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敏感信息处理注意事项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0日 16:11 32 蝴蝶蓝


禁止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什么涉密及敏感信息

敏感信息保护四严禁的内容包括:

1. 严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

2. 严禁在政府门户网站、工作群等社交媒体中发布、传递、存储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内部敏感信息。

3. 严禁随意处置涉密文件资料信息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材料,包括草稿、废稿、废页、过程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审议稿等。

4. 个人敏感信息不能外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也有自己的敏感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应该严重保密的,所以对于私自窃取个人敏感信息,非法获取他人的身份,银行卡信息,行踪都是非常不正确的。

禁止大数据杀熟行为。严禁“大数据杀熟”以及为“用户画像”等涉及不当自动化决策;个人信息跨正谈郑境提供规则;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七项权利。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

1.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2. 机关单位负责人对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保密工作负责。

3.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保密工作需要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指定人员专门负责保密工作。

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禁忌包括:

1. 在网络中与美女聊天时,要注意避免触碰一些禁忌话题。

2. 若遇到对你不尊重、看不起你的人,不用多想,更不用再聊下去了,还是趁早远离得好,以免自己受到影响和伤害。

3. 微信的朋友圈不能看到非好友评论,这一点不好。微信现在已经变成微商朋友们的宣传软件,每天要浏览大量的广告。微信里面有很多亲人或者领导,有时候不能发一些不好的朋友圈,这样形象不好。

4. 没有这种要求吧,即使工作不许用微信联系,私人用微信也是完全可以的,并没有职业限制。

5. 利就是方便大家交流沟通节省时间还能联络感情,弊就是过度沉溺浪费时间。聊天软件要合理利用,打发时间休闲娱乐沟通情感可以,但要掌握好度,不要过度沉迷无法自拔。

各单位、机关各部门专兼职保密员的职责包括:

1. 保密工作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加强保密观念、熟悉保密范围、保密项目和等级。严格执行文件收发、传阅、阅读制度。严格执行三密文件的清理,移交和销毁制度。

2. 保密员工作职责: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负责全局保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保密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负责涉密文件的收发、传阅、保管、复印、借出、清退、缴毁等工作。

3.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组织研究和部署落实保密工作,实施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保密工作规划、规章和标准。

企业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1. 对于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主要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2. 对于业务工作完全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以上级业务部门的管理为主,同时也会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

3. 对于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主要由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同时也会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保密工作注意事项:

- 网上办公不要处理敏感信息。严禁在互联网上存储、处理、传输任何工作秘密。

- 公共网络不要传播敏感信息。严禁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等功能存储、处理、传输任何明确标注为密级的文件、明确标注为不得公开的文件、领导指示批示或工作群中的任何部署安排文件。

- 使用手机不要随意拍摄敏感信息。严禁使用微信、钉钉、QQ等即时通讯工具拍摄、存储、处理、传输任何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

数据保密安全六个严禁内容是

亲爱的用户,以下是关于数据保密安全的六个严禁内容的润色和改写:

1. 严禁在非指定工作环境中登录互联网,以确保敏感信息不被不当访问。

2. 严禁在个人计算机上处理任何形式的涉密信息,以防止信息泄露。

3. 严禁将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直接连接,或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处理任何涉密信息。

4. 严禁未经批准私存任何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或文件资料,以维护信息的安全性。

5. 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防止数据交叉泄露。

6. 严禁未经批准向外部披露任何单位的涉密信息或内部资料,确保信息不会被非法使用或传播。

以上规定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止敏感信息遭受未授权访问或滥用。请严格遵守,共同维护信息安全。

如何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需要处理敏感个人信息。金融账户、生物识别、行踪轨迹、医疗健康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范围。

网友咨询:

如何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律师解答:

1、额外的告知义务。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时,个人信息主体应当知悉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对其个人的影响。

2、单独同意。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规定应当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或者作出其他限制的,从其规定。

律师补充:

网络用户在网上冲浪时应当使用安全正规的网站与软件,不随意下载、安装未知来源的手机APP,不点击不明链接。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不随意提交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二十八条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敏感信息保护四严禁的内容是什么

一、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中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

二、禁止在政府门户网站、工作群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传递、存储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内部敏感信息。

三、禁止随意处理涉密文件资料及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中间材料,包括草稿、废稿、废页、过程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审议稿等。

四、个人敏感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外泄。禁止私自窃取个人敏感信息,非法获取他人身份、银行卡信息、行踪等。

五、禁止实施大数据杀熟行为。严禁通过不当的自动化决策进行“大数据杀熟”以及为“用户画像”等处理活动;确保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的合规性;保障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七项权利。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环节。

严禁使用微信图文识别等小程序处理涉密或者敏感信息资料是否正确

1. 严禁使用微信图文识别等小程序处理涉密或者敏感信息资料。

2. 必须确保所有涉密或敏感信息资料的安全,不得通过任何非保密渠道传输。

3.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信息,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4. 不得使用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进行涉密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5. 应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提高他们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6. 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员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纪律处分。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