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佛教智慧中的生命与宇宙奥秘解析
宇宙的奥秘主要内容
宇宙的奥妙可多,先了解一下宇宙的起源吧。
=====================================================
1、导引语
当许多化学元素尚未发现,绝大多数的化学家们尚不知地球上有多少化学元素,不知化学元素之间有何联系时,门捷列夫已经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列制出来了,他不仅计算出了各元素的原子量等数据,还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而以后所发现的元素都毫无遗漏地、乖乖地跑到他的元素表中排队去了。
这个事例说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所谓的无规律、无秩序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其规律、其秩序。
2、宇宙的起源
凡在时间范围内的所有物体,包括天体宇宙,都有一个起源,都有一个诞生的时间和发展的过程,宇宙也不例外。宇宙诞生的时间和宇宙的终结时间就象是圆周率和黄金比率值一样,是个神秘莫测的数,不是我的智慧能够达到的,因为我的智慧与上帝的智慧相比,就象是滴水与海洋之比,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一百次方,我仅就我在静心静意状态下认识到的宇宙诞生的过程简要叙述如下:
当我探求宇宙中哪些东西是永恒的时候,当我思索《圣经》中所讲的生命的复活的时候,当我默想佛教讲“人生如梦,四大皆空”的时候,当我追溯《道德经》中讲的“道”的来源的时候,当我问自己为什么来到人间,又为什么而存在,将来要去哪儿的时候,我知道了宇宙诞生的过程,但当我因自己发现了宇宙的一个奥妙,自我感觉良好之时,突然意识到宇宙诞生的过程已经被人(龙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解释清楚了,就象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当他千辛万苦终于攀上顶峰,却发现有人已经在顶峰上留下了足迹,所以,我不敢妄称我是第一个知晓宇宙诞生的人,我仅对贤仙们的智慧补充一些细节。
从河图、洛书到《易经》和《黄帝内经》,告知我们,宇宙诞生的过程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宇宙万象。
3、宇宙诞生之前为“无极”
那么“无极”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无极”的状态是:无外无内,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虚无实,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精神,是一派清明,又是一片混沌,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无。
要详细解释这种状态,百万言的书也难以解释清楚,我只能抓住一个点,强作一点说明。按照古生物学家的推测,地球诞生于四十五亿年之前,那么地球诞生之前它在哪儿呢?我们只能说,地球诞生之前在“无极”中,就象我们人,在诞生之前在哪儿呢?诞生之前我们也在“无极”中,整个宇宙诞生之前在哪儿呢?就在“无极”中,所以“无极”中拥有一切,但是“无极”在哪儿呢?一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精神、无外无内、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虚无实的东西,我们只能用“虚无缥缈”来认识,我们无法说“它就在这里,”或说“它就在那里。”所以说,“无极”是无。但这个“无”决不是常识认识上的“无”,因为它拥有一切,是拥有一切的“无”,要说有,它什么也没有,要说没有,它却拥有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刚经》高深莫测,很难理解的原因,比如: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等等,等等。
若不清楚宇宙的起源,就难以理解以上“佛法”,若能充分理解以上“非佛法”,就可以知晓宇宙的起源。
一切诞生之前都在“无极”中,所以“无极”是有。
我们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事例来想象“无极”中的空间。
唐僧师徒误入小雷音寺,孙悟空被妖王的金铙合在中间,这个金铙的空间有多大或多小呢?“行者急了,捻了一个诀,把身子长得有千百丈高,想挣破那金铙,谁知那金铙随着它长;行者又捻了个诀,把身子变成芥菜籽般小,不料那金铙也随着他缩小。”宇宙诞生前的“无极”的空间就象是这个金铙,你说它大,它大得无边,你说它小,它小得无影无踪。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所描述的空间,就指这种空间。空间的大小不是由能量来决定,而是由物质的存在来决定,能量转换成的物质越多,空间就随之越大;物质越少,空间就越小,没有物质,就没有空间。就象孙悟空与金铙的关系,孙悟空大,金铙的空间就大;孙悟空小,金铙的空间就小。传统科学认为,空间就象是一个箱子,而物质是摆放在这个箱子中的一个质点,质点不存在了,空间仍然存在。而实际上,空间不是这个样子,质点不存在了,空间也就消失了,空间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空间随着物质和它能量的大小而扭曲、膨胀、或缩小,甚至消失。
如何理解“无极”中的时间呢?
时间产生于物体的运动,无运动便无时间。
比如一个40岁的人,我们说他已经40岁了,是由于他肉体的细胞在分裂、在运动、在死亡,因此,他已经40岁了,假如他的肉体细胞不运动、不分裂,那么,他到达不了40岁。大热天的一块新鲜肉,放置几天就会腐烂发臭,但若我们把这快肉放到冰箱中,几个月也不会腐烂发臭,为什么?因为冰箱内肉细胞的运动减缓了,甚至停止了,运动减缓了,这快肉的时间就延长了,运动停止了,这快肉的时间就消失了。
假设一个人干脆就没有出生,那么,他有时间吗?假设地球没有诞生,地球上有时间吗?假设宇宙没有诞生,宇宙中有时间吗?没有。
这就是“无极”中的时间。
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是“测不准”,为什么“测不准”?因为时间不是均匀地流逝的,时间是变化的,你如何能“测准”?
好!有关对“无极”的解释就谈这些。
4、“无极”生“太极”
“太极”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太极”是如何从“无极”中诞生的。
“无极”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无。说它是一切的有,是因为有能生成物质世界的能量存在,说它是一切的无,是因为这些能量还没有形成任何物质形态,是无虚无实的状态,是一片混沌。就象万里晴空,什么也没有,但当云层翻滚,雷电交加的时候,“一切”就有了。
“无极”中有无形的能量存在,这个无形的能量(区别于有形的能量)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当这个无规则运动在一个任意点上偶然排列出了一种特定的顺序或符号的时候,整个“无极”就以这个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式的势能箭式“龙卷风”。
这个势能箭式“龙卷风”就是“太极”。(请大家注意,这个龙卷风只是一个态势,只有势能,它还没有旋转起来,还没有动能。)
这就是“无极”生“太极”。
“太极”是这么一种状态:是一、是无形、是无对立的统一体、是个极大能量团(就象是个积聚了亿亿个太平洋,但闸门尚未打开的水库)。
这个“太极”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上帝”。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体宇宙尚未出现之前,有一个“物”先形成了,这个“物”就是“太极”,就是上帝的灵。至于老子把这个“物”称为“道”,那是因为他把上帝的质和灵混合了。
认识了“无极”,就可以理解佛和佛法;认识了“太极”,就可以理解“道”和“道法”。
5、“太极”生“两仪”
什么是“两仪”?
“两仪”就是相互对立的现象。
比如,在“太极”状态中,一切是一,一切无形,但“两仪”状态中,无形能量以有形的方式出现了,比如太阳,它本身就是个能量团,它从“太极”无形的能量形态变成了一种有形的能量形态,从而能量形成了有形能量和无形能量,“有”和“无”就构成了“两仪”,即对立的统一体。
“两仪”的具体内容是:有无、虚实、阴阳、正负、顺逆、动静、左右、上下、表里、前后、高低、尊卑、刚柔、大小、强弱、明暗、雌雄、贵贱、穷富、祸福、得失、功过、增减、正反、生死、真假、善恶、美丑、正邪等等,等等,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中的一切就是“两仪”的表现形式。
那么,“两仪”是如何从“太极”中诞生出来的?
我们已经知道,“无极”中的无规则运动的能量,由于偶然排列出了一种顺序,结果所有的能量以“一泻千里”的方式瞬间积聚成了一种无形的势能,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它永远是一只“吓人的纸老虎”,但是,当所有的能量朝着一个中心点聚拢的时候,能量的中心就变质了,就象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被汽化了一样,能量的中心,或者叫核心就不是一种能量,而成了一种被高能量环绕的特殊结构,当这个结构完善之时,意识就产生了。就象一个受精卵,它并没有意识,但是,当它在母体子宫中不断吸收能量,其结构完善后,一个有意识的动物(人)诞生了。
巨大的能量的团聚,导致了能量核心的异化,出现了一种结构,这个结构的不断完善最终导致了意识的出现,意识的出现标志着生命的诞生,而积聚了一切能量的这个意识,开始了创造宇宙的行程。他就是我们的上帝。
上帝诞生后,“太极”中的能量就开始围绕上帝的意识运行,也可以说,所有的能量沿着能量核心的结构运行,就象一个人体,当你意识中想要撒尿的时候,膀胱门就打开了,尿液随之而出,当你想要看天空的时候,你的头就自动抬起来,眼睛自动睁开看了,当你想男女交媾的时候,你的阴茎就开始充血,膨胀起来了......
上帝诞生后,“两仪”出现了,天体出现了,天体的运行开始了,空间无限度地出现了,时间开始了,一切进入了生死循环的运行轨道。
6、“两仪”生“四象”
“两仪”的出现,带来了“四象”的产生,从方位上讲,就有了东西南北之分,从位置上讲,就有了前后左右之别,从发展上讲,就有了生、长、衰、亡之差,从函数图象上讲,就有了第一、二、三、四四个象限。。。。。。
7、“四象”生“八卦”
由于有了东西南北,所以就出现了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位,其卦名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每一个方位都有它特殊的含义,而气机的变化在不同的方位上有了不同的内涵,具体到一个人,若他在南方身体健康,到了北方有可能就难以适应,若他在东方一塌糊涂,到了西方有可能一路顺风,“丑小鸭”有可能是“白天鹅”。即使一棵小草,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截然不同的生长方式和开花结果的时间。
8、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相互排列组合衍生出了六十四卦
这六十四卦对应着宇宙中的64个因子,具体是哪些因子,已经牵扯到宇宙的全部奥秘,不是普通人要掌握的,即使《封神榜》中的周文王,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国道家中的个别大隐也只知几个因子,释迦牟尼最多也只掌握了一半,耶酥掌握的比释迦牟尼只多了几个因子。
常听人说“天机不可泄露”,所谓的“天机”就全部隐含在64卦中,64卦的相互交合,导致了宇宙中的万象的诞生和消失,一切的不可思议之事,也只是64个因子中某两个因子的组合而已,耶酥的神通,全在于他掌握了这个因子之间的“配方”。
宇宙万象的诞生和消亡、宇宙中无穷的奥妙、一切的神通变化皆在64卦的排列组合(配方)之中,“来无来,去无去,时空尽,显原形。”
这就是宇宙诞生的简要过程。
宇宙的真谛是什么?
宇宙的真谛,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见解。物理界认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而佛教则主张“四大皆空,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体现出宇宙的虚无与无限。面对浩瀚宇宙的奥秘,人类一直在不懈探索,寻找答案。
物理学家从物质运动的角度,揭示了宇宙的基本规律。在他们看来,宇宙由无数物质构成,这些物质在不断相互作用、运动变化。这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构成了宇宙丰富多彩的现象,也塑造了宇宙的基本结构。物理学的探索,帮助人类理解了宇宙的宏观规律,如星系的形成、黑洞的特性和宇宙大爆炸的理论。
佛教则以独特的哲学视角,探讨宇宙的真谛。佛教认为宇宙并非永恒不变,而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这些元素在不断转换中,呈现出“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境界。这种观点揭示了宇宙的虚无本质,提醒人们超越物质的束缚,寻求心灵的解脱。佛教的教义,引导人们在宇宙的宏大气势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在《探索.发现》等科学节目中,人类的探索精神得以展现。面对宇宙的无限奥秘,人类科学家和探索者们不断挑战自我,通过各种实验、观测和理论研究,试图揭开宇宙的面纱。从观察遥远的星系到探索深海的奥秘,人类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每一步发现都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对宇宙的真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宇宙的真谛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它跨越了科学与哲学的界限。不同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不同面貌。通过不断探索与思考,人类正在逐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寻找宇宙的深层真理。
宇宙万物的真正本源是什么?如何产生?又如何结束?
1. 宇宙是由正负能量相抵的空间构成,或者说,是由物质与反物质共存的区域。
2. 宇宙维持着一种秩序,并且在其内部保持着总能量平衡为零的状态,以实现相对稳定。
3. 宇宙,如同所有物质和时间内的存在,有一个起始点,以及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诞生与终结的循环,而这些时间点,类似于圆周率或黄金比例,是深不可测的奥秘,远超人类智慧所能企及。
4. 我的智慧与宇宙的起源及终结相比,渺小如滴水与大海。尽管如此,我将在静心冥思的状态下,尝试简要描述我所理解的宇宙诞生过程。
5. 在探寻宇宙中永恒事物的过程中,反思《圣经》中的生命复活概念,沉思佛教的“人生如梦,四大皆空”,追溯《道德经》中“道”的起源,以及自问存在的意义与未来去向时,我逐渐领悟了宇宙的诞生过程。
6. 然而,当我意识到自己发现了宇宙的一个秘密而感到自豪时,我突然得知,这些关于宇宙诞生的知识在六千年前已被我们的祖先(龙的传人)所理解。这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旅人,在辛苦登顶后,却发现已有他人的足迹。因此,我并不敢自称是第一个发现宇宙诞生的人,我只是在先辈的智慧上补充了一些细节。
7. 从河图、洛书到《易经》、《黄帝内经》,我们的文化遗产揭示了宇宙的诞生过程:无极孕育太极,太极产生两仪,两仪进而形成四象,四象衍生八卦,八卦化作六十四卦,最终组合成了宇宙的万千现象。
——摘自《禅院百科》
量子探略:末那与阿赖耶的量子解说
量子探秘:深入解析佛教的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之谜
在佛教哲学中,末那与阿赖耶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对应于第六识与第八识的奥秘。末那,梵文名,与前六识有所不同,它恒常执著于阿赖耶识,视为自我,与烦恼紧密相连,是轮回与我执的根源。阿赖耶,象征着永恒生命的主体,既是仓库也是命脉,其功能包罗万象,如田地承载种子,大海收纳万物,命根维系生命,同时它还负责"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决定了宇宙万象的变化,包括三界六道的流转。
末那识在轮回中的作用尤为微妙:它虽否认"我"的存在,却引发了强烈的我执;它确认凡夫的身份,与阿赖耶共同参与轮回的循环,并作为信息桥梁,将意识的细微波动传递给阿赖耶,无论善恶,都储藏其中。南怀瑾大师的见解,将阿赖耶识比喻为无覆无心的基石,而第六识与第七识则聚焦于思维与意识的显现与变化。
深入探讨阿赖耶识,如同探究海洋深处的宝藏,其复杂性超越了小乘修行者的理解,需要借助经典的论著去洞察其细微之处。阿赖耶的性质被描绘为瀑流水,既非空无也非实有,佛祖对唯识理论持谨慎态度,避免教众陷入过度执著。在讨论生命的轮回过程中,第八识的含义被用诗意的偈语表达,强调了心识与外物的互动关系。
身见、我见和法见的破除,是修行者通往涅槃的关键。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如同灵魂的两种形态,灵魂掌控着六根六识,主导个体的情感与行为,表现出量子般的叠加态。薛定谔的"我"与佛教中的"我我我"概念相呼应,揭示了在理解自我这个宇宙谜题上的跨学科共鸣。佛学与量子科学的交融,为我们揭示了宇宙奥秘的深层维度。
在探索末那与阿赖耶的量子解说中,我们不仅触及了佛教智慧的深度,也发现了科学与哲学在探索自我存在上的交集,这是一次跨越传统与现代,微观与宏观的深刻对话。
为什么说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就是色?
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佛教教义,在字面上表达的是物质与能量的等同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在佛教中,"色"指的是有形的物质世界,而"空"则代表无形无象的能量领域。两者并非截然不同,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3. 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公式E=mc^2为这一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关系。
4. 因此,佛教徒被教导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的表象,而应洞察其本质,理解万物皆为因缘和合,当体即空。
5. 在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寓意着在面对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扰时,应剥离现象看本质,不被外在表象所迷惑。
6. 《心经》所传达的智慧,即是如何通过洞察色与空的本质一体化,来实现心灵的解脱和提升,最终达到佛教所说的"空性"状态,即成佛的境界。
7. 在这个意义上,"色"不仅是外在的物质现象,也是内在的本质实相;"空"不仅是无形无象的能量,也是一切有形物质的本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奥秘。
谁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啊
2、宇宙的起源
凡在时间范围内的所有物体,包括天体宇宙,都有一个起源,都有一个诞生的时间和发展的过程,宇宙也不例外。宇宙诞生的时间和宇宙的终结时间就象是圆周率和黄金比率值一样,是个神秘莫测的数,不是我的智慧能够达到的,因为我的智慧与上帝的智慧相比,就象是滴水与海洋之比,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一百次方,我仅就我在静心静意状态下认识到的宇宙诞生的过程简要叙述如下:
当我探求宇宙中哪些东西是永恒的时候,当我思索《圣经》中所讲的生命的复活的时候,当我默想佛教讲“人生如梦,四大皆空”的时候,当我追溯《道德经》中讲的“道”的来源的时候,当我问自己为什么来到人间,又为什么而存在,将来要去哪儿的时候,我知道了宇宙诞生的过程,但当我因自己发现了宇宙的一个奥妙,自我感觉良好之时,突然意识到宇宙诞生的过程已经被人(龙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解释清楚了,就象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当他千辛万苦终于攀上顶峰,却发现有人已经在顶峰上留下了足迹,所以,我不敢妄称我是第一个知晓宇宙诞生的人,我仅对贤仙们的智慧补充一些细节。
从河图、洛书到《易经》和《黄帝内经》,告知我们,宇宙诞生的过程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宇宙万象。
3、宇宙诞生之前为“无极”
那么“无极”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无极”的状态是:无外无内,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虚无实,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精神,是一派清明,又是一片混沌,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无。
要详细解释这种状态,百万言的书也难以解释清楚,我只能抓住一个点,强作一点说明。按照古生物学家的推测,地球诞生于四十五亿年之前,那么地球诞生之前它在哪儿呢?我们只能说,地球诞生之前在“无极”中,就象我们人,在诞生之前在哪儿呢?诞生之前我们也在“无极”中,整个宇宙诞生之前在哪儿呢?就在“无极”中,所以“无极”中拥有一切,但是“无极”在哪儿呢?一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精神、无外无内、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虚无实的东西,我们只能用“虚无缥缈”来认识,我们无法说“它就在这里,”或说“它就在那里。”所以说,“无极”是无。但这个“无”决不是常识认识上的“无”,因为它拥有一切,是拥有一切的“无”,要说有,它什么也没有,要说没有,它却拥有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刚经》高深莫测,很难理解的原因,比如: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等等,等等。
若不清楚宇宙的起源,就难以理解以上“佛法”,若能充分理解以上“非佛法”,就可以知晓宇宙的起源。
一切诞生之前都在“无极”中,所以“无极”是有。
我们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事例来想象“无极”中的空间。
唐僧师徒误入小雷音寺,孙悟空被妖王的金铙合在中间,这个金铙的空间有多大或多小呢?“行者急了,捻了一个诀,把身子长得有千百丈高,想挣破那金铙,谁知那金铙随着它长;行者又捻了个诀,把身子变成芥菜籽般小,不料那金铙也随着他缩小。”宇宙诞生前的“无极”的空间就象是这个金铙,你说它大,它大得无边,你说它小,它小得无影无踪。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所描述的空间,就指这种空间。空间的大小不是由能量来决定,而是由物质的存在来决定,能量转换成的物质越多,空间就随之越大;物质越少,空间就越小,没有物质,就没有空间。就象孙悟空与金铙的关系,孙悟空大,金铙的空间就大;孙悟空小,金铙的空间就小。传统科学认为,空间就象是一个箱子,而物质是摆放在这个箱子中的一个质点,质点不存在了,空间仍然存在。而实际上,空间不是这个样子,质点不存在了,空间也就消失了,空间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空间随着物质和它能量的大小而扭曲、膨胀、或缩小,甚至消失。
如何理解“无极”中的时间呢?
时间产生于物体的运动,无运动便无时间。
比如一个40岁的人,我们说他已经40岁了,是由于他肉体的细胞在分裂、在运动、在死亡,因此,他已经40岁了,假如他的肉体细胞不运动、不分裂,那么,他到达不了40岁。大热天的一块新鲜肉,放置几天就会腐烂发臭,但若我们把这快肉放到冰箱中,几个月也不会腐烂发臭,为什么?因为冰箱内肉细胞的运动减缓了,甚至停止了,运动减缓了,这快肉的时间就延长了,运动停止了,这快肉的时间就消失了。
假设一个人干脆就没有出生,那么,他有时间吗?假设地球没有诞生,地球上有时间吗?假设宇宙没有诞生,宇宙中有时间吗?没有。
这就是“无极”中的时间。
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是“测不准”,为什么“测不准”?因为时间不是均匀地流逝的,时间是变化的,你如何能“测准”?
好!有关对“无极”的解释就谈这些。
4、“无极”生“太极”
“太极”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太极”是如何从“无极”中诞生的。
“无极”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无。说它是一切的有,是因为有能生成物质世界的能量存在,说它是一切的无,是因为这些能量还没有形成任何物质形态,是无虚无实的状态,是一片混沌。就象万里晴空,什么也没有,但当云层翻滚,雷电交加的时候,“一切”就有了。
“无极”中有无形的能量存在,这个无形的能量(区别于有形的能量)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当这个无规则运动在一个任意点上偶然排列出了一种特定的顺序或符号的时候,整个“无极”就以这个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式的势能箭式“龙卷风”。
这个势能箭式“龙卷风”就是“太极”。(请大家注意,这个龙卷风只是一个态势,只有势能,它还没有旋转起来,还没有动能。)
这就是“无极”生“太极”。
“太极”是这么一种状态:是一、是无形、是无对立的统一体、是个极大能量团(就象是个积聚了亿亿个太平洋,但闸门尚未打开的水库)。
这个“太极”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上帝”。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体宇宙尚未出现之前,有一个“物”先形成了,这个“物”就是“太极”,就是上帝的灵。至于老子把这个“物”称为“道”,那是因为他把上帝的质和灵混合了。
认识了“无极”,就可以理解佛和佛法;认识了“太极”,就可以理解“道”和“道法”。
5、“太极”生“两仪”
什么是“两仪”?
“两仪”就是相互对立的现象。
比如,在“太极”状态中,一切是一,一切无形,但“两仪”状态中,无形能量以有形的方式出现了,比如太阳,它本身就是个能量团,它从“太极”无形的能量形态变成了一种有形的能量形态,从而能量形成了有形能量和无形能量,“有”和“无”就构成了“两仪”,即对立的统一体。
“两仪”的具体内容是:有无、虚实、阴阳、正负、顺逆、动静、左右、上下、表里、前后、高低、尊卑、刚柔、大小、强弱、明暗、雌雄、贵贱、穷富、祸福、得失、功过、增减、正反、生死、真假、善恶、美丑、正邪等等,等等,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中的一切就是“两仪”的表现形式。
那么,“两仪”是如何从“太极”中诞生出来的?
我们已经知道,“无极”中的无规则运动的能量,由于偶然排列出了一种顺序,结果所有的能量以“一泻千里”的方式瞬间积聚成了一种无形的势能,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它永远是一只“吓人的纸老虎”,但是,当所有的能量朝着一个中心点聚拢的时候,能量的中心就变质了,就象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被汽化了一样,能量的中心,或者叫核心就不是一种能量,而成了一种被高能量环绕的特殊结构,当这个结构完善之时,意识就产生了。就象一个受精卵,它并没有意识,但是,当它在母体子宫中不断吸收能量,其结构完善后,一个有意识的动物(人)诞生了。
巨大的能量的团聚,导致了能量核心的异化,出现了一种结构,这个结构的不断完善最终导致了意识的出现,意识的出现标志着生命的诞生,而积聚了一切能量的这个意识,开始了创造宇宙的行程。他就是我们的上帝。
上帝诞生后,“太极”中的能量就开始围绕上帝的意识运行,也可以说,所有的能量沿着能量核心的结构运行,就象一个人体,当你意识中想要撒尿的时候,膀胱门就打开了,尿液随之而出,当你想要看天空的时候,你的头就自动抬起来,眼睛自动睁开看了,当你想男女交媾的时候,你的阴茎就开始充血,膨胀起来了......
上帝诞生后,“两仪”出现了,天体出现了,天体的运行开始了,空间无限度地出现了,时间开始了,一切进入了生死循环的运行轨道。
6、“两仪”生“四象”
“两仪”的出现,带来了“四象”的产生,从方位上讲,就有了东西南北之分,从位置上讲,就有了前后左右之别,从发展上讲,就有了生、长、衰、亡之差,从函数图象上讲,就有了第一、二、三、四四个象限。。。。。。
7、“四象”生“八卦”
由于有了东西南北,所以就出现了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位,其卦名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每一个方位都有它特殊的含义,而气机的变化在不同的方位上有了不同的内涵,具体到一个人,若他在南方身体健康,到了北方有可能就难以适应,若他在东方一塌糊涂,到了西方有可能一路顺风,“丑小鸭”有可能是“白天鹅”。即使一棵小草,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截然不同的生长方式和开花结果的时间。
8、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相互排列组合衍生出了六十四卦
这六十四卦对应着宇宙中的64个因子,具体是哪些因子,已经牵扯到宇宙的全部奥秘,不是普通人要掌握的,即使《封神榜》中的周文王,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国道家中的个别大隐也只知几个因子,释迦牟尼最多也只掌握了一半,耶酥掌握的比释迦牟尼只多了几个因子。
常听人说“天机不可泄露”,所谓的“天机”就全部隐含在64卦中,64卦的相互交合,导致了宇宙中的万象的诞生和消失,一切的不可思议之事,也只是64个因子中某两个因子的组合而已,耶酥的神通,全在于他掌握了这个因子之间的“配方”。
宇宙万象的诞生和消亡、宇宙中无穷的奥妙、一切的神通变化皆在64卦的排列组合(配方)之中,“来无来,去无去,时空尽,显原形。”
这就是宇宙诞生的简要过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