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连接万物,构建智能生活新纪元
Physical Internet:未来已来
Physical Internet,这个概念自2006年首次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出现,便以其前瞻性和革命性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它的创始人、理论奠基人Benoit Montreuil教授,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工业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供应链与物流学院主任及Physical Internet研究中心主任。在美欧,已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推动项目落地,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在2019年4月27日的“GT技术创新论坛”上,物界科技邀请了Benoit Montreuil教授与欧洲物流创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兼主席Sergio Barbarino先生,对Physical Internet这一全新概念进行深入阐释与描绘。他们的演讲为中国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洞察,对这一面向未来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Physical Internet是一个尚未有统一中文翻译的概念,尝试性翻译包括“实物互联网”、“货物互联网”、“物流互联网”、“物理互联网”、“智联物流网”等。它与人们熟悉的“物联网”有着本质区别,尽管名称中都有“物”字,但其应用领域与技术内核完全不同。
Physical Internet以模块化、单元化、标准化、智能化等创新物流理念,为构建智能、高效、可持续的物流网络提供了可能性。它旨在解决当前物流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如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等。为了更好地理解Physical Internet,我们需要先对Internet有一个深入的解释。
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工程组织创办的ARPAnet项目开启了计算机网络的新纪元。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ARPAnet,通过将信息划分为小分组后沿不同路径传输,目标节点再将分组重新组装,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这一过程见证了Internet的诞生。
TCP/IP协议的推出,使Internet成为了美国军方标准的网络传输协议。1986年NSFnet的开放,标志着Internet从军用向民用的转变,1990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全球网络的主体。90年代以来,尤其是万维网(WWW)技术及其服务的普及,使得Internet被国际企业界广泛接受,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1994年冬天,美国网景公司推出了商业版网页浏览器Netscape,标志着个人电脑用户开始接触Internet。今天,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Internet底层的工作原理、协议和基础设施等已不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Internet之前,人们通过电信系统进行交流。传统电话使用的是Circuit Switching交换方式,而Internet则采用Packet Switching交换方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交换方式的异同,以及为什么Internet选择了Packet Switching。
Circuit Switching的特点包括专线专用、独占线路资源、固定传输速率等,虽然在特定场景下有效,但在效率、灵活性和网络管理方面存在局限。相比之下,Packet Switching不需要预约资源,线路资源先到先得,具有高效利用带宽、支持大量突发传输和轻松应对故障的特点,这使得它成为Internet网络传输的理想选择。
Internet作为“网间网”,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球不同地理位置和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它使用TCP/IP协议作为专用语言,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路由器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决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途径,而网关则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综上所述,Internet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巨大、无缝的全球网络,其背后的技术和机制共同保证了“有求必应”的用户体验。
物联网与Physical Internet
尽管名称中都有“物”字,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与Physical Internet有着本质的区别。物联网是指万物相连的互联网,强调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万物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它依赖于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相比之下,Physical Internet关注的是实物在网络空间中的传输,它从顶层思考和设计未来物流体系,旨在构建一个更大、开放、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网络优化。
Physical Internet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一套基于开放式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模型的协议,借鉴Internet的思想、工作原理、技术等,将物理世界不同地域、类型、大小、独立和封闭的物流节点和网络无缝连接起来。这一概念旨在解决当前物流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节能减排等,同时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网络的高效、可持续、有弹性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Physical Internet的实现将带来物流领域的重大变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物流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全球物流网络的协同合作。它将为物流和供应链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为文明合作、可持续性增长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什么是IOT物联网技术呢?
1. 物联网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在线可乐售卖机,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是由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著作《未来之路》中提出的“万物通过网络连接”的愿景。物联网的提出虽有不同说法,但现代共识是它通过赋予可感知设备独立寻址能力,实现设备间的互通互联,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络世界。
2.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扩展出了独特的功能。MQTT协议作为通用通信协议,构建了物联网与传统网络的桥梁。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个分支,它对物体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一个更广阔的互联体系。
3. 物联网的架构与层次
物联网的架构通常分为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四个层次,或者简化为感知和应用两层。感知层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信息并执行指令,网络层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负责连接传感器和云端。
4. 物联网连接技术的多样性
物联网的网络层技术包括MQTT、LoRa、NB-IoT等,它们在速率、功耗等特性上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5. 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前景展望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低速率广域协议如NB-IoT将在连接数量上迎来爆发,特别是在电池供电、环境监测等对功耗敏感的场景中。物联网侧重于基于物品的自动化和环境感知,为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6.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差异与互补
物联网与互联网在应用场景上有显著区别:物联网是被动与主动的交融,而互联网更多地围绕人类行为。物联网的兴起预示着万物互联的新纪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物联网技术不仅丰富了互联网的内涵,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三维城市(垂直城市)概念
欢迎踏入未来城市的三维蓝图:垂直矗立的智慧绿洲
三维城市,一座垂直生长的生态都市,以科技和环保理念为核心,将高度和空间巧妙融合,为现代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它的设计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解决空间有限和资源紧张的挑战。
高效利用土地,绿色崛起
每一寸土地都在这里发挥极致效能,数百米高的封闭式建筑群,如同一座垂直的绿色森林,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降低物业成本,让城市空间更为密集而有序。
绿色交通,智慧出行
三维城市优化交通体系,减少地面拥堵,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使得出行更加便捷,同时,物联网连接的智能城市,服务机器人成为日常生活伙伴,让生活更为高效。
安全与舒适并存
在这里,安全是生活的基石。全方位的监控和防灾设施确保居民生活的宁静,减少意外发生,人们可以在稳定而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绿色环保,四季如春
独特的建筑设计考虑了节能和环保,四季恒温,无需依赖季节性取暖或制冷,让生活更为舒适,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未来科技,无限可能
三维城市不仅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且在空间设计上提供了开阔视野和人性化体验,让传统问题如恐高、压抑感和封闭感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公共空间和露台,连接自然与生活。
物业价值,新纪元的象征
三维城市的物业价值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创新设计而备受青睐,每平方米高达20万,尽管初始造价仅5000元,但其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和增值潜力,无疑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全球趋势,中国机遇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规划都在向三维城市转变,中国在这股潮流中拥有巨大的潜力。金世海和黄慧生的著作深入剖析了这一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金世海先生的网站www.verticalcity.info,为更深入的了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三维城市,不仅是现代城市的升级,更是未来文明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绿色、智能、安全的新型城市形态,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点亮5g是什么意思
5G技术的"点亮"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指将这项革新性的通信技术实际融入日常生活,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无线通信时代。5G,即第五代移动网络,以其显著的特性——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容量,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利用5G,我们可以期待瞬息之间的文件下载,流畅无比的高清视频观看,以及几乎无延迟的在线游戏体验。更重要的是,5G的出现推动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家中的电器、车辆,甚至城市基础设施都能无缝连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生活和交通环境。
总的来说,"点亮5G"意味着我们将步入一个不仅速度快,而且充满智慧的通信新纪元,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有发展前景吗?
未来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前景异常光明,它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关键支柱,正在持续蓬勃发展。涵盖广泛的技术趋势,引人关注的有:5G技术将引领高速通信和连接的新纪元,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化应用的普及,物联网构建万物互联的未来,可穿戴技术赋予电子设备更多可能,新能源技术推动绿色能源的应用。如果您渴望全面了解这些潮流,不妨亲临深圳电子元器件及物料采购展览会(ES SHOW)。这个规模庞大的盛会将于2023年10月11-1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覆盖了集成电路、显示器件、传感器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同时还将举办多场同期论坛活动,包括2023 物联网产业创新应用大会,2023 MCU生态与技术应用创新峰会,2023 Bodos宽禁带半导体峰会,让您深入了解行业的未来。
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七大趋势
在数字化的洪流中,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我们的生活,提升着我们的幸福感。以下是大数据未来发展七大重要趋势,它们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未来的科技地图。
物联网的智能新纪元
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物品间的连接不再仅仅是物理层面,而是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从家居设备到工业生产,无处不在的数据流动推动着效率的革命。
智慧城市:绿色与智慧并进
智慧城市是大数据的实践典范,信息技术被巧妙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解决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愿景。
虚拟与现实的交汇点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成熟,沉浸式体验成为新宠,从娱乐到教育,它们正在走入大众市场,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区块链:数据的分布式守护者
区块链技术以其分布式存储和加密特性,为数据安全提供了全新的保障,其应用场景从金融到供应链,正在逐步拓宽。
语音识别:无界沟通的新桥梁
Google、Amazon和Apple的语音识别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硬件设备,更是开启了语音交互的新篇章,如Amazon Echo带来的家庭智能化新体验。
人工智能:智能与工作的碰撞与融合
人工智能研究正向深度发展,它在媒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令人瞩目,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自动化与便利的双重影响,如自动驾驶的革新。
数字生活的无缝融合
在iPhone等智能设备的引领下,数位生活的界限正在消融,但真正的融合并非单一设备的连接,而是涉及内容、电子商务、物联网、AI、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多元技术的无缝交织。
大数据: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量化分析深入日常,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转型的关键引擎,永信大数据持续洞察,期待与您共享这数据驱动的未来世界。
WiFi 8 来了!更快、更安全、更智能的无线连接
Wi-Fi 8:无线连接的革新巨变
Wi-Fi 8,如同一道璀璨的光束,正引领着无线通信的新纪元。它以卓越的可靠性为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大支持,其卓越特性包括低延迟、高吞吐量,能够轻松连接数千设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IEEE 802.11bn UHR标准的诞生,犹如无线通信领域的引擎,驱动着Wi-Fi 8的革新,包括多接入点协调、OFDMA技术的扩展等。
Wi-Fi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在连接万物、移动流量和数字经济中的关键作用。Wi-Fi 8致力于解决可靠性问题,将智能制造和沉浸式体验提升到新高度,如机器人通信、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和自动驾驶的无缝对接。802.11bn标准的制定、认证与频谱分配正在进行中,其特性亮点包括多AP协调、增强功能和频谱扩展,但同时,如何在设计和实现中攻克这些挑战,是推动Wi-Fi 8前进的重要课题。
面对频谱扩展与终端协作的复杂性,Wi-Fi 8的目标是提供前所未有的超高可靠连接。新兴应用,如虚拟现实和云计算,对网络的要求日益提高,Wi-Fi 8需具备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为了满足这些需求,Wi-Fi 8通过协调频谱利用、多信道通信等技术,为沉浸式通信、数字孪生和电子医疗等领域提供确定性的连接保障。IEEE 802.11 RTA-TIG致力于研发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Wi-Fi标准,如MLO和TSN,以支持实时应用的快速发展。
智能Wi-Fi研究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在Wi-Fi中的应用,如信道压缩、增强漫游和深度学习信道访问,以及多接入点的协调优化。这些技术有望大幅提升性能和效率,为AR/VR等高带宽应用提供强大支持。IEEE 802.11 AI/ML小组正引领Wi-Fi技术的智能化革命,而集成毫米波的研究则聚焦于下一代Wi-Fi在高速度和低延迟方面的潜力,如IEEE 802.11bn UHR标准,目标是实现100+Gbps速率和更广阔的覆盖范围。
Wi-Fi 8的802.11bn UHR标准,旨在为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关键应用提供无缝的连接体验。它优化了无线网络性能,减少延迟和丢包,特别在移动设备密集的场景中。其设计重点在于无缝切换、确定性和可控的最坏情况延迟,通过分布式MLO技术实现无缝接入和AP间无缝转换。此外,它支持分布式虚拟单元,增强设备的移动性和连接稳定性,解决协调通信和链路寻址等技术难题。
Wi-Fi 8在信道接入优化方面,如EDCA的扩展和OFDMA(RU预留和抢占),以及MAC层的增强功能,如资源预留(RR)和信道抢占(CP),旨在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服务。预填充和多维PPDU帧技术则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辅助信道接入(SCA)提升了网络在高负载场景中的表现。多AP协调(MAPC)则有效降低AP间竞争,提高整体可靠性。
总结来说,Wi-Fi 8通过SCS和MAPC技术,以协调传输、新帧设计和灵活协调策略,显著提升无线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尤其是在高密度和重负载环境中。它不仅减少了信道争用,还优化了频谱利用,支持了物联网、AR/VR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Wi-Fi 8将继续在无线连接领域扮演关键角色,驱动着工业4.0、医疗保健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