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正月初五传统美食大搜罗:盘点必尝的五款年味佳肴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8日 18:41 35 访客


纳西族的年味美食有哪些?

我的家乡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丽江市,在我们丽江有很多纳西族人,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丽江的少数民族,我们这儿有很多特色的年味美食,每到新年就可以见到我们民族过年的特色风俗,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纳西族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

一、年味美食篇

1、火腿粑粑

在诸多美食中,火腿粑粑是我非常喜欢的,这是纳西族的特色美食,我们纳西族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到了新年必须吃火腿粑粑,对于我而言,这既是日常的美食,也是新年的美食。

火腿粑粑一般都是外酥里软,油而不腻,保存半个月都不易变质,特别适合作为外出的干粮。在我们这,火腿粑粑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

2、纳西火锅

“纳西火锅”,指的是用火锅煮食品而言。我们纳西族人喜欢用工艺精美的铜制火锅来烹饪,“纳西火锅”是在寒冷季节纳西人待客和春游野餐的佳肴。

“火锅”原料主要有猪排骨、瘦肉、酥肉、马铃薯、黄豆芽、茨菇、红萝卜、芋头、大韭菜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肉食和大韭菜根。

3、吹猪肝

猪肝是一种难得的美味,纳西族的“吹猪肝”是我们平常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

不管是平常还是新年,只要是有客人来,我们都会做一份吹猪肝,所以这道菜也是我们过年的特色美食了。

4、岩巴玖

岩巴玖其实就是“鸡炖豆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我喜欢它的美味、香嫩,豆腐和鸡肉的结合,简直太绝了。特别是菜的汤汁,非常鲜美,很是下饭。

二、特色风俗篇

1、守岁

守岁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但是我们纳西族有自己的特色。

初一凌晨男子先起床,首先是烧火,火要一点就着,表示新年火红吉利。接着点三柱香,到河边去“买水”,要一边顺流汲水三次,一边口诵“新年大吉,风调雨顺”。

当日早点吃炸糕,米酒,汤圆等素食,禁吃荤。饭后,由一男青年拎一壶酒,到长辈或近邻家拜年。但初一当天多数不串门。初二方开始到亲友家相互拜年和轮流请客。

现在,这些传统风俗多有改变,如“拜祭灶君”,“初一清晨买水”,“除秽祭天”等风俗已很少见。

2、扫墓

丽江人春节有扫墓的习俗。原来是在春节期间完成就行了,但是这几年变成了一般初一就扫墓的习惯。

3、春客

纳西人家有春节期间互相请客的习惯,特别是家庭中如果有新婚(去年春节后结婚的都算)夫妇,那就更是必须请的。

如果家庭够大,这对新婚夫妇可就吃苦了,可能春节中一天就要赶好多个饭局,还必须带上各种礼品,顺便被请的陪客就多了,陪客可能多到三五桌。

另外被请的重要的对象是在外地工作的族里人。请他可能得排队,你家初一,我家初二的往下排,只排到人家必须离开的那天。

以上就是我们纳西族的特色美食和风俗啦!丽江是一个特别美丽、典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美食,期待大家来旅游品尝。

春节里的传统美食都有哪些?怎么做呢

腊月到,年味浓,过年必备的美食,你都准备好了吗?

中国的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年味。

年味十足的美食,平时或许吃不到,只有在过年除夕夜时,妈妈会为大家准备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年味美食。

比如:手工麻糍,蒸年糕,酒酿发糕等,总是家里过年时必不可少的。

娃娃爱过年,大人怕花钱。过年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的一种文化遗产。

年关马上就要来临,人们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回家团圆。和家人聊聊一年的酸甜苦辣。走情访友,聊聊这一年的成长和收获。

当然过年也少不了美食的诱惑。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我就跟大家说说我们这边。

我们这边过年绝对少不了臊子面,家家户户都要煮满满一盆臊子。不管亲朋来访还是自己吃,臊子面那绝对是不可或缺得。吃面不喝汤,吃完满口香。不论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臊子夹馍那也是人间美味,只有吃过了才能知道有多好吃。

过年当然绝对少不了鱼,预示年年有鱼(余)。红烧,糖醋,清蒸都美得很。

好友不管逢年过节,只要摆席口那必须有甜米就是人们说的八宝饭。软糯香甜美味可口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还有鸡呀虾呀猪肉呀还有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通通买回来犒劳家人一年的忙碌。

大家都辛苦一年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也祝愿那些还在岗位上坚强奋斗的人能早日回家团圆,身体健康。

就跟那家聊这么多吧,谢谢。

大年三十年夜饭,是一年里最隆重的一餐了。所以小九打算做十菜一汤。

当然第一位的那就要属腊肉、香肠了,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就爱好这一口。

接下来就是九大碗之香碗,做起来有一点复杂,但当你吃到嘴里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复杂的值。

梅菜扣肉

夹沙肉

糯米饭

这几个蒸菜,都可以和香碗一起放在大锅里一起蒸了,不仅省时间还美味。

清蒸鲈鱼,基本是家家户户必做的一道菜,鱼可是过年必吃的,寓意年年有鱼。

凉拌鸡丝

泡脚鸡爪

炒时蔬

最后再来一道圆子汤,简直不要太美味了。

其实我自己真的认真感受到只要是家里人做的什么都好吃,尤其是我们这些单身的又不愿意自己做饭,嫌洗碗洗锅和做的不好吃整天吃外卖。

今年刚毕业自己租了一个小单间,锅碗瓢盆一个都没买不是穷只是下班回来如果来要做饭就要买菜,洗碗洗锅有时候加班就在外面吃,平时吃的有蒸饭炸酱面和一些卤肉饭,我家里人做的一些腊肉腊肠都可以但是就是不愿意带过去,毕竟现吃比现做,不过等你去哪些做餐饮店打工之后就会发现各种卫生问题,吃多了容易得病而且病的时间也比在家的时间长了,准备过完年就自己做了,如果过年回家老妈基本就会煲汤,毕竟我姐她们不是太吃饭喜欢吃零食我妈劝不动就会说喝点汤吧,我们家几年的习惯都是初一全部人一起包云吞,然后把菜心弄熟伴着云吞吃,而且我发现不知道为什么菜心炒腊肉后面吃完的总是菜心腊肉一点都没吃,我自己认为现代人吃肉已经进入了一种吃到有点腻,不像小时候那样过年总是有白切鸡猪脚煲花生粉丝炒鸡胗冬菇炒鸡肉等等,吃青菜渐渐成吃肉受欢迎了,可能也是符合了现代生活的一种转变吧,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下。

春节里的传统美食都有哪些?怎么做呢?

春节里的传统美食都有哪些?怎么做呢?

麻糍啊,在南方,它基本上是传统节日必吃的美食,前段时间我们拍摄正赶上景宁梅山村的老人做麻糍,下面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

麻糍啊,在南方,它基本上是传统节日必吃的美食,前段时间我们拍摄正赶上景宁梅山村的老人做麻糍,下面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

食材:糯米二十斤、芝麻五斤、白糖五斤。

食材:糯米二十斤、芝麻五斤、白糖五斤。

1、将糯米洗净。

1、将糯米洗净。

2、洗净的糯米,需要浸泡六个小时。

2、洗净的糯米,需要浸泡六个小时。

3、将泡好的糯米沥水后放入蒸饭的木桶内。

3、将泡好的糯米沥水后放入蒸饭的木桶内。

4、盖上锅盖,焖煮1个小时。

4、盖上锅盖,焖煮1个小时。

5、将芝麻放入另一个锅中,翻炒二十分钟。

5、将芝麻放入另一个锅中,翻炒二十分钟。

6、将煮好的糯米饭出锅,与糯米一同送入畲族磨坊内。

6、将煮好的糯米饭出锅,与糯米一同送入畲族磨坊内。

7、将炒好的芝麻,放入石臼中捣碎。

7、将炒好的芝麻,放入石臼中捣碎。

8、捣碎芝麻后,倒入白糖继续捣碎。

8、捣碎芝麻后,倒入白糖继续捣碎。

9、将捣好的芝麻糖盛出备用。

9、将捣好的芝麻糖盛出备用。

10、 将糯米饭倒入石臼,捣成光滑的糯米团。

10、 将糯米饭倒入石臼,捣成光滑的糯米团。

11、将捣好的糯米放在做好的芝麻糖上。

11、将捣好的糯米放在做好的芝麻糖上。

11、 将糯米团混着芝麻揉成饼状。

11、 将糯米团混着芝麻揉成饼状。

13、趁热食用,最好吃哦!

想更直面观看制作步骤的的朋友们,可以来我们头条号里看视频哦~

想更直面观看制作步骤的的朋友们,可以来我们头条号里看视频哦~

胶东人的习俗,妈妈的味道,每年都要备一份的过年菜!

土生土长的烟台人。我们那儿每逢年关,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大锅猪皮肉冻,作为过年期间自用与待客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吃时,盛一盘,软烂鲜香,清凉爽口,回味无穷啊!现在,每到冬天,就会不自觉的想念父母煮的肉冻,不止是这一口吃食,也是儿时美好的回忆啊。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们家肉冻的制作方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讨论。

配料:猪蹄、鸡腿、猪皮、猪棒骨(肉多一点的)

第一步:将原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一下,捞出洗净,祛除血沫和异味。猪皮用菜刀反复剐蹭,把表面的浮油和没处理干净的猪毛毛刮下来。

第二步:将洗净的材料重新放入锅中。可以是高压锅,也可以是普通锅,影响的只是煮的时间不同而已。放入葱、姜、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等烹饪香料,干料都装进料盒或者包起来,方便后期取出。多加一点水,开煮。

第三步:煮制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只要把材料炖烂就可以。高压锅大概40-50分钟左右,普通铁锅大概需要90-120分钟左右。(其实还是普通铁锅煮出来的好吃,特别是老家的大铁锅,父亲烧火,母亲操作,非常美好的画面啊)

第四步:将炖好的原材料捞出,猪蹄切成小块,猪皮切成长条,鸡肉和大棒骨让他们骨肉分离,撕碎;把葱姜和香料捞出祛除,撇去汤中漂浮的油脂。

第六步:准备葱姜沫和香菜丁。再煮15到20分钟后加入葱姜末,然后再煮到肉和汤汁的比例大概是四六分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把炖好的肉汤找一个合适的容器倒出来,然后放凉后撒上香菜碎,把容器放进冰箱冷冻室或者室外高处冻一宿。营养美味、爽口迷人的胶东猪皮肉冻就大功告成了。

想在春节假期去安徽附近旅游,有哪些景点值得推荐?

春节去安徽附近旅游,不妨把重点选择在皖南。

以宣城为出发点,来个峡谷凌空穿越行,绩溪水东的龙泉洞,水墨汀溪的碧水峡谷,乘船行驶在看得到河底的水面上,山谷红杉,翠松缓缓向后倒影,净水在后树在前。

青龙湾红杉林,数万株杉树遍地泛黄,金黄,棕红的格局,美景不输喀纳斯湖圣景。

黄山歙州阳产土楼,与闻名绝世的石刻,木制牌坊,仿佛把游客们带进古墙垛中,行走八卦阵。领略早期徽派土墙建筑,不输灰瓦白墙的魅力。在原汁原味的春节年味里,尽情享受人文纯朴文化务实。

春节期间,像查济古镇,西递,宏村古镇,宁国的小川藏线等热门景点,游客人多爆满,我们就不予推荐。

1.风景首选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2.要讲人文习俗那还得是九华山

首先,我们都有上庙敬香的习俗,来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平安健康,财源广进!

九华山是佛教名山,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九华山遂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5尊,现存寺庙99座,佛像万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

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九华天池景区

游完九华,身心需要放松,那就来平天湖半岛酒店,开窗观湖,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

意犹未尽,还可以欣赏下杜牧清明诗里杏花村,感受皖南小城另样的天空

最后来到

秋浦渔村温泉别墅度假村,具有厚重渔文化与诗文化气息的文化度假基地,安徽省首个省级作家创作基地!

天然露天温泉,泉眼深度100多米。泉水富含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水质滑润,作用包括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消除肌体的病理过程,从而保持健康。

过年有哪些必吃美食?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必过的节日,春节对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归属感,春节到来的时候,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团聚新春,一起吃吃团年饭,唠唠嗑。

美食篇:

说到年味美食,当然少不了我们四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四川的过年必吃美食吧!

一、烟熏腊肉,腊香肠

凉晒的腊肉、香肠

在四川,人们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早在腊月刚刚开始就会准备贺年的美食,而在腊月最早迎来的食物就是——过年猪。从古至今,都有杀年猪的传统,一户人家在杀过年猪的时候会请来周围的邻居帮忙,在当天就会用刚刚处理出来的新鲜猪肉做满满的一大桌席,被叫做“泡汤”。一头大肥猪被巧手的四川人切开,按照不同部分的肉质不同制作成香肠、腊肉。而香肠和腊肉的制作工艺也是可以使猪肉方便储存的。 

切片腊肉

人们会把这些切好的猪肉用绳串起来,挂在厨房里的房梁上吊在灶的上方。柴火灶在做饭炒菜的时候,火舌会从灶底升起。挂在灶上方的年猪肉被这么从灶里伸出来的火舌舔舐着,同时又被柴火烧出的烟熏制,慢慢地,一块白花花的猪肉在这种烟火气中被熏制成金**,肉香四溢。偶然间,年猪肉上的肥油因为高温而滴落,触碰到那张扬的火舌时,发出滋滋的声响,那醉人的熏肉香气不禁让人垂涎。腊肉制作成型后就已经非常的诱人了。在加工炒制的过程中,放点蒜苗或者折耳根,苕粉可以说是人间绝品了。

切片腊肠

腊肠的制作方法其实也和腊肉相差不多的,首先要调制好灌肠里面的肥瘦比例和口味,然后灌在肠衣里面,挂在柴火灶上面熏制。

制作好的腊肉可以储存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越是熏得久的腊肉香肠就越香!

二、赖汤圆

赖汤圆

过年一家人团圆,那么象征团圆的汤圆总不能少。在成都有一种很著名的小食叫做“赖汤圆”,这种汤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赖汤圆和一般汤圆不一样,吃起来不粘牙,也不粘筷子,软糯的口感却不腻口,十分爽滑。

赖汤圆之所以不粘牙,是因为它与其它汤圆的制作方法不一样,这种赖汤圆是用汤圆粉做的。通常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制作的,因为糯米的特性,吃起来会有一点粘口。而汤圆粉却是用糯米粉和大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勾兑好,再搓成面团制作成汤圆。加入了大米粉,减轻了糯米粉粘稠的口感,所以用汤圆粉制作的汤圆既能像普通汤圆那样软糯,又不像普通汤圆那样粘牙、腻口,吃的时候还有一种爽滑感。

醪糟赖汤圆

且在煮制汤圆的过程中,会加上我们的醪糟,醪糟是用糯米泡好后铺上纱布上锅蒸,再加酒曲发酵而成,这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加上醪糟煮制的汤圆,口感极佳,因为是来自大米和糯米的甜糖分,所以甜度适宜,加上一点红枣枸杞,也是很适合养生吃的!

三、九大碗

九大碗

四川的“九大碗”是很闻名的。不管是吃坝坝席,还是搬家或者白喜事,甚至是过节过年,都会有“九大碗”的出现。现在很多饭店也会有九大碗在卖。它的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九大碗

但是在四川部分地方的九大碗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他们会把其中一些菜换为酥肉,还有包圆(就是肉酱和面粉调制蒸制而成的)。可别小瞧了这些蒸制食品,其实口味是相当丰富的,我们四川人吃的食物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如果来过四川一定要来试一试“九大碗”。

四、口水鸡

口水鸡

一直都有这样一句话:“无鸡不成宴”,在过年的饭桌上鸡是必需品。鸡肉大家都喜欢吃,而且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炖着吃,蒸着吃。四川人喜欢把鸡做口水鸡,口水鸡带有鲜明的四川特色,口水鸡是四川达州的一道传统名菜,佐料非常的丰富,鸡肉滑嫩Q弹,没有一个人吃了不叫好的,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口水鸡之所以叫口水鸡是因为有很多花椒,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

口水鸡

其实口水鸡也算是一道荤凉菜,虽然是凉菜,但是它的做工是非常将就的,在煮制鸡肉的时候,用汤用火和用的鸡肉都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用的鸡肉一般都会选择鸡腿肉,因为相比较鸡的其他部位的肉来说,腿部的肉是弹性比较好的,而其他部位的肉则会要柴一些,要想口水鸡口感Q弹,那是必须要用到鸡腿肉的。在煮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好时间和火候,这样子才会煮制出最适宜的鸡肉口感。煮好以后捞出来过完凉水,加上丰富的佐料,一道诱人的“口水鸡”就诞生了。

五、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其实也就是红烧肉。在年夜饭的时候有这道菜是因为红烧肉红皮赤壮,寓意着你每天都红红火火,是一个很好的意头菜来的。东坡肉如其名,就是由四川眉山东坡居士“苏轼”研制出来的,一般选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多用精品五花肉切成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做食材。东坡肉做出来以后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肘子

其实不只是五花制作出来的东坡肉,还有我们的东坡肘子,做法与东坡肉相差不多,软糯咸香,都是我们在过年的时候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六、红烧鱼

红烧鱼

红烧鱼的的寓意同“”即剩余,多出来的,祝福年年有余,余之财富。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余留下来的是健康。红烧鱼烧制一定要炸制过,而且配料一定要丰富,具有浓厚的川味特点。

七、粉蒸肉

粉蒸肉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而且用料不限,牛肉羊肉鱼肉猪肉都能蒸,红苕南瓜土豆都能打底。

我们四川的过年菜中也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内容,比如热菜中的“发财海皇羹”寓意发财;传统锅料的“毛血旺”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香菇菜心”寓意亲情浓郁;“香考桂鱼”寓意年年有余;“酒酿汤圆”则寓意团团圆圆。

过年,最重要的当然是一家子齐齐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的,体现“”的概念;含猪、牛的菜(汤)则代表“有头有尾”。

四川的菜肴是相当丰富的,在过年的时候吃的菜肴其实远远不只是这些,每家每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制作一桌年夜饭,上面这些菜肴则是比较经典的年菜。不过不管吃的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人能够团聚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

习俗篇: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在四川,其实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已经开始过年了。而且四川过年的习俗很多,年味很浓。

一、祭灶

祭灶

在腊月二十三,则是“祭灶”的日子,“祭灶”也就是送灶王爷。灶王爷一年到头为大家服务辛苦了,这一天他要离开各家各户,回天庭“述职”。所以在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四川人会把灶头打扫干净,点上香烛,摆上果酒之类的祭品,然后在锅中放一盏清油灯,好为灶王爷上天照路。同时还要燃放鞭炮,为灶王爷践行。不过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很多家庭都是烧气的,这样子的习俗就很少见了。

二、打扬尘

打扬尘

在腊月二十四,则是“打扬尘”的日子,也就是四川人民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打扬尘”一般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因为马上要辞旧迎新,所以除了扫地抹灰以外,还要举着扫帚,将天花板上、屋檐下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前屋后的水沟也要在这一天清淘干净。

打扫

整个屋子都会被打扫得非常干净,因为在四川如果腊月没有讲卫生打扫好,正月是不可以随便扫的,据说是会把好运气给扫走,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子的习俗是很好的,能发动全家打扫卫生,营造一个感觉整洁的过年环境。

三、团年

团聚

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在我们四川是被叫做团年的,因为四川人对过年家人团聚是非常注重的,所以才会叫做团年,在大年最后一天的团年的时候,一家人不论分散到天涯海角,都会尽力的团聚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团圆饭的。

四、初一的规矩与“走人户”

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在四川过初一,有很多规矩要遵守,我印象中有这些规矩:

初一不能扫地,不用刀、针,不倒垃圾、不往外泼水。

初一早上要吃一碗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初一起床后第一句话必须说吉利话。

初一当天忌说死、病、穷、不够、没有、少了等不吉利的话。

初一当天忌哭闹、吵架、打烂东西(如果不小心打烂东西必须马上说“碎碎平安”)。

初一这天的活动,各家不一,有的去进庙上香,有的去扫墓祭祖,有的去赶集玩耍——这一天有些大的集市、会馆会举办耍龙灯、舞狮等活动,或者请戏班子来唱戏。

拜年

一般从初二起,四川人就开始“走人户”了,“走人户”是贯穿初二到十五的活动,四川人所说的“走人户”就是走亲戚串门。大家都会穿戴一新,然后依次到亲戚家里拜年,并带上糕点、水果作为礼物。

走人户

“走人户”时小孩子是最开心的,每到一处,除了能吃上好吃的,还能收到“新年钱”,因为拜年时的规矩是必须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时候只要跟着大人去走亲戚,都是可以收到红包的,不过呢,你收到的红包大人最后是会还礼的啦~

五、看川剧、逛灯会

自贡灯会、川剧

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逛灯会。白天场(庙会)茶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评书等表演。我们四川自贡的灯会一直都是榜上有名的,自贡还有专门的灯会节,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就真的明白什么叫做灯光的艺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古老的戏剧形式早已呈现出式微的态势,但川剧仍拥有不断创新的文化土壤,拥有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所独具的风格魅力。

所以一般注重传统文化的四川人聚在一起都会选择去看看川剧的,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乡文化热爱的一种体现。

六、洗脚

洗脚

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洗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大人会一边讲这个习俗,一边亲自示范,小孩们半信半疑,嬉笑着挽裤腿,照着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脚。

七、捡柴

捡柴

大年初一去“捡柴”,我相信生长在四川的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大年初一“捡柴”的习俗就是每逢大年初一大人就会带上孩子一起到公园或者是有树木枝的地方捡一个柴棍带回家,捡柴谐音“捡财”,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八、偷青

采青

所谓偷青也就是采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着月色,去别人的地里偷点绿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葱、豌豆尖什么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点别人的运气,去掉自己的诲气就行,没人会真偷。习俗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适度,千万不要趁着习俗去大偷特偷哦~

四川是一个美食、习俗非常多的地方,而且也是独具特色的,作为一个从小在四川长大的川妹子,我表示我们四川的年味其实很浓的,不过应该都是小时候的年味更重一点,在我很小的时候,每一年都在期待着过年,因为过年在外边工作的爸爸妈妈都会回家,他们会给我们买很多好吃的,而且我们有压岁钱收,可以放火炮,可以穿上一身新的衣服去找小朋友玩耍,小时候多么的单纯可爱,没有烦恼。

各位在外漂泊奋斗的朋友们,不管你离家乡多么的远,在可以的情况下,多回回家,陪陪老人,过一个好年,落叶归根,乡愁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如果真的没有回家,没有关系的,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只要我们还在祖国,那么哪里都可以是家!快过年了,自己动手做做家乡特有的美食吧!新年快乐!

有年味的美食有哪些

饺子是北方地区在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它们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因为“饺子”听起来像古代货币“角子”,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务富足。

在一些地方,炸带鱼是春节期间的家常菜。在腊月二十七左右,家庭会炸制一些年货,带鱼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虽然带鱼刺多,但炸制后的带鱼美味可口,是年味十足的食物。

萝卜丸子在一些地区也是过年的传统美食。它们在油中炸至金黄酥脆,味道鲜美,是春节期间餐桌上的亮点。通常,萝卜丸子是第一道炸制的菜肴,之后才继续炸其他菜品。

春节期间,炸豆腐也是许多家庭的必备美食。与日常的炒、炖或凉拌不同,炸豆腐外酥里嫩,风味独特,炸好后可用来炖菜,方便又美味。

糖油粑粑是一种传统的小吃,制作成本低廉,深受民众喜爱。它虽然简单,却能带来甜蜜的口感,象征着生活的甜美。春节期间食用糖油粑粑,也寓意着来年生活甜蜜。

以上就是关于有年味的美食的一些介绍。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特殊的食物来庆祝,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节日的餐桌,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美食,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享受这些美味佳肴。

春节必吃的传统美食都有哪些呢?

春节,对于华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小时候,我们总是期待着过年的到来,除了新衣服和压岁钱,还有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尽管如今生活水平提升,美食不再局限于节日,但那些充满年味儿的 traditional dishes 依然是节日餐桌上的主角。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传统的致敬。那么,春节期间,我们必须品尝的美食有哪些呢?以下是14种春节期间必吃的美食,来看看你家乡有哪些习俗吧?

1. 饺子

在北方的年夜饭桌上,饺子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它们象征着新旧交替,除夕夜的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此外,饺子形状酷似元宝,象征着财富。

2. 馄饨

馄饨的名字与“混沌”、“浑囤”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丰收。它们也是传统的节日食品,有着“兜财”的好意头。

3. 年糕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每年都能有所进步和提升。

4. 八宝饭

八宝饭因其丰富的食材和复杂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是春节期间家庭分享的传统美食。

5. 鱼

鱼在春节期间的餐桌上不可或缺,因为“鱼”与“余”谐音,代表着富余。鱼通常是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意味着年年有余。

6. 鸡

鸡肉在春节期间象征着吉祥和繁荣,是广东等地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菜肴。

7. 汤圆

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完美,是南方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

8. 糍粑

糍粑代表着团结和新的开始,是湘西地区春节期间的重要食品。

9. 春卷

春卷寓意着有头有尾,是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流行的传统食品。

10. 面条

面条象征着长寿和长久,是福建等地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

11. 腊味

腊味是秋冬季节受欢迎的风味食品,春节期间成为下酒的好菜。

12. 粘豆包

粘豆包代表着发财和家庭的团结,是东北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

13. 粽子

粽子寓意着包中,是广西、浙江等地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14. 黄豆芽

黄豆芽象征着吉祥和如意,是苏州等地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

在你的家乡,春节期间通常会吃些什么呢?还有哪些具有美好寓意的节日食品是你所知道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有哪些充满年味的美食值得推荐?

年味,是指春节期间特有的氛围和食物,它承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的思念。在这个最重要的节日里,美食无疑是增添年味的重要元素。以下是一些充满年味的美食推荐:

饺子:作为中国北方的传统食物,饺子在春节期间尤为重要。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既是一种亲情的交流,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祈愿。饺子馅料多样,有肉类、海鲜、蔬菜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年糕:年糕(niángāo)在汉语中与“年高”谐音,寓意着年年高升,是南方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年糕软糯甜香,有的还会加入红枣、豆沙等填充物,增加风味。

腊味合蒸:腊肉、腊肠、腊鸡等腊制品是中国许多地区冬季特有的食品,它们通常在春节前准备好,春节期间作为佳肴享用。腊味合蒸就是将这些腊制品放在一起蒸煮,香气四溢,是年夜饭上的常客。

八宝饭:这是一种甜味的糯米饭,通常用红豆沙、莲子、枣、桂圆、杏仁、花生、葡萄干和核桃等八种果料装饰,色彩缤纷,味道甜美,象征着富贵吉祥。

鱼:在中国传统的年夜饭中,鱼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鱼与“余”谐音,代表着年年有余,希望来年家中富足。常见的做法有红烧、清蒸等,保持鱼的完整形态,寓意着完美和谐。

春卷:春卷皮薄如纸,内馅丰富多样,包括猪肉、鸡肉、虾仁以及各种蔬菜等。春卷不仅口感丰富,而且形状像金条,寓意财源广进。

汤圆:汤圆是春节的甜品之一,尤其在元宵节(正月十五)时更为流行。汤圆外皮由糯米制成,内馅可以是芝麻、豆沙、花生等,圆润甜蜜,象征着团团圆圆。

粽子:虽然粽子通常与端午节关联,但在一些地区,人们也会在春节期间制作粽子。粽子用竹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馅料,蒸煮而成,口感独特,寓意着包粽包福。

糖葫芦:糖葫芦是将山楂串在竹签上,外面裹上一层糖浆冻结而成。红色的山楂果实透着喜庆,甜蜜的糖衣包裹着酸涩的内核,是许多人童年的记忆。

福寿膏:这是一种由红豆沙、糯米粉等制成的甜品,通常在春节期间食用。它的形状像豆腐,但口感更加细腻,寓意着福寿双全。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寓意,是对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寄托。在春节期间,无论是自家制作还是品尝他人之手,这些美食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淮安过年吃什么淮安春节传统美食推荐

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人们纷纷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淮安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其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同样别具特色。以下是淮安春节特色美食的介绍:

1. 年蒸

春节期间,淮安的家庭会准备包子、馒头、饺子等蒸食。全家老小围坐一起包饺子、搓汤圆,这样的场景成为了春节期间的美好记忆。这些蒸食不仅寓意着新年万事如意、步步高升,还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

2. 传统茶食

春节期间,淮安人待客的茶几上一定会摆上各式各样的茶食,如京果、桃酥、花生糖、麻饼、茶馓等。这些传统茶食不仅味道甜美,更是淮安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地人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3. 淮安茶馓

淮安茶馓以其纤细、金黄、丝丝相连、酥脆的特性而闻名,既可作为菜品也可作为点心,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食用,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4. 咸货

咸货是淮安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美味。无论是挂在门口的香肠还是腌制的猪肉,都是淮安人对传统味道的深情寄托。

5. 炒货

春节期间,瓜子、花生等炒货是必不可少的零食。淮安人认为,瓜子象征着希望和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零食篮中必备瓜子,它成为了春节期间的“年味”担当。

6. 年夜饭必备

淮安人的年夜饭上,捆蹄和钦工肉圆是两道不可或缺的佳肴。捆蹄和钦工肉圆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更是淮安春节传统美食的代表。钦工肉圆的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传承了三百余年,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以上就是淮安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它们不仅丰富了当地人的餐桌,更为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春节有什么必吃菜?

春节,对于华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小时候最期待的时刻便是过年,除了能够收到压岁钱、穿上新衣外,还有各式各样令人垂涎的美食。尽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大鱼大肉已不再是仅在节日才能品尝到的佳肴,但那些充满年味 traditional dishes,依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如果春节期间不吃这些美食,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么,春节期间必须品尝的传统美食有哪些呢?以下是14种春节期间要吃的美食,看看你家乡有哪些习俗?

1. 饺子

在北方的年夜饭桌上,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一道美食。饺子,又名娇耳、交子,寓意新旧交替。除夕守岁吃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此外,饺子外形似元宝,春节期间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2. 馄饨

馄饨,谐音“混沌”、“浑囤”,寓意开初之意,也有粮食满仓的寓意。另一个原因是馄饨形状像元宝,而且春节期间包馄饨有讲究,必须捏住馄饨皮的两角往里包,象征着“兜财”。

3. 年糕

春节期间吃年糕是许多地区的风俗,如福建的红/白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北方的粘粘糕等。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吃年糕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

4. 八宝饭

八宝饭的食材讲究,工艺繁复,分量足,甜度高,适合全家人分享,象征着团团圆圆。八宝饭中的莲子象征婚姻和谐,桂圆象征团圆,金桔象征吉利,红枣象征早生贵子,蜜冬瓜、蜜樱桃象征生活甜蜜,薏仁象征长寿,瓜子仁则寓意平安无灾。八宝饭好像一只聚宝盆,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5. 鱼

春节期间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鱼,因为鱼同“余”,代表着“盈余”,意味着“年年有余”。吃鱼还有很多讲究,鱼应该是年夜饭上的最后一道菜,而且不能吃完,这象征着年年有“余”。有些地方要把鱼头和鱼尾留到大年初一吃,代表一年从头到尾都有富“余”。

6. 鸡

鸡与“吉”谐音,在广东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鸡更是广东人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人们通过吃鸡来祈福吉祥,期盼来年能飞黄腾达。

7. 汤圆

在我国南方有春节期间吃汤圆的习俗。汤圆的“圆”寓意“团圆”、“圆满”,象征家庭和谐,生活甜美。

8. 糍粑

“打糍粑,过新年”在湘西地区尤为盛行。糍粑是用糯米制作的,粘性很大,春节期间吃糍粑可以把家人们用于“黏”在一起,寓意人们对新年的团圆之意。

9. 春卷

春卷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一代尤为盛行。春卷是将韭菜、豆芽、肉丝、芹菜、豆腐丝、鸡丝、香菇等食材合炒,然后用薄饼将合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代表“有头有尾”。有些地方则是吃炸春卷,油炸后的春卷看起来像是一块块金条,有“黄金万两”的吉庆寓意。

10. 面

福建一些地区有过年吃面条的习俗。面条,素有长寿之意,春节期间吃它,还有“长长久久”的寓意。

11. 腊味

在以前,腊味是秋冬季节特别受欢迎的风味食物。过了腊八节,基本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腊肠、腊肉、腊鱼等,等到过年就成了很好的下酒菜。

12. 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才做的一种年饽饽。粘豆包是用黄小米和小豆馅制作而成的。蒸粘豆包和蒸馒头一样要发面,发面的“发”寓意“发财”、“发家”,蒸粘豆包则象征“蒸蒸日上”。

13. 粽子

过年包粽子吃粽子是广西、浙江等一些农村才有的习俗,寓意“包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大都会包一些,用来预祝自家孩子将来能“高中”。

14. 黄豆芽

黄豆芽,苏州人还给它取了个好名,叫“如意菜”。上海、苏州人的年夜饭席上一定少不了“如意菜”,祝愿新的一年“称心如意”。另外,黄豆芽是发芽菜,象征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山西的年味儿美食有哪些?

  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所以,各个地方过年都有各个独特的年味美食,我是山西人,说到山西,大家的刻板印象都是产煤大省,其实山西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

  山西,简称晋,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因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山西是吃面大省,面食特别多,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山西特色的年味美食。

头脑

头脑是过年过节才会吃到的美食,它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因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

2.炒不烂

炒不烂又名窟垒,是山西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汉族小吃,更算是河曲县的特产,因炒制再久也不会变碎而得名炒不烂(碎),可蒸熟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再次炒制后食用,炒制后的炒不烂外焦里嫩,并配以辣椒面炒制的土豆丝,香气扑鼻,是极佳的当地美食,深得当地人和来客的青睐。

3.羊杂割

羊杂,又叫羊杂碎、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加上葱、蒜、辣椒等调料,装入锅内,放一块羊尾油,还可另加细粉条,煮好后,捞到碗里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涎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羊杂碎符合中医营养学中“以脏补脏”的理论,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C、烟酸等多种营养素,有益精壮阳、健脾和胃、养肝明目、补气养血的功效。

4.牛肉丸子面

牛肉丸子面是临汾的特色小吃,走进临汾市区,可以发现大街小巷都有牛肉丸子面,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其中要数白家牛肉丸子面最为正宗。临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辣”,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香鲜,有丸子的爽口,有面的劲道再浇上秘制的汤,吃起来很辣很爽。一大碗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浸这一片片牛肉片,圆圆的丸子,再撒上一把香菜,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虽然很辣很爽,吃了之后让人大汗淋漓,夏天吃的人也不少,令人回味无穷。

5.过油肉

山西过油肉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号称“三晋一味”,其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今山西省阳泉平定县),各地做法不一。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阳泉、晋城过油肉,晋城的“大米过油肉”,特色是多汤水,搭配刚出锅的大米饭一起吃堪称一绝。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山西过油肉“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

6.清徐灌肠

清徐灌肠是山西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晋菜。起源于山西省离省会龙城太原市30公里,以“醋都、葡乡”著称的清徐县境内,清徐灌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口感爽滑、营养丰富、工艺精湛、老少皆宜,灌肠主要经粗粮精做而成,本身含有大量粗植物纤维和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特别对“三高”、肥胖等人群百利无一害,是现代都市白领和爱美女性追捧的素食精华。

7.鹌鹑茄子

采用蒸扒的方法,取鹌鹑肉与茄子同烹,营养丰富。操作时,茄子剞刀要整齐划一,形如鹌鹑羽毛。炸制茄子要用烈油,才能达到表皮炸干炸香,内部绵软油润的效果,炸成深金**出锅,需准备炸制植物油1000克。蒸扒的时间要适当,味透即可,确保菜肴风味。

8.沙棘汁

吃了那么多大鱼大肉,就需要一写清新爽口的饮品啦,沙棘汁是吕梁的特产饮品,由沙棘(俗称醋柳、酸溜溜)榨出。含有极高的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鲜果含有80到1500毫克,是猕猴桃的5到8倍,山楂的70倍,西红柿的80倍,葡萄的200倍。

山西自古是边塞,山西的民俗也是带着悠悠地远古气息 (摘自三只眼传媒)

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