蛋带壳煮熟,然后喂食一些鸡蛋黄。熟鸡蛋黄有助于消化,且能提供年幼田鸡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3、喂鲜活食物

待田鸡长到三个月时,已相当肥大了,此时可以喂食鲜活食物,比如活蚯蚓、小鱼虾、虫子等,均可以作为田鸡的食物来投喂。

4、冬眠期营养

进入冬天,气温较低,田鸡怕冷,就会冬眠。为了让田鸡在冬眠前储存足够的营养,就需要多喂食一些鲜活食物,适当增加饲喂量与次数,保证田鸡顺利越冬。

5、分池养殖

大田鸡会把小田鸡当作食物来吃掉,无形中就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大田鸡和小田鸡不能共池养殖,一定要分池养殖。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