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ITP患者关注:深入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与治疗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1日 00:05 39 访客


血小板减少应该如何治疗的啊?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策略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首先,应明确减少的原因,是血小板生成不足、破坏增加、分布异常,还是假性减少。

若血小板减少由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治疗应针对此疾病本身进行。再生障碍性贫血需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ITP,即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方案首选使用糖皮质激素。中药亦可作为治疗选择,辅助缓解症状。

当血小板减少继发于其他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时,需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肝病和脾亢等病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则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治疗血小板减少需根据病因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ITP、免疫性疾病、肝病、脾亢等不同病因的治疗措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为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是由自身免疫介导所致,继发性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二者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常见于2-9岁儿童,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突发的广泛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大片瘀斑及皮下血肿,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时可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便、咯血、溺血、阴道出血等,甚者出现颅内出血,为本病主要死因。慢性型常见于成人,女性多见。

起病隐匿,往往于查体时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倾向较轻且局限,常反复发作。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瘀点、鼻粘膜、牙龈出血及外伤后不易止血,严重的内脏出血较少见,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量过多。慢性型若复感外邪可致病情加重,出现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甚至内脏出血。

1、病因病机

因其多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因而皆属于祖国医学之“血证”、“衄血”、或“发斑”范畴。血证虽然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瘀斑,但其发生多与气血阴阳、内脏病变有密切关系,外感内伤均有可能诱发本病。

邪毒内蕴:外邪侵袭、蕴毒于内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急性型即属此类。特别是小儿由于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遭受外邪侵袭。“六气之邪,皆从火化”,小儿感受外邪每易从阳化热,邪毒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血溢脉外,留著于肌肤之间,则发为紫癜。若邪毒雍盛,脉络损伤严重,则见大片或多处瘀斑。若邪毒蕴结于内,血随火升,上出清窍则可见吐血、鼻衄,移热下焦,灼伤阴络则见便血、溺血,正如《丹溪手镜?发斑》所说:“发斑,热炽也。”

阴虚火旺:朱丹溪《平治会萃》中云:“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常饶,阴道常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至十四而经行,至四十九而经断,可见阴血之难成易亏如此。阴气易亏,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固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因此阴虚火旺常可引起衄血发斑。唐老认为出现阴虚多由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内伤,胃阴肾阴亏虚,而致阴虚火旺,特别是肾精亏虚更为重要。小儿为纯阳之体,更为阳有余而阴不足,若久病失调,更易使肝肾阴亏、虚火内生,火热灼伤脉络,溢于肌肤而发为紫癜。

气虚不摄:气能生血、摄血。《血证论》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此处所言之气乃为脾气。脾既可生血亦可摄血,唐老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尤其是小儿脾常不足,因而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且脾易失于统摄,加之反复出血,气随血脱,故气虚不能摄血,脾虚不能统血,血失统摄则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可见紫癜、衄血、便血、溺血等症。

瘀血阻络:脾胃虚弱或肾精亏虚皆可引起气血双亏,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为气之守,血少则气散,故气滞不行,血运不畅则局部血流凝滞,瘀阻于脉道使血液不循常道而行,溢于脉外而见血证。

2、辨证论治

急治其标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在急性发作期,出血严重,大块的紫疲又相互融合成片,除能看到的大面积 、多部位的紫瘫外 ,尚伴有其它部位 的出血 ,最常见的为鼻妞 、齿硬 ,更为严重者,常伴有内脏的出血,如肾脏出血,尿血消化出血吐血、便血 肺出血(咯血),颅内出血(目衄)等。病情凶险 ,恶化迅速 ,亦可死于出血(约5%)

此时,急治其标,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其要务,常用犀角地黄汤、三黄汤 、化斑汤 等加减应用。缓治其本,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病人,急性出血期过后 ,进入慢性期,此期除需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病人的慢性期,以气虚 、脾虚、肾虚 、血癖为主,要区别不同情况 ,治疗要有所侧重 。

标本同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病人在稳定期时,时有紫瘫 ,但紫瘫不多不重 ,迁延日久不愈,(往往2年以上),除紫瘫反复发作外,尚有乏力 ,腰酸 ,心烦,齿眼出血。宜标本兼治。补脾摄血 、滋补肝肾。方用归脾汤、六 味地黄汤合茜根散加减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种血液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发病机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或生成受阻的疾病。这种病症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易于出血或出血不止。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血小板为外来物质,并对其发起攻击是ITP的主要原因。

2. 症状表现:ITP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如紫癜、瘀斑等。此外,还可能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增多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同时,部分患者会有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

3. 诊断与治疗:医生通常通过血常规检查及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来诊断ITP。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必要时会采取血小板输注等支持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部分ITP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或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虽然不是立即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如果不加以控制,长期的出血风险会增加。因此,患者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监测,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itp是什么病的简称 了解itp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ITP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有一些可能的因素:

3.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但是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不持久,需要经常输注。

1. 免疫系统异常: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会导致机体攻击自身的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4. 脾切除术:脾切除术可以减少自身免疫攻击血小板的情况,但是脾切除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2. 病毒感染:一些病毒感染可以诱发ITP,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3.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但是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不持久,需要经常输注。

itp是什么病的简称?儿童ITP是恶性病吗?

ITP是什么病的简称?儿童ITP是恶性病吗?

引言:解析ITP,儿童ITP的真相

ITP,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儿童ITP作为ITP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常引起家长们的担忧。本文将对ITP和儿童ITP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ITP的定义和病因

1.1 ITP的定义

ITP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血小板的疾病,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进而引发紫癜等出血症状。

1.2 ITP的病因

ITP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血小板识别为外来物质,进而产生抗体攻击血小板,导致其破坏和减少。

二、儿童ITP的特点和症状

2.1 儿童ITP的特点

儿童ITP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ITP,其特点是发病年龄较小,多发生在2-1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相近。

2.2 儿童ITP的症状

儿童ITP的主要症状是紫癜,即皮肤和黏膜出现出血点、瘀斑等。其他症状可能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三、儿童ITP的治疗方法

3.1 观察治疗

对于轻度的儿童ITP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治疗,定期检查血小板数量和症状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3.2 药物治疗

对于血小板数量较低或症状较重的儿童ITP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以提高血小板数量和控制症状。

3.3 其他治疗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如出血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ITP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输血、脾切除术等。

四、儿童ITP的预后和恶性病性

4.1 儿童ITP的预后

大多数儿童ITP患者的预后良好,病情可自行缓解。约有80%的患者在1年内病情完全缓解,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

4.2 儿童ITP不是恶性病

儿童ITP并非恶性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病性无关。虽然儿童ITP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治疗和观察获得良好的预后。

结语:了解ITP和儿童ITP,消除疑虑

ITP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儿童ITP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ITP。儿童ITP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紫癜,但并非恶性病,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通过了解ITP和儿童ITP,我们可以消除对这一疾病的疑虑,更好地应对和治疗。

itp是什么病的简称 itp怎么治疗呢

1、Itp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简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病因不明确的,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则是由于一些继发因素所导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常见的继发因素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对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它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受体抗体以及抗cd20单抗、脾切除术。而对于继发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它的治疗主要是积极的治疗继发因素。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