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易误会,小心行事避嫌疑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
俗语“瓜田李下”,每次听人说起,虽然明白是一句劝人向善的话,却不甚了解其中的含义。这句话出自曹植的一首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从别人家的瓜田旁经过,即使是鞋子脱了脚跟,也不要弯下身子去提它,这是为了避嫌,否则有人会疑心你摘瓜,所以说“瓜田不纳履”。
同样在李子树下经过时,即使是帽子碰歪了,也不要举手去正它,这也是避嫌疑,不要被人误会你偷李子,所以说“李下不正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田不纳履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
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
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说,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
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
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瓜田李下的
"瓜田李下"这一成语源自古乐府《君子让行》,意味着在容易引起误解或嫌疑的场合,正人君子会避免做出可能让人误会的行为。比如,不会在瓜田里弯腰提鞋,也不会在李树下整理帽子,以防被误认为摘瓜或摘李子。这个成语形象地表示了避嫌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公众视线或易于引发猜测的地方,应保持谨慎和清白。
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言谈举止,还强调了主动避嫌的必要性,即远离可能引起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解的事情。例如,袁聿修,一位北齐时期的官员,因其清廉自律,在路过老朋友的兖州时,即使面对朋友赠送的白绸,也坚决拒绝,以免留下嫌疑,体现了"瓜田李下"的智慧。
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都应该吸取古人的教诲,如同袁聿修般,保持君子之风,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这样的谨慎态度,对于维护个人声誉和信誉至关重要。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出自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处: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1]
解释:“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在瓜田里不提鞋子,在李树下不整理帽子,以免被别人怀疑。因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中的“瓜田”和“李下”就是有可能被人怀疑的场合了。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 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会的事情,也很重要。
典故由来编辑
典故一
袁聿修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临漳(今河北
临漳)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静,很有见识。据说,他九岁时就做了州主簿,十八岁时就做了州中正,兼尚书度支郎中,后来又升为博陵太守,且政绩空出,很有声望……。他所以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
据说他在尚书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喝。因此,在他的官地有不少文人联名为他立碑表彰,并送他一个雅号:“清郎”…… 。当然,“清郎”也有为难的时候。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查地主官吏途经兖州。兖州刺史正是他的老朋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想送袁聿修作为纪念。
这就叫袁聿修为难了。不收,怕得罪老朋友;收,又怕留下什么不必要的嫌疑。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白绸不能收,不能留下不好的话柄。”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典故二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一字记之曰{{待}}瓜田遗履,事避嫌疑?什么生肖
这是歇后语“瓜田李下,自避嫌疑”的前半句,意思是“经过瓜田时,不弯下系着的鞋带,以避免给人留下话柄”,后半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正处在那最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所以这个生肖应该是鼠,因为故事里有一个猫头鹰正在田里寻找老鼠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