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字孟起:三国勇将的传奇人生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简介: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人物生平
少年称健
各墓祠马超雕像集汉熹平五年(176年),马超出生于扶风茂陵一个落魄靠砍柴卖柴为生家庭里。祖父马平曾经任天水兰干尉,后来丢失了官职,因为家里贫困娶了羌女为妻,生下了马超的父亲马腾。马腾在追随凉州刺史耿鄙征讨王国等人前,经常从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卖,来养活家小。
汉兴平元年(194年),马腾因个人私事而有求于当时控制献帝的李傕,没有得到应允,于是愤怒率兵准备攻打李傕。汉献帝派使者去劝解,但双方都没有理会,随后屯于金城的韩遂率兵前来劝解,然而却与马腾互相联合起来,一起进攻李傕。双方于长平观长开交战,马、韩兵败退回凉州。 马超已年满十八,已然符合领军作战的年龄标准。是否参与该战斗有待考证(小说《三国演义》就刻画了这段马超英勇善战初次登场的形象。)
汉兴平二年(195年),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在池阳屯兵食谷,得到朝廷允许后,马腾率军改屯长平岸头 。三辅动乱,马超领兵攻破苏氏坞,掠夺苏氏坞的马匹等充军资。 (益州耆旧传记载:马腾、韩遂都曾与刘焉有结连,后来马超和刘璋也相互来往,马超有联蜀的意思,但益州郡守王商告诉刘璋:“马超勇猛但是不仁义,有利益就不会考虑义气,不可以结为唇齿。老子曾经说过:“自己的宝物,不可以展现给别人。”如今益州这个地方,人才丰富百姓幸福,宝物一拿出来,是狡猾的人都想得到,所以马超等人才会垂涎。如果招引过来亲近,就像养只老虎一样,给自己引来祸患”刘璋听取了建议,拒绝马超的联结请求。 )
汉建安元年(196年),马腾和韩遂因为部下一些小摩擦导致原本称兄道弟的两人互相征伐。此役中,刚满20岁的马超随父亲领兵与韩遂交战。此时的马超已经在号为“天下强勇”的凉州军中,被称作“健勇”。韩遂军营中的同样有被称为”健勇“的阎行,阎行在战场交战时,遇到马超,试图用矛刺马超,矛却被马超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此事载于民间私撰《魏略》)
建安二年-建安三年(197年-198年),马腾和韩遂成为仇敌后,马腾率先攻击韩遂,韩遂败走。后韩遂又召集部下进攻马腾,杀死了马腾的妻儿(马腾结发妻子和嫡长子-待考),两人争战不休,谁也不能吞并谁。
建安四年(199年),荀彧曾经告诉曹操:“关中势力分散,只有马超(一说马腾)跟韩遂的实力最强”。让曹操劝服马超、韩遂。曹操于是上表任命钟繇为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钟繇到达长安后,在凉州牧韦端协助下,致信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都送自己的世子到朝廷为人质(马腾的嫡次子,马超不知名的兄弟)。
征战雍并
建安五年-建安六年(200年-201年),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为安抚马腾、韩遂,暂时缓和后顾之忧,朝廷召拜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允许他们开府辟召掾属, 可此时的马超却未有一官半职。
建安七年(202年),乘曹操进兵河北,关中空虚之际,袁尚派郭援与高干协同南匈奴单于大军略取河东,此时关中由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势单力薄,于是钟繇写信给马腾、韩遂,述说其中的厉害关系,又派张既、傅干等人去劝说。马腾于是派马超率领万余人入关中助战,朝廷任命马超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伐郭援、高干等。郭援亲率大军渡过汾河时,马超率领自己的军队在郭援渡河过一半的时候截杀。作战过程中,马超的脚部中箭受伤,但马超没有退缩,用布裹住受伤的脚,继续领军作战,大破袁军,马超部将庞德亲手将郭援斩
马超各类游戏画像杀,随后高干和匈奴单于投降。这次的英勇作战,使得马超被后世称为“虎臣罴士” 曹操担任丞相时,曾想召封马超为徐州刺史,但马超拒绝不去赴任。于是曹操改封马超为谏议大夫。
建安八年-建安九年间(203年-204年),马超随父亲马腾屯聚三辅,防备北边的胡族贼寇,东边的逆乱张白骑,善待士人推举贤才,怜悯救援百姓们的身家性命,三辅的人民都非常爱戴马腾军。
建安十年-建安十二年间(205年-207年),高干又召集旧部再次造反于并州,曹操派张既征集马腾、韩遂、马超等西方诸将,大破高干、张晟军,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 朝廷召拜马腾为前将军、槐里侯、假节,马超也随父亲屯兵于槐里。
建安十三年(208年),马腾一来与韩遂不和,二来觉得自己年老,在张既的劝说下入朝为官,被朝廷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卫尉。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也被封奉车都尉、骑都尉,唯独马超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统领马腾的部队,割据原来马家势力所在的“三辅”,依旧屯兵于槐里。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展开赤壁之战,鉴于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博弈,虽然对曹操有威胁,却没有做出进攻曹操的行动。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跟孙权提出攻占两川联合马超围攻曹操,但计策未实施就病逝了,而周瑜的计划中并没有联合韩遂,足以说明马超当时在北方的威望和实力。
合战潼关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吞并凉州。马超料到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利用自己在关中西北的政治威望,联合凉州诸将起兵反抗曹操。率领十万人马(包括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凉州军阀势力)推举韩遂为都督,屯聚于渭河、潼关,建列营寨。 曹操派遣曹仁率领夏侯渊、钟繇等前往拒守,因为忌惮精悍的关西兵,曹操下令让诸将坚壁固守,不要擅自进攻,等待曹操大军的支援。
据《魏略》记载,起初,马超为了拉拢韩遂一起反曹时,为了尽量拉拢,凉州第一势力的韩遂,对韩遂说过“之前司隶校尉钟繇,让我进攻吞并韩将军,关东人的话不能再相信了,现在为了抵抗曹操吞并我们,我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超为儿子”韩遂也对反对自己的女婿阎行说:“关中诸位将领不谋而合,似乎是上天安排的。 期间还曾拉拢刘雄鸣势力,但遭到拒绝,被马超率兵击破,投靠了曹操。
七月,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自西征,与马超联军在潼关夹关对峙。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自行撤军了。”但是被韩遂的“半渡击之”的计谋代替。曹操后来听闻了马超的计策后,感叹:“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八月,曹操从潼关北渡黄河,派遣徐晃、朱灵等率领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马超知道后,派遣梁兴率领五千兵进攻徐晃,被徐晃击退,于是徐晃占据河西设立营寨, 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渡,前队刚过,曹操和许褚以及虎士百余人断后,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万馀杀到,全军大乱,但曹操仍然坐在胡床上不起身。许褚、张郃等将领,见事情紧急,将曹操架起带出船中,急忙渡河,马超率领骑兵在后边追边射,箭如雨下,曹操几乎丧命。曹操部下虎卫军许褚一手用马鞍挡箭,一手撑杆,拼死救出曹操。 曹操帐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马,马超的士兵顾不得乘胜追击,跑去抓奔跑牛马,马超控制不住,(这就是《后出师表》中:曹操殆死于潼关) 曹操因此才得以成功渡河。曹操手下将领见兵败,又不知道曹操在哪,都非常的惶恐害怕,到后来见到曹操,心情有的悲伤有的惊喜,还有的都吓哭了。曹操却大笑说:今天差点被小贼的困住了!
部分著名画师作品集萃九月,曹操遁过渭河作甬道到渭南。马韩联军失去战略要地,只能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却多次设疑兵,用船载兵偷偷潜入渭河,做成为浮桥,到一天夜里,曹操分兵在渭南结营。联军趁夜攻击兵营,曹操设置伏兵击破马韩联军偷袭。于是马超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请求割河西一带和谈,但曹操不答应。 在楼圭泼水筑冰城的计策下,曹操大军得以分批渡过渭水,马韩联军数次挑战,曹操只是不应战,联军只能请求割地,送人质请和。曹操采取贾诩的计策,假装答应,然后在阵前和韩遂谈言欢笑,让联军猜疑韩遂,曹操又写了一封涂改伪招安信给韩遂,离间关中联军,导致了关中联军的军阀们相互猜疑。曹操趁此机会发动攻击,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成宜、李堪等战死。
据《江表传》记载,期间马超韩遂在与曹操当面谈判时,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在马前放置六斛米囊,骑马来回奔走,用斛米测量曹操的体重,想要暗中偷袭擒捉曹操,但听说曹操的护卫许褚,勇猛过人,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曹操不久后知道,心有余悸,说:“差点被狡猾的贼人所欺凌。”
马超、韩遂再次派使者送信给曹操,想割河西之地请和,但曹操不同意,马超于是退兵回到了凉州上邦, 郡人任养率自己的部众迎接马超。 曹操追兵到安定后,因为河间有人反叛,于是撤军回东边,当时作为使节的杨阜劝说曹操:“马超有韩信、英布那样的勇略,又深得羌人、氐人的拥戴,整个西州都非常敬畏他,如果大军归还,不做周密的准备,恐怕陇上诸郡县,就不再属于国家的了。” 潼关大战后,总计军民死伤数以万计,曹操也后悔没有听卫觊的话,逼反关中诸将。
几据凉州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马超潼关之战失败不久,就迅速兼并陇上诸郡县(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凉州治所冀城。
三月,凉州刺史韦康派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阎温乘夜潜水出城。第二天,马超军发现阎温的踪迹,派人追踪拦截他,马超军在显亲界内追上阎温,将他捉住去见马超。马超解开他的捆绑,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分明,您为了孤城请救兵却被人捉到这儿,怎么施展大义呢?如果听我的话,告诉城里,东方不会有救兵前来,这是转祸为福的计策,不然,现在就把你杀掉。”阎温却假装应允,马超便用车载着他来到冀城城下。阎温朝着城内大声喊:“大军不出三天就会来,努力呀!”城内的人都为他哭泣,祝祷他万岁。马超恼怒地责问他:“你不要命了吗?”阎温不回答。当时马超久攻不下,所以慢慢引诱阎温,盼他回心转意。又对他说:“城里的朋友,有想跟我同心合力的吗?”阎温又不理睬,马超便严厉地责怪他。阎温说:“事君之道只有一死,您却要让长者说出不义的话,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吗?”马超于是杀了他。
五月,曹操抓捕在邺城的马超族人(包括父亲马腾,二弟马休,马铁等),计三族人,全部斩杀。 另一方面,又派夏侯渊为首的征西部队前去冀城救援。
八月,夏侯渊援军依旧未到,韦康开城投降,马超占据冀城,默许张鲁部将杨昂处死刺史韦康。 夏侯渊领兵前来攻打,行军到距离冀城二百余里的时候,马超率领军队来战斗,击败了夏侯渊援军。随后百顷氐王杨千万与兴国氐王阿贵也起兵响应马超,率军屯于兴国,夏侯渊于是撤军回长安。马超以冀城为根据地,割据陇上,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割据陇上诸郡县长达一年多,韦康旧部下杨阜、姜叙、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反叛,并派遣从弟杨谟到冀语岳,联合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蓄谋起兵。九月,杨阜和姜叙率先在卤城起兵,赵衢、尹奉劝马超去攻打,马超听到后,率兵前去攻打,梁宽、赵衢偷偷占据冀城,关闭城门,并杀害马超妻子和孩子。马超大怒,但又攻不进冀城,于是袭击历城,杀死杨阜、姜叙在历城的族人(包括怒骂马超的姜叙母亲)。 杨阜于是率领叛军和马超对战,战场上杨阜与宗祖昆弟七人来围攻马超,都被马超杀死,杨阜自己也身负五处重伤犹然死战。夏侯渊援军赶到后,马超失去了根据地,进退狼狈,只得投奔汉中依附张鲁。 这场战后,杨阜等多达十一人因讨马超的功劳被封侯。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投靠张鲁后的马超,很受张鲁的欣赏,封马超为当时五斗米道中地位仅次于他的都讲祭酒,还打算把女儿张琪瑛嫁给马超,但是在部下的劝谏下,反悔了。 马超向张鲁借兵,打算反攻凉州。马超领兵围攻祁山三十天,未能攻下,随后夏侯渊派张郃引援兵赶到,马超没有继续攻打,丢下军事器械做引诱,撤军回了汉中。 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辞兵逃入氐中。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刘备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附。
辅刘七载
建安二十年(215年),
正旦(正月初一)时候,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马超捶胸吐血而说:“家门百口余人,全部被杀害,如今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相庆祝的?” 夏,刘备听说马超要来投,高兴的说道:“我得到益州了!”于是派人去迎接马超,且偷偷把自己的一支军队给马超,让马超率兵合围成都。马超率领兵马径直到成都,屯兵于城北,城中所有人都因为马超威名而惊恐,不到十天的时间,成都军民就崩溃了,刘璋随即开城投降。刘备平定西川后,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并命他总督临沮军事,爵位还是之前的都亭侯。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刘备与曹操争霸于汉中之地,马超与张飞、吴兰、雷同等将领屯兵于下辩,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马超。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张飞与马超、吴兰、雷铜等率军驻扎沮水,准备攻打武都、阴平两郡。吴兰、雷铜分别被曹洪、曹休击败,吴兰部将任夔战死,阴平氐王强端逆斩吴兰,把首级献给曹军。三月,曹操亲率大军来争夺汉中,刘备据守,马超与张飞引兵退回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夺下汉中。秋,以马超为首的一百二十余名蜀汉官员联名上疏《立汉中王上表汉帝》 ,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称王后,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彭羕听说刘备调自己远出任职,私下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便去会见马超。马超向彭羕说:“您的才干超群拔萃,主公对您很器重,说您可与诸葛亮、法正等人并驾齐驱,怎么会让您外任小郡,使人失望呢?”彭羕说:“这个老兵痞子,荒唐无理,还有什么可说!”又对马超说:“您是外放官,我是内应,天下不会平定不了。”马超半生为枭雄,归顺刘备,寄人篱下后常心怀危惧之感,听到彭羕说出这种话大吃一惊,默不作声。彭羕走后,马超便将彭羕的话如实上报,于是彭羕被逮捕囚禁,之后刘备听取诸葛亮意见处死彭羕。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继承为“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改定元年为“章武”,封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并下册封诏书:“朕没有什么大德,却得以继承皇帝之位,继嗣刘家的江山,曹操曹丕父子,世代都会记住他的罪行。朕感到非常地忧伤,非常地痛心疾首。四海之内都怨愤曹氏家族,渴望回归大汉江山的正道上,鉴于氐族羌族对你的相率而服从,匈奴倾慕你的大义。以你在北方的信义及拥有的极高的威望和勇武,特此委任授予于你,希望你振奋飞扬如咆哮的猛虎般,统领万里疆域,解救百姓的苦难。大力宣扬朝廷的优良风化,攘外安内,严肃谨慎的对待奖赏惩罚,使大汉的福泽更加强盛,这样才能对得起天下的百姓。”
临末上疏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 马超病逝,年仅47岁。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行军至沔阳,亲自诣坟所设祭祀,让马岱挂孝衣帛。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马超与关羽、张飞、庞统、黄忠被追封谥号,马超谥号为“威侯”。
三国时期马超字什么
在三国时期的烽火舞台上,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其名字为马超,字孟起。出生于公元176年的他,来自司隶部扶风郡的茂陵,是东汉名将马腾的公子。马超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战争的印记,自小便随父征战,直至马腾入京,他坚守在关中三辅这片土地上,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马超的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转折点当属潼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他未能抵挡住曹操的强大攻势,被迫割据凉州陇上。战败后,他选择了投靠张鲁,但最终决定背水一战,转而投奔了刘备,成为了蜀汉的一员猛将。
马超的一生并未因战败而停止,他继续为蜀汉效力,直至章武二年十二月因病去世,享年仅47岁。他的英勇和忠诚被后人铭记,被追赠以威侯的谥号,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是一位出身名门、勇猛智谋并存的蜀汉功臣。以下是关于马超的详细介绍:
出身与早期经历:马超字孟起,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东汉卫尉马腾的儿子。他在父亲马腾入京后被授予将军之位,并在关中三辅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潼关之战与转投刘备:尽管在潼关之战中遭遇了败绩,马超并未放弃。他退守陇上,并最终选择转投刘备,成为了蜀汉的一员大将。这一决定不仅为他个人的职业生涯开辟了新的篇章,也为蜀汉的壮大贡献了力量。勇猛与智谋:马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勇猛无比,同时也不乏智谋。他的“出手法”阵中剑术更是流传后世,成为传奇。在刘备称帝的过程中,马超起到了关键的辅佐作用,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锦马超”的美誉:在民间文化和《三国演义》的演绎中,马超因其俊美的外表和独特的装束被赐予“锦马超”的美誉。这一称号形象地描绘了他如同锦衣武士一般的风采,与“不减吕布之勇”的赞誉相得益彰,进一步彰显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后世影响:马超的故事不仅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经久不衰。他的形象被多次搬上荧幕和舞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角色之一。三国西凉马超是怎么死的
马超,字孟起,是东汉末年及蜀汉开国的名将,出身于显赫的武官家庭,为汉末卫尉马腾之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传奇,最终因病离世,年仅四十七岁。
在蜀汉章武二年,马超不幸身患重病。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上疏给刘备,表达了自己最后的愿望。在这封上疏中,马超提到他宗族门下原本有二百口人,但大多被曹操所杀,仅剩下了弟弟马岱。他恳请刘备能让自己卑微的宗族由马岱继承,并深深地将此事务托付给刘备。言辞之间,流露出他对于家族延续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刘备的信任。
同年十二月,马超在病痛的折磨下撒手人寰。他的离世让人扼腕叹息,如此一位杰出的将领,竟未能享受到更多的岁月。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马超早年便随父征战,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当马腾入京后,他选择留驻三辅,继续割据陇上诸郡。尽管在潼关之战中曾被曹操击败,但他并未放弃。之后,他投靠了张鲁,又转投刘备。在刘备的麾下,马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蜀汉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建立蜀汉后,对马超的才能和忠诚给予了高度的认可。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这些职位的授予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更是对他忠诚精神的信任。
尽管马超的生命旅程短暂而充满挑战,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却为后人所传颂。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忠诚不渝。
《三国史话》33:锦衣马超的彪悍人生
在民间的“三国24名将”排列中,“一吕二马三典韦”,马超列吕布之后,是名副其实的武功男二号。马超归降刘备后,《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羽因为不服气要到成都与马超比武的叙述,因为之后不久两人都先后去世,所以也没有机会在一起相互切磋武艺。但从张飞在葭萌关与马超打成平手的情况看,关马两人武功应该是不分上下。此一回书评就来看一看锦衣马超的彪悍人生。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东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有作品《立汉中王上表汉帝》《临末上疏》传世。
马超年轻时就因武功高强而很有名气,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许昌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之后马腾入许昌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211年,曹操进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对曹操造成巨大威胁,但最后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而后又重新聚拢部队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一起攻克成都。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音tai,台)乡侯。222年病故,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马超去世后,遗迹很多。现存有陕西省勉县马超墓,又称马公祠,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国道旁,内容相同,上面刻有隶书“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为1776年清朝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另外还有三处马超墓: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马超墓;甘肃省成县西北的马超墓;湖北省钟祥市的马超墓。
其他关于马超的遗迹更多:陕西省有扶风县内的“马超岭”、甘泉县北沟川与洛河川交汇处的马超洞、潼关古城东大街的马超刺槐,四川省则有都江堰市城西的马超坪、广元市昭化区古城西门外的战胜坝,山西省有平顺县实会村的藏兵洞,甘肃省有渭源县的马超古城,等等。
锦衣马超冠三军。马超的父亲马腾是典型的西北大汉,身上有少数民族血统,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性格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封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192年,马腾兴兵勤王讨伐李傕、郭汜,年仅16岁的马超第一次出场,一枪就把李傕手下大将王方挑于马下,生擒李蒙,震慑了全场。
196年,马超的父亲马腾和西北军阀韩遂互相征伐,马超随马腾与韩遂部将阎行相战。他骁勇善战,武艺出众,每次征战都锦衣锦袍锦带,人称“锦衣马超”。202年,袁绍之子袁尚部将高干和郭援联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进攻河东,马腾、韩遂派马超率领万余人讨伐。马超脚部中箭受伤,但仍然继续率军作战,大破敌军,马超部将庞德将郭援斩杀,随后高干和单于呼厨泉投降。之后,曹操曾多次招揽马超入朝为官,但马超没有前去赴任。讨伐郭援后曹操封马超为徐州刺史,但马超依然拒绝赴任,曹操改封马超为谏议大夫。
208年,马腾入朝为官,被任命为卫尉。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被封为奉车都尉和骑都尉。唯独马超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统领马腾的部队,割据原来马家势力所在的“三辅”,屯兵于槐里。
关中联军战曹操。211年3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兵出河东,马超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杨秋、侯选等十部共十万人起兵反曹。关中联军推举韩遂为都督,屯聚于渭河、潼关,曹操派遣曹仁率领夏侯渊、钟繇等前往拒守。
7月,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征,与马超联军在潼关对峙。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如果我们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出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会自行撤离。”这稳胜之计被韩遂的“半渡击之”计谋所代替。曹操后来听说了马超的计策后,感叹道:“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
8月,曹操从潼关北渡黄河,派遣徐晃、朱灵等率领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万余杀到,曹操慌忙乘船返回。马超率领骑兵在后面边追边射,箭如雨下,曹操几乎丧命,幸亏曹操部下许褚拼死救出。9月,曹操偷渡渭河占领渭南。马韩联军腹背受敌,只能退守,最后请求割河西一带和谈,但曹操不答应。在贾诩谋划下,曹操写了一封涂改过的招安信给韩遂,离间他们,导致了关中联军将领之间相互猜疑。曹操趁机发动攻击,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退兵回到凉州上邽。曹操追击到安定后,因为河间反叛被迫撤军,留下夏侯渊、张郃等名将把守关卡,历史上规模巨大的潼关之战结束。
辗转反侧投刘备。212年正月,马超潼关之战失败后不久,重新收拢人马,迅速攻占陇上诸郡县,汉中张鲁也派遣大将杨昂援助马超,攻破凉州刺史韦康驻守的冀城。5月,曹操抓捕在邺城的马腾、马休、马铁等马超族人,全部斩杀,同时派夏侯渊征西。9月,马超战败,只好投奔汉中张鲁。214年,马超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马超领兵围攻祁山三十多天,未能攻下。夏侯渊派张郃率领援兵赶到,马超撤军回到汉中。 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妒嫉马超才能,想要加害于他,马超逃入氐中。
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于是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明白张鲁不能成就大事,就写信给刘备,归附了刘备。215年马超率兵合围成都,刘璋开城投降。刘备平定西川后,迁升马超为平西将军,并命他镇守战略要地临沮。217年10月,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马超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了曹军先锋主力。222年12月,马超病逝,年仅四十六岁。
马超正处在人生的巅峰期就因病去世,使刘备失去了栋梁之才,历史的进程也因此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若不然,有诸葛亮的大智谋辅佐,有“五虎上将”战必胜、攻必克的攻伐,那将会是怎样的一幅壮丽场面。造化弄人,常令后世嗟叹不已,这里简单摘录几句,谨供大家参考。
被马超差点射死的曹操自嘲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曹操手下谋士荀彧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诸葛亮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蜀国谋士杨戏说:“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说:“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三国志注》作者裴松之说:“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说:“关西诸将皆不足畏,所可惮者惟一马超。曹公所以南失荆、西失蜀,而孙刘争雄,天下分裂。盖其失止于留马超,取荆州而患之。不可支卒至于此,故夫取天下之大计,不可以不先定也。”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诗赞马超曰:
黄其军
作于2018年元月31日(古历腊月十五)
张飞——当阳桥头喝退百万兵
孙策——江东小霸王的霸气人生
黄忠——不老的宝刀神箭传说
贾诩——算无遗策的第一毒士
张辽的逍遥津
马超的传奇故事
马超,字孟起,是东汉末年蜀汉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之一。他的传奇故事始于他的家族背景。
马超的祖父马腾,曾经是汉室宗室,他是东汉末年凉州豪族,统治着张掖一带。马腾被称为“庞涓之敌”,因为他多次击败王异、庞德等东汉官军,成为凉州的霸主。
马超在年轻时就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他20岁时,他接替父亲马腾成为凉州军阀。马超凭借他的指挥才能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
蜀汉丞相刘备听闻了马超的威名,决定邀请他前往蜀汉做他的部下。马超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并率领自己的部队加入了蜀汉军队。他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之一,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马超在汉中之战中对抗曹魏将领张郃的故事。当时曹魏军队围攻汉中,马超率领蜀军坚守城池。在紧急情况下,马超不惧困境,亲自带领部队冲出城池,夜袭曹魏军队。他勇猛的攻击让曹魏军队大失士气,最终马超成功解围,保卫了汉中。
然而,马超的军事才能并没有终结他的传奇故事。他在刘备去世后,与刘备之子刘禅发生了争斗,最终被迫投降东晋。在东晋历史书籍《晋书》中,马超被称为“巴陵太守”,并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度过晚年。
马超的传奇故事展示了他的勇猛和军事才能,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他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一位英雄将领。
马超是何许人也啊?
马超,字孟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蜀汉将领。他出生于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是东汉末年的名将马腾。马超以其出色的武勇和显赫的家世而闻名,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更是被赋予了非凡的气质和独特的装束,因此得名“锦马超”。
马超不仅是一个武艺超群的战士,还是一个具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才。他在蜀汉时期担任过骠骑将军、凉州牧等要职,并被赐予犛乡侯的爵位。马超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容貌记载,但在文学作品中,他被描绘为相貌堂堂、力大无穷的英雄形象。
马超的个人生活同样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婚姻关系包括与杨氏和董氏的联姻,并有子女马秋、马承和马氏(刘理之妃)。他的家庭成员中还包括了马岱、马休、马铁等兄弟,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
在军事生涯中,马超曾效力于东汉、马腾、蜀汉等多个势力,并与许多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有过交集,如曹操、刘备、许褚、庞德等。他的生平充满了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在222年去世,享年47岁。马超的死后,被追封为威侯,其事迹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三国五虎上将之马超的资料简介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西凉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马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马超是西凉马腾的儿子,自幼聪颖勇猛,武艺过人。他在父亲马腾去世后继承了家族的势力,并加入了董卓的军队。但是不久后,董卓被杀后,马超投奔了刘备,成为其部下。
马超以勇猛善战著称,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他率领兵马参与了多次战役,屡次立功。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汉中之战中,他率领军队成功攻破了张鲁的军事要塞阳平关,并斩杀了敌将李儒,为刘备夺取了汉中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马超在军队中的表现过于强硬,与其他将领关系紧张,最终导致了他与刘备的矛盾激化。在刘备死后,马超因为不满其子刘禅继位而起兵反抗,并联合了魏国的曹操。但最终他在河东之战中被刘备的部将赵云击败,战败后被迫投降曹操,但又因曹操的猜忌而被处死。
马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将领之一,他的勇猛果敢和决断力在战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后世誉为“锦马超”。他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所立下的战功也使他成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马超的人物评价
马超,字孟起,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将领,出生于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作为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他继承了家族的英勇传统,并在军事上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马超最初随父亲马腾在西凉地区担任军阀,后来与韩遂一同进攻潼关。然而,在这场战役中,他遭遇了曹操的离间计,最终败北。尽管如此,马超并未屈服,而是继续他的军事生涯。他起兵攻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决心。然而,不久之后,他被韦康的故吏杨阜所击败,不得不投奔张鲁。
尽管马超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他的英勇和才华仍然受到广泛的赞誉。诸葛亮曾称赞他“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将他比作古代的英雄黥布、彭越。杨阜也评价他“有信、布之勇”,并指出他深得羌、胡等少数民族的拥戴。这些评价都充分证明了马超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才能。
尽管马超最终未能实现其宏伟的军事抱负,但他在三国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了历史上不朽的传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