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揭秘恐龙灭绝之谜:地球巨变背后的科学真相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6日 13:30 38 访客


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目前科学界对恐龙灭绝的说法不一,就恐龙灭绝的解释最多的是:在恐龙生活的时代,有一颗小行星突然撞击地球,撞击所产生的灰尘遮天蔽日,造成地球产生温室效应,使恐龙突然灭绝。 以上对恐龙突然灭绝的解释无论从生物学、物理学、和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现象角度上来讲,是无法确定的。试想如撞击发生在今天,没有其它原因,就因为灰尘遮天蔽日,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能够灭绝吗?显然是不可能的。经过观察和大量的实验,本人得出的答案是: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地球的引力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说恐龙时期和现在的地球引力基本上相差无几,那么为什么在引力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几千万年前生存的大型动物现在没有了呢?就算恐龙因其它原因灭绝了,但是也应该有跟其体重相当的陆地动物出现在今天,可是现实中没有。几千万年以前可以生存的动物,为什么放在今天的环境里不能生存呢?为什么几千万年前陆地最大动物的体重是现在陆地动物体重的十几倍,为什么经过千万年生存到现在的动物都几乎是爬行动物呢? 在几千万年以前,最大的恐龙可以长到几十米长,体重可达一百吨左右,如果把它放在现在这个环境中,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仅靠四条腿是根本无法支撑自身体重的,况且恐龙的脖子非常长,如果把它放在现实生活中,恐龙要想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脑部需要非常大的压力,这样大的压力只有金属材料泵才可以做到,恐龙的心脏怎么可能产生这样大的压力呢?恐龙的脖子那么长,在现在如果想控制好它,其所产生的拉力必须用钢丝绳才可以完成。 种种迹象表明,在几千万年以前地球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地球的万物,使其能够繁衍生息。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呢?答案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即——离心力。 众所周知,旋转物体的旋转速度越快,产生的离心力越大,物体的质量就越小,也就是说,几千万年以前地球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地球自转速度要快。 让我们回到几千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和植物,所有的陆地都被巨大的植物所覆盖,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快的原因,动植物生长的速度非常快,陆地上积满了厚达数公里的有机物(植物的茎、叶等)这就是现在地球上石油和煤炭的前身,动物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

恐龙到底是怎样没绝的?

德国家最近提出,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竟是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这一观点指出,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最终致使恐龙灭绝。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波恩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尔格·法尔教授解释道,地球在6千万年前曾遭遇一次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风暴”。在这场风暴中,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各种粒子数量达到平时的上百倍,它们将大气中的分子“撕裂”,形成了雨水所需的凝结核,最终导致地球大气中云层增厚,降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

科学家认为,正是这场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而恐龙作为生物史上一个庞大且历史悠久的类群,其灭绝的原因一直备受关注。尽管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但关于其灭绝的原因却仍然是个谜。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关注。然而,这一假说也面临着诸多质疑和挑战。

阿尔瓦雷兹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至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是普遍现象。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消亡。然而,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的关系仍然存在许多疑点。

尽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关注,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科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试图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来揭示这段生物史上的神秘篇章。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