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购物节:全民狂欢的购物盛宴揭秘
双十一来历是什么
双十一作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日,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消费体验,也是一年中电商企业的“业绩考核日”。但你是否了解双十一的来历以及它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的演变过程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双十一节日的前世今生。
双十一来历是什么
首先,双十一的来历可以追溯到2011年,当时淘宝商城为了促进网店发展而举办了一次“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希望能刺激用户消费增长。然而,当时的购物狂欢活动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惠力度,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促销活动。但是,这场购物狂欢活动成为了一种商业文化的符号,性质愈发明显,乃至迅速获得世界级的影响。
其次,双十一在诞生之后,通过充分的推广和营销,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当天的交易额上,更体现在双十一背后所蕴含的商业模式上。比如,整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背后,都是有着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智能供应链系统的支撑,从而实现了对销售预测、库存控制、供应链调配和配送一体化的管理。这种全流程智能化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电商行业的效率。
另外,通过双十一购物节的数据汇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习惯的转变。相较于实体店陈旧单一的选货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可以精准呈现商品与用户的匹配,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目的。此外,消费者大力支持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表示消费者日益快速和方便的送货配送和退货服务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对大型电商购物的看法。
最后,双十一背后的商业机制已经渗透到整个商业链中,催生出了越来越多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比如奥飞发布会和拼多多的“嗨拼双11”活动等等。这些都表明,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再只是一个消费者的狂欢,更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表达和推动,它在不断创新和进化中,带动着商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双十一节日的来历和发展,代表了中国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渐进式革新。在这场购物狂欢节当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和沟通,丰富了双方在商业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和思维的互通。关注数据智能、紧跟网络技术创新和重视体验营销,是电商行业进一步壮大的必由之路。
2018双11狂欢夜 双11晚会嘉宾名单 双11晚会看点
《双11狂欢夜》是阿里巴巴精心策划的晚会,简称“猫晚”。自2009年以来,双11从单纯的购物狂欢节演变为全民盛典,2018年的“猫晚”标志着其十周年的庆典。这一年晚会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彩,玩法也有所创新。
晚会引入了剧情式综艺思路,将四个篇章串联成一个故事,红蓝两队明星进行对抗,每个篇章代表一座城市,观众将全程参与其中。晚会分为“精彩”、“时光”、“合美”、“未来”四个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故事线。
晚会的互动性也得到了升级。四个篇章的结尾都会有一轮“红蓝对抗1元购”活动,观众可以通过押宝来收集钥匙,最终拥有四把钥匙的幸运观众将获得大奖。这种互动让观众更加投入,体验更加丰富。
IP阵容方面,晚会邀请了多个节目进行碰撞,例如《奔跑吧》与《极限挑战》、《舞林大会》与《这就是街舞》。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晚会内容,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娱乐体验。
晚会的直播时间也有所延长,从2018年11月10日上午持续到晚上12点,给观众更多时间享受晚会的乐趣。
新零售的概念也被引入晚会,晚会成为了娱乐与新零售相结合的舞台。两大卫视和优酷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热,阿里营销团队也推出了“猫晚营销”概念,利用阿里系所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晚会不仅有精彩的节目,还有明星参与的游戏环节,观众可以通过手机购物,实现了综艺内容、明星游戏与移动购物的完美融合。这种多屏互动的形式,旨在重构消费和娱乐模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双11购物节自诞生以来,每年这一天早已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人们不再关注单身与否,而是享受“买买买”的乐趣。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次大会再次展示了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和创新精神。
双十一是什么节日
“双十一”特指每年的11月11日,因日期独特,又被称为光棍节。自2009年起,每年11月11日这一天,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商平台常会借此机会举办大规模折扣促销活动,旨在提升销售额。这一日期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商业活动之一,其影响力因为结合了购物节的概念而愈加受到大众的重视。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2年12月28日成功获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布通告,宣布阿里集团已成功取得“双十一”注册商标。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双十一全天的交易额达到了惊人的571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双十一”购物节的巨大商业潜力,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于网购的热爱和消费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十一”逐渐从一个光棍节转变为全民狂欢的购物盛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其中。通过精心策划的促销活动,电商平台不仅促进了商品销售,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得“双十一”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节日。
券商回血的最佳方法
又是一年“剁手节”,“尾款人”该如何回血?
双十一还没结束,各平台已经开始陆续发布战报。无论是天猫11日凌晨的“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还是京东。COM的“直播6秒发货过亿”,就预示着一场全民狂欢的到来。
然而,当消费者“在买买买”的时候,各家券商也喊出了“拯救最后付款人”的口号,推出了各种双十一“回血”秘籍。从专属购买高收益产品,到“断骨”的投资服务,以及各种转盘、抽奖、红包,双十一也是券商新一轮的财富盛宴。
今年以来,无论是疫情期的“主场股市”,还是疫情后的牛市,都催生了大量新客户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各家券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户大战”。电商节中的“热点”,或者说自我节,是比“佣金战”更健康的营销方式,这也反映了券商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探索的不同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热心的福利宣传,还有专注于教育活动的经纪人。如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以漫画形式警示投资者,遇到“杀猪”、“推荐股票群”,避免“双十一”盲目投资。
高收益产品抢翻天
在这个双十一,“最后一个人能坚持住!”成了最新的热梗。在全国范围内“买中买”之际,各家券商也喊出了“救救最后的买单者”的口号,纷纷推出各种双十一“回血”秘籍。“不仅要买买买,还要理财”,于是艺术品成了双十一期间各家券商最好的促销理由。
“V会员福利节”、“11.11购物节”、“双十一狂欢节”.从专属购买高收益产品,到“断骨”投资服务,以及各种转盘抽奖、权益红包,双十一也是券商新一轮的财富盛宴。
通过高收益新客户专属理财吸引投资者,早已成为券商“招新”的手段。在本次双十一活动中,多家券商为投资者定制专属理财券,推出各种专属理财产品。从产品类型来看,质押式报价回购成为券商吸引客户的最佳方式。
如国联证券在双十一期间推出年化收益11.11%的质押式报价回购产品,11月9日至11日连续开放申购。产品期限为14天,不可自动续期或提前回购。在海报页,国联证券表示,该产品为“11.11特别版”,机会不容错过。
另外,收入证明也是新手专属理财的主要种类。财通证券在“双11狂欢节”推出了最高年化收益8.18%的保本收益凭证,每场限购200张,限购5万张。据悉,相关产品5分钟售罄,市场热情可见一斑。而且财通证券还在双十一当天推出了1111元体验支付。客户收到体验款,享受所选理财产品7天收益,7天体验期间转化产品销售。
基金申购费率0.1折起
作为基金代销的重要渠道,在双十一活动中,券商也在基金申购的手续费上大做文章。
例如,11月9日-11月20日,恒泰证券推出“恒泰财富节”,口号是“给财富加点油”。其中,“公开发售基金0.1折”是主要活动之一。在恒泰证券所有交易终端,实行长期基金折扣,全基金申购折扣0.1%。“2900基金,全终端,申购费到底省了!”
同样,中银证券推出了“基础博览会”,推出了多只“九折基金”。活动期间,中银证券还提供基金估值、基金主题、基金对比、指数估值等板块,供投资者参考。
会员折扣价大放送
双十一不仅卖产品,更卖服务。各券商的会员活动折扣也层出不穷。
如华安证券推出“V会员福利节”,之前598元的会员降至288元,其销售口号也采用了“最后付款人”的梗:“加入V会员,一键回血”。在具体权益方面,V会员包含智能做市、智能选股、智能股票诊断、Level-2等十余项专属功能。
海通证券在双十一当天推出“双11回血神器”限免活动——,每天赠送1111个level2衍生礼包,内含基于level2市场研发的一系列专业市场和基金数据分析及交易相关工具,辅助用户“看基金、查大单、盯主力”。其中每日主力资金、委托游戏等10大功能全部基于收费level2数据的爆款功能,每日主力、主力变动。
同时,广发证券的“投资工具百宝箱”也在本次双十一推出了6折优惠。包括涨停分析、分析师对股票的评估、择时决策等大量策略工具。
投顾服务火热促销
近年来,投顾业务成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道路上的建设重点。尤其是今年3月,7家券商获准投资该基金,投资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双十一期间,投资产品自然成为券商促销的重点。
“全世界都在叫你消费,我一直等着给你赚钱”,很感人。银河证券、国联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证券公司都在努力推荐自己的基金投资业务。对于每天之前报名的XX客户,各券商还赠送不同内容的赠品或权益。
当然,除了基金投资,其他投资产品也是双十一活动的打折促销。
重点。“零元体验”、“专享优惠券”等活动同样层出不穷。除了业务、产品的不断营销推广,采取“简单粗暴”的抽奖活动来赢取用户的心,也同样是有效的营销手段。中金财富、金元证券等多家券商都采取了幸运大转盘的方式抽奖,礼品包括微信红包、购物卡、IPhone12等多项内容。
“双十一”紧抓投资者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热情洋溢地送福利做推广之外,也有券商专注于投教活动。例如,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等均以漫画形式警示投资者遭遇“杀猪盘”、“荐股群”等,避免双十一“盲目”投资。
其中,国泰君安的漫画名为打工人狭路相逢“杀猪盘”——《MR朱钱包守护记》,直观讲解“杀猪盘”的模式和套路,提醒投资者不要迷信“内幕信息”“股市黑马”,要理性判断、谨慎投资。银河证券则提醒“预售狂欢,莫做盲目尾款人”,在全民付尾款的节点,各位“尾款人”更要保持理性,否则很容易陷入骗局。
此外,华泰证券投教基地也积极提示,“双11来了,比‘冲动购物’更容易入坑的是‘冲动投资’”,提醒投资者理性消费、切忌冲动。在投资中,也需要不被市场“套路”,保持理性。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市场涨跌也不随个人意志而转移,需要谨记自己的投资原则,努力克服贪婪和恐惧,并始终坚持理性投资。
视频直播互动“来一套”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已被大量券商所应用。年初的疫情期间,更是紧急锻炼了各家券商的线上服务水平。在如今的“后疫情时代”,视频直播已经成了各家券商推广营销的主要手段。
在此次双十一中,平安证券即推出“双11直播嘉年华”活动,期间不断有“红包雨”、“口令红包”等直播福利,其提供的11台华为P40也遭到了直播用户的围观。
除此之外,山西证券、财富证券等多家券商也陆续推出“看直播抽大奖”、“直播赢实物”、“资深专家坐镇解读市场热点”等活动。
营销手段不一,最终的目的却相同。搭上“双十一”的热点,抢夺客户和流量,明显是各家券商铺天盖地宣传的动机所在。今年以来,无论是疫情期间的“宅家炒股”,还是后疫情期的牛市行情,都催生了大量的新客户和资金杀入资本市场,而各家券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户战”。
在电商热节中“蹭热点”,亦或是自行造节(如国君818理财节、银河1024智能交易节等),都是比“佣金战”更为健康的营销手段,这也反映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期间各自探索的不同方向。
相关问答:杭州财通证券股票交易手续费是多少?
杭州财通证券股票交易手续费如下:买进费用:佣金是成交金额的千分0.2到千分之3+过户费是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沪市收,深市不收)。卖出费用:佣金是成交金额的千分0.2到千分之3+过户费是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沪市收,深市不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
如何看待双十一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
双十一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也是中国电子商务龙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发起的一年一度的促销活动。这个节日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购物狂欢节,成为全球购物界的盛宴。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双十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将从商业与消费者两个角度分析双十一的影响。
如何看待双十一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
商业角度:双十一带来巨大商机
双十一的影响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优惠和折扣,而是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双十一前夕,所有的电商都会举行宣传推广活动。例如,淘宝会大幅放宣传广告,通过明星代言、先下定金等方法提前营造氛围。这些宣传活动引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他们在双十一当天大量消费。除此之外,很多实体店也会加入其中,在双十一期间打出大幅度的促销策略,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因此,双十一为商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销售机会,许多商家都期待在这个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的销售额。
消费者角度:双十一节日消费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在消费者角度来看,双十一不仅是购物狂欢节,更是一种消费文化。在双十一到来前,许多人都会提前准备购物清单,或者在商场、网店里浏览心仪的商品。对于年轻人来说,双十一不仅是一项购物,更是一种时尚态度。在这一天,他们有机会享受到实惠的折扣,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此外,双十一还培养了消费创意和消费习惯。许多消费者会尽可能地利用双十一节促销力度,在这一天全面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者利用优惠券、红包等方式获得更大的优惠。这样一来,这种创造性消费的行为也会带动整个商业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双十一已经成为国内电商市场的一项重要节目,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优惠和折扣,更是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个购物节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和时尚态度,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商业市场的发展。在这个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也要优化自己的消费观念,合理利用双十一这个合理的购物机会。
双十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每年的11月11日,都是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这一天是全民狂欢的日子,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超级优惠的商品、全民疯狂购物的场景成为了中国消费文化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天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双十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消费升级
双十一购物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消费升级。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双十一购物节不仅是一场购物狂欢,也是一种全民消费升级的表现。
二、电商崛起
双十一购物节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电商的崛起。十年前,中国的电商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双十一这个节日的推广和打造,中国各大电商平台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商市场之一。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三、物流提升
双十一购物节必然会引发巨大的物流压力,但是这也正是中国物流业快速提升的机遇。为了应对双十一的高峰期,中国各大物流企业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包括物流信息化、物流装备自动化等。
四、市场饱和
然而,双十一购物节也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即市场饱和。双十一的推广和打造,导致各大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资金、人员大量投入,同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在其他时间段也能够保持较高的营收和利润。
五、消费降级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不断扩大和影响力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消费降级的重要性。即不再在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上攀比和竞争,而是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双十一购物节的存在也在提醒人们在消费时要理性思考,追求理性消费。
综上所述,双十一购物节的背后涵盖了消费升级、电商崛起、物流提升、市场饱和、消费降级等多个重要议题,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发展方向,也反映出了中国消费文化的嬗变和群众需求的多样化。
双十一到底是什么节日?
双十一,每年十一月十一日,网络促销盛宴。
起源于2009年淘宝的网络促销,之后演变为网络购物狂欢节。
每年这天,各大平台商品折扣诱人,人们抢购如潮,形成“剁手”现象,双十一成为年度购物高潮。
双十一的影响力逐年递增,交易额屡创新高,成为全民购物狂欢节。
双十二,双十一后的延续,同样是一年一度的购物盛宴。
网络促销活动,催生了“双十一”购物节,其后双十二应运而生,形成年度购物双峰。
人们在双十一和双十二期间,享受着购物的盛宴,也体验着网络时代的购物新风尚。
从淘宝的首次尝试,到如今的全民狂欢,双十一已不仅仅是一个促销活动,更成为了网络购物文化的象征。
双十一和双十二,每年一度的购物盛宴,让人们在享受折扣的同时,也见证了网络购物文化的演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