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深入解析IPC:工业通信协议的奥秘与应用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6日 03:31 35 芷珊


电脑的基本教程有哪些想学电脑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一 电脑基础知识入门

电脑基础入门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垄断。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一般也不推荐。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型号。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

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也是最常见的。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代际越新越省电。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电,而H又比HQ/HK省电。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这就有些麻烦了。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基本不靠谱。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

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为了方便起见,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

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证基本的上网、办公、看全高清视频流畅。

不过还是那句,这个评分仅仅作为一种简捷的判断、选购依据,并非完全严谨的。

另外从2015年开始,英特尔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处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无需风扇散热。m系列的命名规则跟i系列类似。相信大家可以触类旁通,这里就不赘述了。

3.显卡型号怎么看?

和英特尔相似,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大部分来自NVIDIA(英伟达)。不过相比之下NVIDIA显卡的命名就简单得多。

显卡型号显示960M。其中9是代机,也就是第九代NVIDIA显卡。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以9系列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8系列。

后面两位数代表的是等级,一般是从10到80,数字越大性能越强,相应也越耗电。后缀M表示针对笔记本优化(性能低于桌面版,所以功耗和发热也更低)。

今年NVIDIA还增加了MX后缀的显卡,可以理解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缀,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显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显卡和CPU类似,显卡性能越高,功耗、发热量也越高。

4.关于内存:

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3个参数即可:内存的容量、内存的代际、内存的频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际和频率可能需要简单提一下。目前笔记本中常见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内存,频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内存,频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实比起这些参数,其实更加关注笔记本的内存升级空间。早些年的笔记本,一般有两个内存槽(占用一个空余一个),方便用户自己升级内存。

但现在不少笔记本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是为了将笔记本做得更轻薄。只配有一个内存槽,或者直接把内存焊在主板上。让自己升级内存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二 学电脑最基本的步骤

一、考试的性质和目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三 新手怎么快速学会电脑的基本

可以使用360重装电脑系统。

1.下载360卫士正式版

四 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教程

摘要1、重命名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方法:

五 电脑的基本操作,谁能介绍下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黄水松 黄干平 曾平 李蓉蓉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8/1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讲述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概念和实现方法,包括中断技术,进程和线程的管理、进程的同步和通信,存储器管理,虚似存储器,处理机调度,死锁问题,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第十一章介绍了UNIX操作系统,第十三章介绍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并较详细地分析了这两个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的功能模块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近几年出版的同类教材的优点,内容丰富,既可以作为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35.0 ¥23.8 节省:¥11.2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张俊兰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本书分为8章,阐述了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发展、功能、分类以及研究操作系统的几个观点等概念,介绍了操作系统的主要控制和管理部分,即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储存管理等。 ¥18.0 ¥14.4 节省:¥3.6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作者: 计算机操作系统编委会 《计算机操作系统》编委会 编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4/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是所有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本书分为十章,两个附录。第1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第2章至第6章详细的讲解了操作系统中常见的类型、基本结构、主要控制和管理部分;上述各章都附有小结与习题,使学生能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第7章讨论了研究与实用领域中,操作系统的各种概念和技术;第8章介绍面向对象操作系统的设计;第9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结构和程序设计;第10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附录中给出了相关的实验和附加内容。

本书可作为一本面向高职高专学习的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在职、业余自主学习的书籍,满足不同学习对象的多样需要。 ¥18.0 ¥13.5 节省:¥4.5 计算机操作系统(Ⅰ) 作者: (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1 从2003年开始,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全力支持下,我社积极介入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原版教材的引进工作,在同业竞争中获得独家引进和出版权,于2004年8月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签署全盘引进其HND教材、教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总协议。为商科、计算机、旅游酒店管理、物流、工程等五大类近30个专业引进和出版了第一批原版专业教材,引进和出版工作还将继续下去。该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3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得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证书,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前两年的课程。此后,符合 ¥18.0 ¥13.5 节省:¥4.5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 谢旭升[等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1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参阅有关文献而编写的。考虑到本课程的学时数有限,对其内容进行了精选,着重于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的阐述,力求做到概念清晰、表述正确、结构合理、取舍得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希望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全书共分8章,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科技人员学习操作系统的参考书。 ¥38.8 ¥33.4 节省:¥5.4 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 作者: 梁盛论 陈玲 谭岭剑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1 《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是根据高等教育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配合《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一书而编写的。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9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每章包括知识点回顾、典型题分析和习题。第二部分:第l0章。第16章。通过七个具体的实验让读者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从理解的层面上升到应用的层面。第三部分:模拟试卷及其参考答案。通过六套模拟试卷的介绍,让读者能从容应付相关考试。《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末尾还附有第一部分各章习题的参考答案,以供读者参考。

《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针对性强、概念准确、习题覆盖面广,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类教程,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训班和自学人士使用。 ¥30.0 ¥24.0 节省:¥6.0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王清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3/1 该书讲述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并发进程和死锁等内容,书后通过实例介绍了当今比较流行的操作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5.0 ¥20.0 节省:¥5.0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辅导与习题解析 作者: 王清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3/1 本书是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大纲和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是配合《计算机操作系统》一书而编写的考试辅导与习题解析,提供了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作者多年教学中积累的相关习题与解答。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操作系统单元知识及测验题解,包括知识要点、要点解析、单元测验(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应用题等题型)和参考答案。第二部分是操作系统考试指南,包括课程性质、考核目标、课程要求、学习方法和题型示例等内容。第三部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读者可以对照练习。

本书针对性强,概念准确,习题覆盖面广,可作为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自学考试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25.0 ¥20.0 节省:¥5.0 计算机操作系统速成培训教程 作者: 雷宇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4/1 本书全面介绍了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操作系统DOS 6.22、中文Windows98。全书围绕大量的实例,完整地展示了各种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系统优化、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杰出特性。 ¥28.0 ¥19.0 节省:¥9.0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何炎祥 李飞 李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实现技术,着重讲述了构造操作系统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特别讨论了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进展,包括线程、实时系统、多处理器调度、进程迁移、分布计算模式、分布进程管理、中间件技术、微核技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网格操作系统等。本书还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UNIX,MVS,Linux等作为实例贯穿全书,并专门讲解了一个小型操作系统——MINIX的具体设计与实现过程,以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突出实践性的目的。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实践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编写而成,概念准确,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取材新颖,系统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着力反映了操作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进展,全面展示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原理与典型实现技术,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全貌,为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大型软件系统的设计、研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电子 ¥33.0 ¥29.0 节省:¥4.0 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陈应明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本书从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讲起,着重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技术以及几种流行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处理机管理、并发进程与死锁问题、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分布式操作系统概念和系统安全等内容。此外,为了加深大家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当今比较流行和实用的操作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本书针对性强,结构清晰,并且有一定深度。里面含有大量的示例图和示例代码,方便读者进行学习,同时力图反映操作系统的新成果和新发展。

本书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类教程,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训和自学人士使用。 ¥49.0 ¥39.2 节省:¥9.8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方敏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00/1/1 本书从原理、技术、设计实现三个方面讲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即首先从操作系统设计原理出发,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然后回到目前普及的现代操作系统上加以实例讲解和深化,最后是实际应用。全书以UNIX和Windows 2000/XP为实例辅助原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编程接口和实用操作。这种集原理、技术以及设计实现于一体的特点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操 ¥20.0 ¥16.0 节省:¥4.0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 - - 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 作者: 张尧学 等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8/1 本书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和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全书共7章,主要包括:微机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Windows 98中文版的使用。

本书通过对典型操作系统实例的介绍,使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内容取舍、文字描述、习题选择方面以力求面向实践、重在应用便于教学组织为原则,在章节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方面与传统的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讲、学生不懂的纯理科教材不同,努力做到概念引出自然、内涵与外延适中,深入浅出、寓深奥于浅显。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各类学校的师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此教案用PowerPoint制作,可以任意修改。 ¥16.0 ¥12.0 节省:¥4.0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庞丽萍 李胜利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4/1 本书是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十章,并附有“学习指导与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运行环境、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现代操作系统的重要概念——进程、进程控制及进程的同步和互斥;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分配、调度策略及资源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法。并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DOS系统、Windows系统及其应用。“学习指导与实验”包括课程大纲、学习辅导、习题解答与实验四个部分。

本书可供各类高等学校计算机及非计算机有关专业作为教材,亦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读者自学、参考。 ¥19.8 ¥15.8 节省:¥4.0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于UNIX系统V核心 - -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 王育勤`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1 本教材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新的理论和技术,依据操作系统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本教材重点讲述了操作系统的一般原理和实施技术。在讲授方法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特别是以当代最流行的UNIX操作系统为实例,介绍了操作系统中主要服务功能的实施技术和技巧;在内容安排上,由一般到具体,先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服务功能,然后以UNIX系统V为例讲述这些功能的具体实现算法,同时介绍了UNIX系统V中的流机制和IPC通信机制,最后以SCO UNIX操作系统为基础,讨论了UNIX系统的安装、应用及其网络与通信,以其加强实践性环节。 本书共分12章。第1章概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类、功能、体系结构及UNIX系统的特点。第2章介绍进程的基本概念、有关进程的操作、进程通信及中断处理。第3章介绍处理机管理。第4章至第6章分别介绍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其主要实现技术。第7章介绍死锁的概念、预防与检测。第8、9章介绍了STREAMS(流)机制及流的基本操作和UNIX系统V的IPC。第10章至第12章分别介绍了UNIX系统的安装、应用及其网络与通信。 ¥26.0 ¥18.2 节省:¥7.8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解析 作者: 刘欣怡 宫明明 杨振辉 编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本书是刘欣怡等编着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实验教程》教材的配套习题解析,对原书各章中的所有习题都给出了详细解答。

本书共分7章,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以及使用。

本书除可给对应教材的学习者提供帮助外,还可直接帮助需要参加全国计算机四级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的读者,因为本书题量大,且各章内容解答都参考了有关要求编写。

¥24.0 ¥19.2 节省:¥4.8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教程与实训 作者: 周峰 周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与实际相结合。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定义及特征,第2章伸介绍作业管理,第3章介绍处理机管理,第4章介绍存储器管理,第5章介绍设备管理,第6章介绍文件管理,第7章介绍了磁盘存储管理,第8章和第9章则是以Linux和Windows2000为例,介绍了两种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相应的安全机制等。

本书在内容取舍、文字描述、习题选择方面力求面向实践、重在应用、便于教学组织,在章节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与传统的理科原理式的课程不同,努力做到概念引出自然,内涵与外延适中。深入浅出,寓深奥于浅显。全面展现了当代操作系统的本质和特点,是一本既注重基本原理,又结合实际的教科书。

本书特别适合高职高专计算机相关专业作为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学习的教材或参考书。 ¥22.0 ¥16.5 节省:¥5.5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周长林、左万历) 作者: 左万历 周长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本书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实现技术。在经典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介绍了近年来操作系统的最新进展,如多线程、实时调度与多处理机调度、多处理机互斥、多级页表与倒置页表、RAID技术、快速文件系统、分布协同、微内核与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安全等。主要章节后附有流行系统方法案例,并对UNIX系统做了全面分析。最后给出一个基于自动机的操作系统理论模型。 本书在选材和内容组织上进行了认真推敲,力求做到概念准确、层次清晰、系统性强、联系实际、富有启发性。本书第一版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 ¥26.9 ¥21.3 节省:¥5.6 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实验教程 作者: 刘欣怡 宫明明 杨振辉 编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配置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不仅是计算机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般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人员所必备的知识。

本书是编着者在高校讲授操作系统原理多年来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总结。全书共分7章,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28.0 ¥22.4 节省:¥5.6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吴企渊 梁燕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1 简介:本书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讲解计算机的重要系统软件,即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一管理技术的结合。本教材是按照“少而精”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原则编写的,通过“联想”、“对比”日常生活管理中的实例讲解主要的要领和算法技巧,增加学习者获得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全书共7章,第1章为概述。第2章-第6章分别详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即作业管理、文件管理、 ¥16.0 ¥12.8 节省:¥3.2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作者: 张尧学 史美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1 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系统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本书是根据编着者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参阅了不少有关操作系统的着作和教材写成的。在教材内容安排上编着者有如下的考虑: 1 从使用角度来讨论操作系统,容易入门,并考虑到一般读者都有使用计算机的体验,因此本书先从作业的用户接口方 ¥20.0 ¥16.0 节省:¥4.0 123456

六 电脑初学者入门教程

1、理论知识。很多关于电脑知识的书籍,自己寻找合适的看就可以。对电脑基本知识有了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实际操作中使用。根据自己所要学习的电脑知识进行整理,总结。

2、熟悉电脑。对电脑的开关机,系统信息查看,鼠标、键盘的连接调试、屏幕分辨率的调节等基础的电脑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可以根据书籍来操作,也可以寻找相关的视频教程。

3、熟练打字。打字是电脑最基本的操作,学习电脑就要熟悉键盘键位,练习如何快速的打字。打字速度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提升。所以,不要偷懒,每天勤快的练习打字就好。时间长了也就熟练了。

4、电脑软件。新手学习电脑要熟悉基本的电脑软件操作,如何打开,关闭,输入,查找。这些基本的操作可以通过练习来熟悉,对于电脑基本的软件操作,不会的多看相关的电脑知识教程。

5、深入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只要多练习很快就能学会,当基本操作掌握之后,就需要定位自己学习目标了。学习电脑是仅仅为了日常的需要,还是要通过掌握电脑相关专业来工作。定位好了,寻找书籍,视频教程,然后跟着学习就可以。

6、勤于练习。电脑知识面太广了,掌握基本的操作后,应付日常的事情就可以,如果是想要涉及电脑的某一领域,那就需要多动手,多学习,多实践,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真才实学。

七 想学电脑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熟悉电脑操作系统,常用软件,办公软件等

八 电脑的基本操作教程

1.下载优盘启动盘制作软件,制作启动盘。

2.下载windows原版系统镜像文件,(一般是2G---4G大小的iso文件)下载后解压备用。可以放在优盘里,也可以放在电脑非系统盘里。

3.开机进入bios设置,设置为优先从优盘启动。不同电脑bios的进入和设置方法不同,网上找的适合自己电脑的方法设置即可。新出厂的电脑一般都设置好了,不需要设置

4.插上优盘,启动电脑,进入启动盘操作界面,之后比较复杂,建议到大白菜等网站查看安装原版系统详细教程。

5.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安装驱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驱动精灵等软件自动安装驱动,可以先下载驱动精灵离线版备用,以防系统重装后没有网卡驱动连不上网,而无法继续进行。

6.这时系统会有一些漏洞(bug)要进行修补,驱动精灵,360安全卫士等都能自动检测并修补,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7.安装完毕。再装一些自己常用的软件就OK了。

电脑常识

电脑新手快速入门的基础操作。

1.如果同时有多个窗口打开,想要关闭的话,可以按住shift不放然后点击窗口右 上角的关闭图标。

2.在保存网页前,可以按一下"ESC"键(或脱机工作)再保存,这样保存很快。

3.用电脑听CD可以不用任何的播放软件,把音箱线直接接到光驱的耳机孔,放入

CD,按光驱上的play键就可以直接听了,这样听歌可以不占用系统资源。(如 果你的电脑坏了,不能启动或什么的,一时放在那不能修,千万不要浪费资源

,把用里面的电源给光驱通上电,就可以暂时做CD机了。

4.MSN***消息的时候是按enter的,如果想要换行而不想发出消息,可以 shift+enter或ctrl+enter。

5.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可以调试简短的HTML代码。方法如下: 地址栏写 about:abc 回车,就看到效果了。

2009注册表应用专题、热点和实战技巧汇总全面吗?

在2009年的注册表领域,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精彩的内容,为您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实用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关键部分的摘要:

11大注册表应用专题:

注册表解析:深入理解系统的内部机制

系统定制与个性化:打造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全面优化系统:提升性能与稳定性

IE浏览器设置:定制浏览行为和安全设置

办公软件设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窍门

工具软件改造设置:定制软件以满足特殊需求

硬件优化设置:释放硬件潜能

Windows Vista下的注册表应用:新系统下的高级技巧

组策略深度解析:管理计算机策略的高级工具

55组热点快报涵盖了:

个性化桌面:个性化系统外观

开机与登录设置:便捷的日常操作

安装与卸载设置:简化软件管理

启动速度提升:快速启动应用

网络优化:改善网络连接性能

媒体播放器设置:定制播放体验

硬件相关设置:提升硬件兼容性和效率

综合设置工具:一键式解决方案

Windows Vista优化:专为新系统设计

组策略应用: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

实战技巧则包括:

锁定任务栏:稳定的工作界面

清晰欢迎窗口:提升初始体验

限制下载站点:保护网络安全

禁用Windows Update:控制系统更新

提高浏览速度:节省上网时间

增加线程:优化多任务处理

禁止IPC$共享:增强系统安全性

扩展资料

《2009注册表全攻略(附盘)》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注册表应用与个性化设置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表基础知识、系统定制与个性化、全面系统优化、计算机管理相关设置、IE浏览器设置、Office2007管理设置、工具软件改造设置、计算机硬件设置、注册表工具探索、WindowsVista注册表修改技巧,以及组策略深度解析。

深入解析Linux内核及其相关架构的依赖关系

Linux kernel 成功的两个原因:

灵活的架构设计使得大量的志愿开发者能够很容易加入到开发过程中;

每个子系统(尤其是那些需要改进的)都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Linux kernel可以不断进化和改进。

一、Linux内核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

分层结构的原则: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subsystems are from the top down: layers pictured near the top depend on lower layers, but subsystems nearer the bottom do not depend on higher layers.

这种子系统之间的依赖性只能是从上到下,也就是图中顶部的子系统依赖底部的子系统,反之则不行。

二、内核的作用

虚拟化(抽象),将计算机硬件抽象为一台虚拟机,供用户进程process使用;进程运行时完全不需要知道硬件是如何工作的,只要调用 Linux kernel 提供的虚拟接口virtual interface即可。

多任务处理,实际上是多个任务在并行使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内核的任务是仲裁对资源的使用,制造每个进程都以为自己是独占系统的错觉。

PS:进程上下文切换就是要换掉程序状态字、换掉页表基地址寄存器的内容、换掉 current 指向的 task_struct 实例、换掉 PC ——>也就换掉了进程打开的文件(通过 task_struct 的 files 可以找到)、换掉了进程内存的执行空间(通过 task_struct 的 mem 可以找到);

三、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

中心系统是进程调度器Process Scheduler,SCHED:所有其余的子系统都依赖于进程调度器,因为其余子系统都需要阻塞和恢复进程。当一个进程需要等待一个硬件动作完成时,相应子系统会阻塞这个进程;当这个硬件动作完成时,子系统会将这个进程恢复:这个阻塞和恢复动作都要依赖于进程调度器完成。

上图中的每一个依赖箭头都有原因:

进程调度器依赖内存管理器Memory manager:进程恢复执行时,需要依靠内存管理器分配供它运行的内存。

IPC 子系统依赖于内存管理器:共享内存机制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运行两个进程利用同一块共享的内存空间进行信息传递。

VFS 依赖于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支持 NFS 网络文件系统;

VFS 依赖于内存管理器:支持 ramdisk 设备

内存管理器依赖于 VFS,因为要支持交换swapping,可以将暂时不运行的进程换出到磁盘上的交换分区swap,进入挂起状态。

四、高度模块化设计的系统,利于分工合作。

只有极少数的程序员需要横跨多个模块开展工作,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仅发生在当前系统需要依赖另一个子系统时;

硬件设备驱动hardware device drivers、文件系统模块logical filesystem modules、网络设备驱动network device drivers和网络协议模块network protocol modules这四个模块的可扩展性最高。

五、系统中的数据结构

任务列表Task List

进程调度器针对每个进程维护一个数据结构 task_struct;所有的进程用链表管理,形成 task list;进程调度器还维护一个 current 指针指向当前正在占用 CPU 的进程。

内存映射Memory Map

内存管理器存储每个进程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并且也提供了如何换出特定的页,或者是如何进行缺页处理。这些信息存放在数据结构 mm_struct 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 mm_struct 结构,在进程的 task_struct 结构中有一个指针 mm 指向次进程的 mm_struct 结构。

在 mm_struct 中有一个指针 pgd,指向该进程的页目录表(即存放页目录首地址)——>当该进程被调度时,此指针被换成物理地址,写入控制寄存器 CR3(x86体系结构下的页基址寄存器)

I-nodes

VFS 通过 inodes 节点表示磁盘上的文件镜像,inodes 用于记录文件的物理属性。每个进程都有一个 files_struct 结构,用于表示该进程打开的文件,在 task_struct 中有个 files 指针。使用 inodes 节点可以实现文件共享。文件共享有两种方式:(1)通过同一个系统打开文件 file 指向同一个 inodes 节点,这种情况发生于父子进程间;(2)通过不同系统打开文件指向同一个 inode 节点,举例有硬链接;或者是两个不相关的指针打开同一个文件。

数据连接Data Connection

内核中所有的数据结构的根都在进程调度器维护的任务列表链表中。系统中每个进程的的数据结构 task_struct 中有一个指针 mm 指向它的内存映射信息;也有一个指针 files 指向它打开的文件(用户打开文件表);还有一个指针指向该进程打开的网络套接字。

六、子系统架构

1. 进程调度器Process Scheduler 架构

(1)目标

进程调度器是 Linux kernel 中最重要的子系统。系统通过它来控制对 CPU 的访问——不仅仅是用户进程对 CPU 的访问,也包括其余子系统对 CPU 的访问。

(2)模块

调度策略模块scheduling policy module:决定哪个进程获得对 CPU 的访问权;调度策略应该让所有进程尽可能公平得共享 CPU。

体系结构相关模块architecture-specific module设计一组统一的抽象接口来屏蔽特定体系接口芯片的硬件细节。这个模块与 CPU 交互以阻塞和恢复进程。这些操作包括获取每个进程需要保存的寄存器和状态信息、执行汇编代码来完成阻塞或者恢复操作。

体系结构无关模块architecture-independent module与调度策略模块交互将决定下一个执行的进程,然后调用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去恢复那个进程的执行。不仅如此,这个模块还会调用内存管理器的接口来确保被阻塞的进程的内存映射信息被正确得保存起来。

系统调用接口模块system call interface允许用户进程访问 Linux Kernel 明确暴露给用户进程的资源。通过一组定义合适的基本上不变的接口(POSIX 标准),将用户应用程序和 Linux 内核解耦,使得用户进程不会受到内核变化的影响。

(3)数据表示

调度器维护一个数据结构——task list,其中的元素时每个活动的进程 task_struct 实例;这个数据结构不仅仅包含用来阻塞和恢复进程的信息,也包含额外的计数和状态信息。这个数据结构在整个 kernel 层都可以公共访问。

(4)依赖关系、数据流、控制流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调度器需要调用内存管理器提供的功能,去为需要恢复执行的进程选择合适的物理地址,正因为如此,所以进程调度器子系统依赖于内存管理子系统。当其他内核子系统需要等待硬件请求完成时,它们都依赖于进程调度子系统进行进程的阻塞和恢复。这种依赖性通过函数调用和访问共享的 task list 数据结构来体现。所有的内核子系统都要读或者写代表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数据结构,因此形成了贯穿整个系统的双向数据流。

除了内核层的数据流和控制流,OS 服务层还给用户进程提供注册定时器的接口。这形成了由调度器对用户进程的控制流。通常唤醒睡眠进程的用例不在正常的控制流范围,因为用户进程无法预知何时被唤醒。最后,调度器与 CPU 交互来阻塞和恢复进程,这又形成它们之间的数据流和控制流——CPU 负责打断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并允许内核调度其他的进程运行。

2. 内存管理器Memory Manager 架构

(1)目标

内存管理模块负责控制进程如何访问物理内存资源。通过硬件内存管理系统(MMU)管理进程虚拟内存和机器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所以两个进程可能有相同的虚拟地址,但是它们实际上在不同的物理内存区域运行。MMU 提供内存保护,让两个进程的物理内存空间不互相干扰。内存管理模块还支持交换——将暂时不用的内存页换出到磁盘上的交换分区,这种技术让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大于物理内存的大小。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由机器字长决定。

(2)模块

architecture specific module提供访问物理内存的虚拟接口;

架构无关模块architecture independent module负责每个进程的地址映射以及虚拟内存交换。当发生缺页错误时,由该模块负责决定哪个内存页应该被换出内存——因为这个内存页换出选择算法几乎不需要改动,所以这里没有建立一个独立的策略模块。

系统调用接口system call interface为用户进程提供严格的访问接口(malloc 和 free;mmap 和 ummap)。这个模块允许用进程分配和释放内存、执行内存映射文件操作。

(3)数据表示

内存管理存放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信息。这种映射信息存放在 mm_struct 结构实例中,这个实例的指针又存放在每个进程的 task_struct 中。除了存放映射信息,数据块中还应该存放关于内存管理器如何获取和存储页的信息。例如:可执行代码能够将可执行镜像作为备份存储;但是动态申请的数据则必须备份到系统页中。(这个没看懂,请高手解惑?)

最后,内存管理模块还应该存放访问和技术信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4)依赖关系、数据流和控制流

内存管理器控制物理内存,当页面失败 page fault 发生时,接受硬件的通知(缺页中断)—— 这意味着在内存管理模块和内存管理硬件之间存在双向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内存管理也依赖文件系统来支持交换和内存映射 I/O——这种需求意味着内存管理器需要调用对文件系统提供的函数接口procedure calls,往磁盘中存放内存页和从磁盘中取内存页。因为文件系统请求非常慢,所以在等待内存页被换入之前,内存管理器要让进程需要进入休眠——这种需求让内存管理器调用进程调度器的接口。由于每个进程的内存映射存放在进程调度器的数据结构中,所以在内存管理器和进程调度器之间也有双向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用户进程可以建立新的进程地址空间,并且能够感知缺页错误——这里需要来自内存管理器的控制流。一般来说没有用户进程到内存管理器的数据流,但是用户进程却可以通过 select 系统调用,从内存管理器获取一些信息。

3. 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 架构

(1)目标

虚拟文件系统为存储在硬件设备上数据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可以兼容不同的文件系统(ext2,ext4,ntf等等)。计算机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都被表示为一个通用的设备驱动接口。逻辑文件系统促进与其他操作系统标准的兼容性,并且允许开发者以不同的策略实现文件系统。虚拟文件系统更进一步,允许系统管理员在任何设备上挂载任何逻辑文件系统。虚拟文件系统封装物理设备和逻辑文件系统的细节,并且允许用户进程使用统一的接口访问文件。

除了传统的文件系统目标,VFS 也负责装载新的可执行文件。这个任务由逻辑文件系统模块完成,使得 Linux 可以支持多种可执行文件。

(2)模块

device driver module

设备独立接口模块Device Independent Interface:提供所有设备的同一视图

逻辑文件系统logical file system:针对每种支持的文件系统

系统独立接口system independent interface提供硬件资源和逻辑文件系统都无关的接口,这个模块通过块设备节点或者字符设备节点提供所有的资源。

系统调用模块system call interface提供用户进程对文件系统的统一控制访问。虚拟文件系统为用户进程屏蔽了所有特殊的特性。

(3)数据表示

所有文件使用 inode 表示。每个 inode 都记录一个文件在硬件设备上的位置信息。不仅如此,inode 还存放着指向逻辑文件系统模块和设备驱动的的函数指针,这些指针能够执行具体的读写操作。通过按照这种形式(就是面向对象中的虚函数的思想)存放函数指针,具体的逻辑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可以向内核注册自己而不需要内核依赖具体的模块特性。

(4)依赖关系、数据流和控制流

一个特殊的设备驱动是 ramdisk,这个设备在主存中开辟一片区域,并把它当成持久性存储设备使用。这个设备驱动使用内存管理模块完成任务,所以在 VFS 与对内存管理模块存在依赖关系(图中的依赖关系反了,应该是 VFS 依赖于内存管理模块)、数据流和控制流。

逻辑文件系统支持网络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从另一台机器上访问文件。为了实现这个功能,一种逻辑文件系统通过网络子系统完成它的任务——这引入了 VFS 对网络子系统的一个依赖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控制流和数据流。

正如前面提到的,内存管理器使用 VFS 完成内存交换功能和内存映射 I/O。另外,当 VFS 等待硬件请求完成时,VFS 需要使用进程调度器阻塞进程;当请求完成时,VFS 需要通过进程调度器唤醒进程。最后,系统调用接口允许用户进程调用来存取数据。不像前面的子系统,VFS 没有提供给用户注册不明确调用的机制,所以没有从VFS到用户进程的控制流。

4. 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 架构

(1)目标

网络子系统让 Linux 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其他系统相连。这个子系统支持很多硬件设备,也支持很多网络协议。网络子系统将硬件和协议的实现细节都屏蔽掉,并抽象出简单易用的接口供用户进程和其他子系统使用——用户进程和其余子系统不需要知道硬件设备和协议的细节。

(2)模块

网络设备驱动模块network device drivers

设备独立接口模块device independent interface module提供所有硬件设备的一致访问接口,使得高层子系统不需要知道硬件的细节信息。

网络协议模块network protocol modules负责实现每一个网络传输协议,例如:TCP,UDP,IP,HTTP,ARP等等~

协议无关模块protocol independent interface提供独立于具体协议和具体硬件设备的一致性接口。这使得其余内核子系统无需依赖特定的协议或者设备就能访问网络。

系统调用接口模块system calls interface规定了用户进程可以访问的网络编程API

(3)数据表示

每个网络对象都被表示为一个套接字socket。套接字与进程关联的方法和 inode 节点相同。通过两个 task_struct 指向同一个套接字,套接字可以被多个进程共享。

(4)数据流,控制流和依赖关系

当网络子系统需要等待硬件请求完成时,它需要通过进程调度系统将进程阻塞和唤醒——这形成了网络子系统和进程调度子系统之间的控制流和数据流。不仅如此,虚拟文件系统通过网络子系统实现网络文件系统(NFS)——这形成了 VFS 和网络子系统指甲的数据流和控制流。

七、结论

1、Linux 内核是整个 Linux 系统中的一层。内核从概念上由五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进程调度器模块、内存管理模块、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接口模块和进程间通信模块。这些模块之间通过函数调用和共享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交互。

2、Linux 内核架构促进了他的成功,这种架构使得大量的志愿开发人员可以合适得分工合作,并且使得各个特定的模块便于扩展。

可扩展性一:Linux 架构通过一项数据抽象技术使得这些子系统成为可扩展的——每个具体的硬件设备驱动都实现为单独的模块,该模块支持内核提供的统一的接口。通过这种方式,个人开发者只需要和其他内核开发者做最少的交互,就可以为 Linux 内核添加新的设备驱动。

可扩展性二:Linux 内核支持多种不同的体系结构。在每个子系统中,都将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分割出来,形成单独的模块。通过这种方法,一些厂家在推出他们自己的芯片时,他们的内核开发小组只需要重新实现内核中机器相关的代码,就可以讲内核移植到新的芯片上运行。

构建 Mac App Store 应用之必备知识

构建Mac App Store应用时,开发者需掌握一系列关键知识,确保应用合规、安全地运行。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开发Mac应用以供Mac App Store发布过程中所必需的技术、设计和上线合规知识。

Mac应用沙箱功能的启用是通过Mac App Store发布的必要条件之一。App Sandbox技术在内核级提供并执行访问控制,旨在限制应用程序对系统和用户数据的损害。沙箱功能限制了应用的权限范围,减少攻击可能造成的危害,但同时也限制了应用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应用沙箱提供了有限的文件系统访问权限,如读写权限访问沙盒容器中的文件,以及通过NSOpenPanel和NSSavePanel访问沙盒之外的文件。开发者应确保在配置沙盒文件访问权限时,使用只读或读写模式,以确保安全范围内的文件访问。为了实现对文件的持久访问,应用应启用security-scoped bookmark,并在需要时通过特定的流程解析、重建书签并访问资源。

在沙盒环境下,应用间共享文件需借助应用程序组功能,允许同一开发团队的多个应用访问共享容器,通过进程间通信进行文件交换和通信。访问目录如Downloads、Desktop和Documents时,需在info.plist中配置隐私提示,解释应用为何需要访问这些位置。同时,应用访问硬件服务如USB、打印、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也需相应配置沙盒权利和隐私描述。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苹果采用ATS(应用程序传输安全)提高隐私和数据完整性。所有应用和应用扩展的网络连接必须使用TLS协议,并提供可靠的证书和密码,以确保HTTPS的安全性。在Mac应用中使用网络请求时,需先配置相应的权利,如在info.plist中配置HTTP连接。

在沙盒环境下,进程间通信变得更加复杂。开发者需采用多种方案,如共享内存、AppleEvents、Pasteboard等实现进程间通信。此外,苹果文档提供了关于沙盒进程IPC的详细信息,帮助开发者在构建多应用环境时进行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构建Mac App Store应用时,开发者需全面了解并遵循沙箱功能、文件访问、硬件访问、网络安全和进程间通信等关键知识,以确保应用合规、安全且符合Mac App Store的审核准则。

大话4G,让你从小白到专家(一)-深入浅出4G LTE

探索4G世界的奥秘:从入门到专家

在当今的安防市场,4G摄像机的热度持续攀升,然而,对于这一技术的理解却并未同步跟上。本文将为您深入剖析4G LTE技术在IPC(网络摄像机)领域的关键作用,分为四个部分,一步步揭示其背后的科学与实践。

一、移动网络的飞跃

自1G到5G,速度和带宽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转折点。4G LTE,以其FDD-LTE(频率分分双工)和TD-LTE(时分双工)的双雄并驾,构成了通信技术的核心。不同国家和运营商的网络频段各有特色,选择4G IPC时,务必确认设备的适用频段,避免盲目购买。

二、4G LTE的脉络

4G LTE的网络能力主要由上行和下载速度决定,从Cat1到Cat8,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速率。在IPC领域,Cat1和Cat4是常见选择:Cat1价格亲民,适合中低速应用场景,而Cat4因其高速特性,如视频传输和自动驾驶,成为高需求的优选。

三、分辨率与性能提升

消费级4G IPC通常具备200-300万像素的分辨率,Cat1由于成本控制,多用于基础需求。提升分辨率则需要Cat4的高速上行能力。事实证明,200万像素的Cat4摄像机在性能上超越了Cat1,未来高分辨率的普及将加速Cat4的广泛应用。

四、模块指标的解析

在4G模块中,Band指标决定了设备的可用性,而Cat等级则关乎速度和用户体验。下一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运营商的频段分布,揭示这些数字背后的秘密。

结论:入门指南

本章内容涵盖了4G技术的基础发展、制式、频谱及关键性能指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4G IPC产品,并提供专业选择的依据。继续关注“安防行业观察”,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带来更深入的探讨和实用建议。

什么是印刷电路板?PCB印刷电路板有哪些作用?

探索印刷电路板的奥秘:功能与应用解析

印刷电路板(PCB),这个看似普通的薄板,却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PCB的作用与特性,领略其在电子世界中的独特魅力。

基础构造与作用

PCB是由玻璃纤维、复合环氧树脂或复合材料制成,表面覆盖有金属涂层,通过金属蚀刻工艺,创建出电路路径,使得集成电路(IC)和其他元件得以高效连接。它们不仅提供了物理支撑,还通过铜导轨减少了短路风险,简化了元件布局,无需复杂的布线,极大地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和效率。

定制化与多样性

并非所有电子设备都使用标准PCB,设计需根据产品特性定制。例如,智能手表的PCB设计与电视的差异巨大,这显示了PCB在设计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理想的设计要求精确布局,同时兼顾制造成本和效率,而设计不当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和失败。

面向组装的设计与材料选择

PCB设计者不仅要熟知元件的定位规则,还需掌握制造过程。面向组装的设计(DFA)是关键,它关注成本效益和风险控制。材料选择如FR-4适用于常规设计,而聚酰胺则适用于高速射频应用。设计师需理解环境因素对PCB组件的影响。

复杂工艺与特殊要求

面对复杂设计,如VIA-in-Pad、波峰焊接等特殊工艺必不可少。在布局时,要兼顾机械装配、粘合剂需求和测试点设计。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元件布局的细致和精密。

技术标准与市场趋势

国际标准如IPC-2221、IPC-6011和IPC-6012规范了PCB设计性能。中国大陆PCB市场因产能转移和电子终端产品制造的繁荣而快速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PCB在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功能

PCB在电子设备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它支撑和连接元器件,提供电气特性;提供自动焊接阻焊图形;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高速电路中提供特性阻抗;嵌入无源元件,增强可靠性;并为芯片封装提供小型化载体。

总结起来,印刷电路板以其精密的构造和广泛的适应性,为电子设备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CB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复杂和精细,期待在未来的电子产品中看到更多创新与突破。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