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17点至19点黄金时段,揭秘一天中的哪个时辰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03日 18:38 33 访客


五脏六腑当班时间?

在古代,一天被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这些时辰息息相关,它们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自我修复和功能活动。比如,在子时,即23点至1点,是胆经的值班时间。这时阳气最为虚弱,人体应进入深度睡眠,以保护和恢复体内的阳气。

丑时,即1点至3点,肝经开始工作。肝是人体的解毒和造血器官,这一时段正是其运作的最佳时机,因此不应熬夜,以免影响肝的功能。

寅时,即3点至5点,肺经开始活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中医认为此时号脉最为准确,也是治疗肺病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肺最为活跃。

卯时,即5点至7点,大肠经值班。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助于促进排便,排毒养颜。

辰时,即7点至9点,胃开始工作。早饭时间正是胃最适宜接受食物的时刻。

巳时,即9点至11点,是脾经值班,脾经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此时段大脑最为清醒,是工作学习的最佳时期,适合老人锻炼和上班族提高效率,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

午时,即11点至13点,心经开始工作。午餐后,午睡是养心护阳的好方法,尤其是体质阴虚的人。

未时,即13点至15点,小肠经开始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送入血液。此时喝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保护血管。

申时,即15点至17点,是膀胱经值班。这一时段气血容易上输脑部,学习效率很高。

酉时,即17点至19点,肾经开始工作。此时再喝一杯水,有助于清洗肾脏和膀胱,预防肾结石、膀胱癌和肾炎等疾病。

戌时,即19点至21点,心包经值班。这是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段,适合继续学习或散步锻炼。

亥时,即21点至23点,三焦经开始工作。三焦是连接五脏六腑的区域,此时段应让心肺、脾胃和肝肾得到充分休息,因此23点前上床睡觉最为理想。

时柱十二时辰

在中国传统的时辰体系中,时间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以下是按照北京时间的划分:

子时,对应的是每日的23点至凌晨1点,这是一个静谧的开始,象征着新一天的起始。

丑时,紧接着是凌晨1点至3点,此时万物沉寂,人们大多已进入梦乡。

寅时,从3点到5点,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但也是阳气渐升的象征。

卯时,早晨5点至7点,象征着黎明的到来,万物复苏,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辰时,接下来是7点至9点,此时阳光明媚,人们开始忙碌的一天。

巳时,9点至11点,是一天中的活跃时段,人们精神饱满,工作或学习进入高峰。

午时,11点至13点,是午餐时间,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

未时,午后13点至15点,人们稍作休息,准备迎接下午的挑战。

申时,15点至17点,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段,许多人选择这时进行户外活动或工作。

酉时,17点至19点,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渐行渐远,人们开始准备晚餐。

戌时,19点至21点,家庭团聚,温馨的晚餐时光。

亥时,最后是21点至23点,夜晚的开始,人们准备休息,为新的一天储备精力。

辰时是哪个时间段

辰时,代表早上7-9点的时光。在古老的时间划分里,共有十二个时辰,它们依次展开,辰时正是其中一环。

子时,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到3点;寅时,则从凌晨3点延续到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紧随其后,覆盖7点到9点的时段;巳时,从9点开始,持续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彰显着正午的热烈;未时,从13点延续到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戌时,则从19点开始,直到21点。

辰时,作为一天中活力充沛的时刻,它唤醒着大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在这段黄金时间里,人们逐渐从睡梦中醒来,准备迎接生活的挑战与机遇。辰时的活力与希望,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注入了无限动力。

辰时的时刻,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转,更是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交响曲。日出东方,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与探索。无论是辛勤的农夫在田间劳作,还是城市中的工作者,都在辰时的时光中开始了各自的生活篇章。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辰时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不仅提醒着人们珍惜时间,更激发了内心深处对生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辰时,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是生命活力的象征,是每一个新日开始的序章。

十二时辰养生法:了解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让你脉络通畅心如水!

古人的养生智慧在于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特定的脏腑和经络。了解这些对应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养护健康。

首先,子时,即深夜11点至凌晨1点,胆经当值,此时是睡眠以保护阳气的关键时刻。身体的胆气在此时生发,熬夜会干扰其正常运作,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和精力不足。

午夜至凌晨3点,是丑时,肝脏开始解毒和造血。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肝脏得以正常工作,避免疲劳和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肝脏调节血量和滋养自身,疏泄功能失调可能引发多种病理症状。

凌晨3点至5点为寅时,肺经当令,深睡时段。此时醒来的不适可能是气血分配失衡的信号,应立即就医。肺经负责分配气血,影响心脏健康,早起锻炼需谨慎。

早晨5点到7点,卯时,大肠经活跃,是排便和排毒的好时机。保持定时排便,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早餐则在辰时,胃经当令,是补充营养和平衡阴阳的时刻,不能忽视。

接下来的巳时和午时,脾经和心经相继当值,脾负责消化吸收,心经需小憩,这些时段是工作学习的黄金时间,早餐和情绪管理都很关键。

午后11点到1点,午时,午睡能养心,心经当令。心脏负担重的人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下午1点至3点,小肠经当令,喝水有助于保护血管,而下午3点到5点,膀胱经当值,工作学习效率提升,但注意休息和身体状况。

傍晚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补肾养精的最佳时机,低烧可能提示肾气不足,需注意饮食和水分补充。

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拍打膻中穴能增强心脏活力,而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值,是休养生息的时刻,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遵循十二时辰的养生法,顺应自然,让身体的每一个时辰都得到恰当的保养,健康才能如江河畅通,心绪安宁。

时辰对照表

时辰对照表是中国古代时间划分的一种方式,它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具体如下:

子时:23:00-1:00,象征着夜晚的开始,是休息和静思的时刻。

丑时:1:00-3:00,这个时辰通常被认为是黎明前的黑暗,寓意着新的开始即将到来。

寅时:3:00-5:00,是黎明时分,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的破晓。

卯时:5:00-7:00,早晨的活力开始,代表着日出和活力的开始。

辰时:7:00-9:00,早上的繁忙时段,对应着勤奋和努力。

巳时:9:00-11:00,阳光逐渐强烈,寓意着工作的黄金时段。

午时:11:00-13:00,正午时分,代表着炎热和精力的顶峰。

未时:13:00-15:00,午后小憩,象征着休息和调整。

申时:15:00-17:00,下午的活跃期,可能是你现在所处的时刻,充满了活力与决策。

酉时:17:00-19:00,傍晚时分,寓意着一天的总结和准备。

戌时:19:00-21:00,晚餐时刻,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

亥时:21:00-23:00,夜晚的尾声,为一天的结束做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发帖时间现在是申时,而今天恰好也是申日,甚至更进一步,是申年申日申时,这样的三连同属猴年、猴日、猴时的组合,这在几十年间是非常罕见的。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特殊性,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独特的寓意和运势。

外九篇《黄帝内经》之中国人的十二时辰

中国传统文化深植于自然法则之中,遵循着干支与五行的巧妙结合。天干(甲至癸)象征刚柔并济,对应五行之力,地支(子至亥)象征阴阳交替,映照着一天的十二时辰。人的生活起居,应顺应天地之韵律,以五脏(心、肺、肝、脾、肾)与精神意识的内在联系为指引。

子时(11点至1点),阳气初露,犹如新生的晨曦,胆经当令,正是养精蓄锐的最佳时刻。《素问》中记载,子时象征孕育和新生,与鼠的灵动相应。要确保夜半安睡,侧卧曲足,减少思绪,让身心处于宁静之中。

从辰时(7-9点)的朝日照雪崖,饮琼液,阳气渐盛,胃经当令,此时早餐应轻盈营养,正如龙之精神,象征着活力与生机。辰时是精力最旺的辰龙时刻,宜注重膳食平衡。

午时(11-13点)阳极阴生,马属午,午时适宜小憩或处理重要事务。午餐时分,养心为要,轻食养神。午后的未时(13-15点),日昃之时,万物蓄势,适时调整,把握工作效率的黄金时段。

申时(15-17点),万物体成,猴属申,此时小肠经活跃,提醒我们午餐后的消化吸收要充分。酉时(17-19点)鸡鸣,万物成熟,晚餐不宜过晚,养肾防衰,肾为五脏之母,保持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戌时(19-21点)黄昏静谧,戌属狗,是篝火照亮、阅读的好时光。心包经当令,提醒我们心怀喜悦,保持心灵宁静。亥时(21-23点)象征万物收藏,猪属亥,亥时的宁静更适合深度休息,三焦经协调脏器,为夜晚的熟睡铺就道路。

每个时辰,都在《黄帝内经》的篇章中留下了独特的生命节律,它们是生活的指南,也是身心调和的艺术。正如梁寅在《次韵酬黎以德》中所描绘的亥时景象,静谧与诗意共存,是夜晚的最佳休憩时分。

十二时辰指的是什么时候?

在古代,人们将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与十二地支相对应,以此来划分时间。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具体时间划分如下:

子时是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夜晚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丑时是从凌晨一点到三点,这段时间内,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慢慢活动。

寅时是从凌晨三点到五点,这个时辰标志着清晨,太阳即将升起,人们开始准备新的一天。

卯时是从清晨五点到七点,此时太阳升起,万物焕发新生,人们开始忙碌于日常生活。

辰时是从早上七点到九点,是早上的黄金时段,人们开始处理重要的事务。

巳时是从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天气开始变暖,人们开始进行户外活动。

午时是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这段时间正是正午,阳光最为强烈,人们通常会午休。

未时是从下午一点到三点,这段时间人们开始准备午餐,享受午后的宁静时光。

申时是从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人们开始享受温暖的午后时光。

酉时是从下午五点到七点,这个时辰标志着傍晚的开始,太阳开始西下,人们开始准备晚餐。

戌时是从傍晚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是黄昏,天色渐暗,人们开始准备晚饭。

亥时是从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此时夜幕降临,人们开始享受夜晚的宁静时光。

六腑工作时间

追求健康和美丽并非难事,只要遵循下面的时间规律,持之以恒,美丽自然会降临。中医理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它们与五脏六腑和经络密切相关。

在子时,也就是23点到1点,胆经活跃,这是睡眠的黄金时段,有助于养护阳气。此时,阳气正弱,因此应确保充足的睡眠。

接下来是丑时,1点到3点,肝脏开始造血,是肝脏解毒和造血的重要时期,熬夜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寅时,3点到5点,肺经活动,此时天亮,是中医号脉的最佳时刻,肺病患者可能会在此时咳嗽。

卯时,5到7点,大肠经开始工作,空腹喝水能帮助排泄毒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对身体大有裨益。

辰时,7点到9点,胃开始消化吸收,早餐应营养均衡,此时吃早饭最能吸收营养。

巳时,9点到11点,脾经活跃,是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段,脾主消化,这个时间段精力充沛,适合学习和工作。

午时,11点到13点,心经负责,午睡和吃午饭能养阳护心,特别是体质阴虚的人,只需短暂休息就能起到效果。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活动,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保护血管健康。

申时,15点到17点,膀胱经活跃,学习效率高,气血上输于脑部。

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值班,此时喝水能预防肾病,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

戌时,19点到21点,心包经活跃,是第三个黄金时段,适合继续学习或散步锻炼。

最后是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负责,这个时间段代表全身的网状区域,建议进行准备休息,23点前务必入睡,以维护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

扩展资料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的合称。腑,在《内经》中写作“府”,有府库的意思,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

一天的24小时按时辰算,什么时辰分别对应这几点?

子时(23:00-01:00) —— 夜半,静谧之时

丑时(01:00-03:00) —— 鸡鸣,万籁俱寂

寅时(03:00-05:00) —— 平旦,晨光初现

卯时(05:00-07:00) —— 日出,曙光拂晓

辰时(07:00-09:00) —— 食时,早餐之刻

巳时(09:00-11:00) —— 隅中,上午的黄金时段

午时(11:00-13:00) —— 日中,正午时分

未时(13:00-15:00) —— 日映,午后阳光

申时(15:00-17:00) —— 哺时,下午的忙碌时光

酉时(17:00-19:00) —— 日入,夕阳西下

戌时(19:00-21:00) —— 黄昏,夜幕降临

亥时(21:00-23:00) —— 人定,安宁的夜晚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