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立秋时节吃什么美食,传统习俗大揭秘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6日 16:18 34 访客


2018立秋是哪天

说到立秋其实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了,立秋开始了就表示秋天要来了,那么这么炎热的天气哈哈也是要开始慢慢的变凉快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这马上要立秋了,但是这天气似乎一点也没有变凉快的意思啊,所以现在的环境保护实在是十分的恶劣啊,那么2018年的立秋主要是在哪一天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2018立秋具体时间

2018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在8月7日21:30:34

2018立秋简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2018立秋节气风俗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

《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2023年湖南11月是冷是热

湖南天气的秘密:揭秘湖南秋季十一月的气候变化

湖南,这个吃货的天堂,每到节假日总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随着立冬的脚步渐近,人们开始关心起湖南十一月的天气状况。究竟湖南的十一月是寒冷还是温暖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

湖南位于中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十一月是湖南的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湖南十一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在12℃至17℃之间。白天阳光明媚,气温适中,晚上则稍有凉意,早晚温差较大,需要注意保暖。此时的长沙,阳光充足,雨水稀少,正是适宜出游的好时节。

说到十一月去湖南旅游,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秋季的湖南色彩斑斓,枫叶泛红,景色如画。此时的湖南适合欣赏五彩斑斓的秋景,拍摄人像和风光大片。为了避免人流高峰,游客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小众的景点游玩。无论是采摘水果、赏芦苇田、赏银杏、赏红叶赏枫,还是观候鸟,都是最佳的时间。

那么,十一月去湖南穿什么衣服合适呢?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携带一件轻薄的外套,如薄羽绒服、牛仔外套或风衣等。在室内或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可以选择长袖衬衫或毛衣搭配裤子或裙子。此外,一条薄款的长裤或牛仔裤以及一双舒适的鞋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再来说说立秋后的湖南是热是凉。2023年立秋后,湖南的天气仍然以炎热为主。虽然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但真正的凉爽天气需要等到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22℃以下才算来临。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持续到8月19日末伏结束,共计40天。立秋后仍有末伏和处暑节气,炎热天气将持续存在。不过,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属于早立秋,按照古语所说,“早立秋冷飕飕”,这意味着立秋后的凉爽天气可能会早些到来。

影响立秋后热天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包括降雨量和立秋时间的早晚。如果立秋后出现频繁的降雨,冷空气频繁入侵,炎热天气会相对早些结束。而今年的立秋时间是早立秋,结合频繁降雨的可能性,预示着热天会早些结束,带来凉爽的秋风。

总的来说,湖南的十一月是一个宜人的季节,适合出游和旅行。游客们只需注意早晚温差,备好衣物,便能在这个季节里尽情享受湖南的美景与美食。

2023年立秋时间几点几分,是哪一天

立秋时间揭秘:2023年立秋准确时刻

导语:立秋将至,让我们一起探寻2023年立秋的确切时间。

一、立秋时间揭晓

2023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8日,凌晨2点22分。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重要时刻,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二、立秋的意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在农事上,立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标志着农民们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三、立秋习俗

1.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人们会选择吃一些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贴秋膘”。

2. 称水:旧时,人们会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预示秋天雨水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预示秋天雨水多。

3. 啃秋:立秋日吃瓜,俗称“啃秋”,寓意炎炎夏日已过去。

4. 吃“渣”: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四、立秋的寓意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人们迎来了金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大地迎来丰收的喜悦。

五、小结

立秋是自然界的转折点,意味着天气、湿度等逐渐下降或减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不仅关注立秋的时间,更关注这个节气带来的变化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期待2023年立秋的到来,感受秋天的气息和丰收的喜悦。

六、额外知识:秋分

1. 秋分时间:2023年9月23日14时39分。

2. 秋分意义:昼夜时间相等,气候由热变冷。

3. 秋分习俗:祭月、吃秋菜等。

总结:立秋是秋季的起点,标志着丰收的季节来临。让我们一起期待2023年立秋的到来,感受秋天的气息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要关注秋分这一节气,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日立秋时间是几点,

今日立秋时间揭秘:早立秋,秋季序幕正式拉开

在充满期待的夏日尾声,今日(8月8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准确时间定为2点22分41秒,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

一、立秋习俗:贴秋膘

民间在立秋这天有着称人的传统习俗。由于夏季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饮食较为清淡简单,因此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多少会有所减轻。随着立秋的到来,秋风送爽,人们的胃口也随之大开。为了补偿夏天的损失,立秋这天便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人们选择食用各种肉类,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期增加营养,养回夏日的消耗。

二、立秋趣事:啃秋

“啃秋”也叫“咬秋”。在天津等地,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的习俗被称为“咬秋”,寓意避开炎炎夏日的酷暑。江苏等地也有相同的习俗,认为立秋吃西瓜可以防生秋痱子。而在浙江等地,人们立秋日还会将西瓜与烧酒同食,以预防疟疾。农人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抱着各类瓜果啃食,抒发着丰收的喜悦。

三、秋社:祭神答谢的日子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经结束,官府和民间都会于此日祭神答谢。这一传统在宋时有了食糕、饮酒、妇女归宁的习俗。

四、科学饮食,迎接秋季

立秋之后,气温逐渐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随之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根据秋季的特点,我们应当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白天仍较热,夜晚则凉爽。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择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另外,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立秋怎么确定

立秋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以下是关于立秋确定的详细解释:

立秋的含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从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寓意禾谷成熟。

立秋日期的计算

立秋日期可以通过公式[Y*D+C]L来计算,其中Y为年数后两位,D为0.2422,C根据世纪不同有所变化,L为闰年数。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某一年的立秋具体日期。

立秋的气候特征

立秋时节,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是暑去凉来的转折点。尽管早晚可能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气候多变。

立秋的传统习俗与健康建议

立秋后,人们容易感到倦怠、乏力,根据中医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不宜特补。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以调理身体。

综上所述,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其日期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来计算,同时立秋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传统习俗也值得我们关注和了解。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贴秋膘是指在立秋时节通过吃肉等方式来增加皮下脂肪的民俗习惯。具体来说:

字面意思: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皮下脂肪,贴膘即长肉,贴秋膘就是在立秋时节吃肉来长肉。历史背景: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通过悬秤称人来检验体重是否与立夏时相比有所减轻,瘦了则需要通过贴秋膘来补充营养。现代意义:在物质丰足的现代,贴秋膘的方式应当有所调整。传统上吃各种动物性食品和面食如鱼肉、鸡蛋、虾、蟹、饺子、炸丸子等是贴秋膘的上好选择,但现代人肥胖比例高,不宜再过多增加脂肪。因此,现代人贴秋膘应更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改善食欲、调节脾胃、增强体质。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