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昧着良心行骗,道德沦丧何其可悲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14日 09:59 28 海兰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小说主人公高老头向读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他把女儿当做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从封建宗法伦理道德观出发,他认为父女之爱天经地义,“父道”是家庭、社会的轴心;但他又怀着往上爬的虚荣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结果,原本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污秽。高老头的父爱的悲剧,既是个性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高老头的父爱是巴尔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借以批判了“污秽、狭小、浅薄的社会”,高老头的父爱并不伟大,但从客观效果而言,他真实揭示了病态“父爱”产生、发展和终结的社会原因,这一点倒是伟大的。

扩展资料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持着正义与道德。

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丑恶的画面,披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老头对女儿的爱已经超出了常理,高老头父爱的激情是无限的膨胀,以致到了有悖常理,难以理解的地步。高老头的悲剧固然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金钱的魔力,无止境的享乐的欲望,摧毁了一切人类的感情,毒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使人变得连禽兽都不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老头

铁拐李寓言

在古代的江湖中,有一位游医,以其独特的草药疗法闻名,专治跌打损伤等小外伤。他将草药捣碎,敷于伤口,虽然过程繁琐,但治疗态度却极其认真。他心地善良,有着高尚的医德,无论贫富,都悉心为病人治疗,甚至对于无力支付药费的病人,他都分文不取。

得知游医的善举,一位名叫铁拐李的神秘人物决定考验他的医术。铁拐李化身为乞丐,来到游医门前,声称自己瘸腿无钱治病。游医见状,毫不犹豫地开始为他疗伤,尽管腿病似乎并未好转,游医仍不改初衷,每日悉心照顾。然而,当铁拐李的腿神奇地康复,游医才明白,原来铁拐李并非凡人,他是神仙化身,用独特的方式点化他。

从此,游医学会了铁拐李传授的秘方,其治疗效果显著。这就是“狗皮膏药”的起源,原本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然而,随着一些江湖游医的不轨行为,他们昧着良心行骗,使“狗皮膏药”这个词逐渐与江湖骗子画上了等号。实际上,这是一段关于医术传承与道德沦丧的故事,提醒我们看待事物时,不应仅凭表面而误解其本质。

扩展资料

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自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规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头垢面,坦腹跛足,胁夹铁拐,故名铁拐李。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