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关注心灵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解析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9日 19:48 35 凡儿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另外,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

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量可观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家园,涌入城市务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由于受到户籍管理制度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绝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壮年无法在城市定居,更无力带上孩子进城上学。于是,伴随着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 岁以下、16 岁以下、6-14 岁、6-18 岁、0-14 岁等多种界定方法。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

虽然留守儿童自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青壮年大规模进城务工就开始出现,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2004 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报刊报道后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很快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的调查研究也日益增长。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2009 年对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的述评,对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2、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具体说,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

3、在压力应对方面,留守儿童倾向于对挫折事件的结果做外部归因,并较多采用幻想、合理化、退避等不合理的应对方式;

4、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

5、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比较内向,受欺负或攻击现象突出;

6、在学业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较多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7、在社会适应方面,留守儿童有较多的违纪和违法行为,表现为抽烟、酗酒、不服管教,甚至出现赌博、偷窃、抢劫等违法行为。

全国妇联于2014 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根据中国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小学(6-11 岁)学龄阶段儿童的数量为1953 万,占农村留守儿童的32.01%;初中(12-14 岁)学龄阶段儿童的数量为995 万,占农村留守儿童的16.30%。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省份,而且也分布于江苏、广东、山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绝大部分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2014 年5 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来自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的12 个县(市、区),包括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 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 人(占37.2%)。本次调查一方面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另一方面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以下9 个突出问题:

1、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2、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良行为较突出;

3、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情感支持欠缺,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的负面情绪更加明显,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男童;

5、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等问题行为较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受到的欺负也较多;

6、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影响更明显,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比例最高;

7、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与父母的关系更差;

8、寄宿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 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 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高网络不良行为多意外伤害对留守生活面 体验也更高。

总的来看,人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群体一些甚至专门关注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各种不良简单地归因为状态。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的印象。 基于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群体的假设,研究者从家庭、学校社会 问题群体的假设,提出一些缓解或改善现状建议;而公益组织则试图通过捐钱、物手等不同的角度,试图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状态。

如何教育留守儿童

教育留守儿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关注并矫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教师应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及时发现并干预不正常的心理变化,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灵关怀。弥补情感空白: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关心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感受集体的温暖。培训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减少隔代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实施结对帮扶工程

师生结对帮扶:为经济困难或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指派责任老师,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生生结对帮扶:鼓励同学之间建立帮扶关系,通过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方式,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教育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关注并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等措施,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该怎么走出心理阴影?你是如何看待留守儿童的?

留守儿童应该通过看心理医生来走出心理阴影,个人觉得留守儿童是非常可怜的,缺少父爱或者母爱。

留守儿童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可能不能同时享受到父母的爱,又或者是只能在其他的亲戚家里住着。留守儿童往往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阴影,因为这种留守儿童内心是特别自卑的,小的时候还会被其他的孩子欺负,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比如说结束生命。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不太坚强乐观,因为孩子的判断能力本来就比较差,而且也不懂父母,只是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所以内心会特别的失落,再遇到一个困难的事情时,也不会想着勇敢的走过去,而是就地趴下,因为留守儿童,知道自己的后方没有东西可以支撑。小编觉得留守儿童如果有心理阴影的话,那么就只能去看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医生比较专业,很懂留守儿童的想法,所以就能够让留守儿童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从而帮助其渡过难关。

个人其实是非常喜欢留守儿童的,因为有很多留守儿童都特别的懂事,不过这次留守儿童又比较可怜,毕竟常年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所以会特别的孤独。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会患上抑郁的情况,所以小编觉得这些留守儿童真的很需要父母的爱,小编更希望各位父母都能够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童年。此外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亲的管教,所以变得无法无天,绝对没有任何人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去抢劫又或者是偷盗。这些留守儿童其实变成这个样子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但留守儿童没有人教,心理就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希望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够走出心理阴影,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