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纯碱揭秘:化学工业的“白色黄金”用途广泛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0日 06:03 43 访客


工业盐用于哪些工业上

  工业盐工业盐也叫做“氯化钠”,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造纸工业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盐 基本简介

  精致工业盐“工业盐”这种提法不科学。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们所说的盐,特指生活中调味用的食盐,而不是现在化学科学中的“盐”。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人文化水平不太高,分不清生活中的“食盐”和化学中的“盐”实质上的差别,以至发生多起误食有毒盐类,发生群体中毒的事件。

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由海水、盐池、盐井和盐矿中加工提取得到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NaCl

),分别称为海盐、池盐、井盐和岩盐。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依靠这几种盐来摄入我们必需的无机盐类。

随着化学工业和化学科学的发展,“盐”这一个字的含义早已极大扩展。中学化学课本就讲了,“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它们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外观不同,用途大相径庭。

由于食盐的重要性和高利润,历代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所以有了“官盐”和“私盐”的区别。近年来,由于营养卫生的要求,在使用原盐加工为精制盐的过程中,添加了少量碘化钾(

KI

)等营养物质,因而就有了“合格”与“不合格”食盐的区别。这几种盐的提法都是政策管理上的差异,而“盐”的成分并无实质上的差别。“私盐”和没有添加碘化钾的“不合格盐”,虽然违法确不会害命,并没有“真盐”和“假盐”的分别,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

  化学工业中大量使用原盐和加工盐为原料,生产如氯气、漂白粉、烧碱和纯碱等化工产品,是利用盐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钠元素。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只是用途不同。因为原盐是自然界的产品,精制盐也是原盐的简单加工而得,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含有多种杂质成分,所以不能称其为氯化钠,而约定俗成只用一个字“盐”,专门称呼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诸如原盐、海盐、井盐、岩盐、碘盐、非碘盐、精盐、大盐、粉碎盐、洗盐等。如果是其他化学成分的盐类,一定要说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如纯碱、小苏打、红矾、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等,绝不能笼统叫“工业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工业盐”这个名称,我分析是从食盐专营的概念衍生而来。从5月9日的节目中看到,自贡市这样的老盐业基地,也把自己生产的精制盐叫“工业盐”。这种说法产生了两种负面作用,一是如电视中所说,“工业盐”就是硫酸盐、硝酸盐。另一种危害更大,它导致了经常发生的误食有毒盐类,造成群体食物中毒。其原因在于我们很多地方的炊事员,大多是农民工出身,认为“工业盐”和“食用盐”只是质量上的差别,当厨房没有盐了,自做主张的取点他们认为是盐的东西(经常是亚硝酸钠),从而酿成大祸。所以,工业盐这种提法,一定要予以摒弃,否则贻害无穷。

  工业盐 规范文件

  工业盐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SO3696:1987)

  GB/T8618—2001制盐工业主要产品取样方法

  GB/T13025.3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

  GB/T13025.4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分不溶物的测定

  GB/T13025.5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氯离子的测定

  GB/T13025.6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GB/T13025.8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工业盐 产品分类

  日晒工业盐正立方晶体或由多个正立方晶体组成的颗粒,按其使用分为日晒工业盐、精制工业盐。

  分子式:NaC1

  分子量:58.44(按1997年国际原子量)

  工业盐 化学指标

  指标日晒工业盐精制工业盐

  品名优级一级二级优级一级二级 工业盐

  氯化钠/(%)≥96.0094.5092.0099.1098.5097.50

  水分/(%) ≤3.004.106.000.300.500.80

  水不溶物/(%) ≤0.200.300.400.050.100.20

  钙镁离子/(%)≤0.300.400.600.250.400.60

  硫酸根离子/(%)≤0.500.701.000.300.500.90

  工业盐 试验方法

  日晒盐下列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1992中规定的三级水。

  (一)外观的测定

  目测。

  (二)水分的测定

  按GB/T13025.3规定,对于烘失重法测得的水分应加上烘后各化合物中残留结晶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按6.7规定,残留结晶水以硫酸钙含二分之一个结晶水,硫酸镁含一个结晶水,氯化镁含两个结晶水,氯化钠含两个结晶水计算。

  (三)水不溶物的测定

  按GB/T13025.4规定。

  (四)氯离子的测定

  按GB/T13025.5规定。

  (五)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按GB/T13025.6规定。

  (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按GB/T13025.8规定。

  (七)氯化钠指标的计算和检验结果的检查

  由上述各项检验结果得出的单项离子百分含量按表2所列正负离子顺序结合,剩余的氯离子计算出氯化钠含量。

  表2

  顺序号123

  阳离子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钠离子(Na+)

  阴离子硫酸根(SO42+)氯离子(Cl-)

  由以上方法计算出的化合物与水分、水不溶物进行加和,加和结果为99.5%~100.4%时可视为检验结果有效。

  工业盐 检验规则

  工业盐由相同生产工艺、相同资源生产的一次音乐会的产品视为一批。

  检验结果中所有指标都应符合本标准相应等级的要求,否则应降级;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最低一级的规定,应取该样品的备用样重新测定不符合项;如检验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最低一级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工业盐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或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产品出厂(场)时应附有合格证,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级及本标准编号。

  工业盐 注意事项

  工业盐工业盐出厂(场)时可以带包装,也可以散装。带包装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商标、等级、生产单位以及本标准编号。运输时应有遮盖物,不应与能导致产品污染的货物混装。产品存放要防止灰尘及其他杂物的污染,防止雨淋。

  工业盐 商品规格

  一、日晒工业盐

  日晒工业盐理化指标 工业盐

  项目指标

  优级一级二级

  氯化钠/%≥96.0094.5092.00

  水分/%≤3.004.106.00

  水不溶物/%≤0.200.300.40

  钙镁离子/%≤0.300.400.60

  硫酸根离子/%≤0.500.501.00

  二、精致工业盐

  精制工业盐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一级二级

  氯化钠/%≥99.1098.5097.50

  水分/%≤0.300.500.80

  水不溶物/%≤0.050.100.20

  钙镁离子/%≤0.250.400.60

  硫酸根离子/%≤0.300.500.90

  三、液体盐

  液体盐理化指标单位:g/L

  类别制盐用液体盐制碱用液体盐

  项目优级一级二级优级一级二级

  氯化钠≥290280260290280260

  硫酸根离子≤—5.010.015.0

  镁离子≤—0.6

  钙离子≤—2.0

  四、融雪盐

  企业标准:

  融雪盐理化指标一融雪盐理化指标二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氯化钠/%≥97.00氯化钠/%≥95.50

  水分/%≤2.00水分/%≤2.00

  水不溶物/%≤0.10粒度5-2

  五、金属钠盐

  企业标准一:

  金属钠理化指标一

  项目指标

  优级一级二级

  化学

  指标(湿基)氯化钠/%≥99.5099.4099.30

  水分/%≤0.100.150.20

  钙(以Ca计)/%≤0.100.100.10

  镁(以Mg计)/%≤0.020.020.02

  硫酸根(以SO42-计)/%≤0.020.030.08

  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以[Fe(CN)2]4-计(mg/kg)≤10

  企业标准二:

  金属钠理化指标二

  项目指标

  氯化钠(以NaCl计)/%≥99.8

  水分/%≤0.05

  镁(以Mg计)/%≤0.01

  钙(以Ca计)/%≤0.01

  硫酸根(以SO42-计)/%≤0.004

  水不溶物/%≤0.05

  钡(以Ba计)/%≤0.02

  六、除钙洗涤盐:

  执行国家标准GB5462-2003

  七、融雪剂

  融雪剂理化指标

  序号项目指标

  1、气味无令人不快的气味

  2、性状固体:粒径<10mm

  液体:均一液体(不得分层或有沉淀物)

  3、溶液色度、颜色色度≤30度,无色或浅色

  4、PH值6.5~9.0

  5、水不溶物≤5%

  6、含水率a≤5%(指游离水分)

  7、融雪能力试验≥氯化钠b融雪能力的90%

  8、溶解速度a≥氯化钠b的溶解速度

  9、金属碳钢腐蚀试验≤氯化钠b腐蚀率的50%

  10、植物耐盐试验耐盐量≥100g/m2c草本植物

  11、毒理试验融雪剂溶液d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实际无毒级

  12、抗滑试验衰减率≤10%

  13、重金属含量汞≤0.05mg/kg

  镉≤5mg/kg

  铬≤50mg/kg

  铅≤50mg/kg

  砷≤5mg/kg

  注:

  a、含水率和溶解速度项目指固体融雪剂,其他各项目包括固体和液体融雪剂。b本标准中各项试验使用的氯化钠均为工业晶。

  c、坪施撒融雪剂的质量(g)。

  d、固体融雪剂溶液浓度为1ml溶液含融雪剂的质量,液体融雪剂溶液浓度为1ml融雪剂含融雪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本标准中各项试验溶液均为0.2g/ml(包括固体和液体)。

  八、水处理用盐

  执行企业标准

  九、漂染盐

  执行企业标准

  十、海水晶

  执行企业标准

  海水晶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酸碱度(pH值),(30g/L溶液)≥6.5~8.4

  溶解氧/(mg/L)≤5.5

  总氯/(%)≤50

  水不溶物/(mg/L)≤5.5

  悬浮物质/(mg/L)≤15

  工业盐 资源情况

  按盐产品的生产原料分类,可分为海盐、井矿盐、湖盐三大类。

  一、海盐 海盐

  中国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其中海盐含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全长18000余千米,是海盐苦卤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及江苏五省盐区,称为北方海盐区;而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五省盐区,称为南方海盐区。北方海盐区由于气候及滩涂条件较好,适宜较大规模生产海盐,是国内海盐生产的主体。日晒制盐母液称为苦卤,富集海水中的钾、镁、溴等元素,是提取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

  5月份海市场扒盐工作推迟。今年北方天气低温低,降雨量是去年的3倍,导致原盐扒盐工作迟迟不能顺利开展。目前东北、华北海盐企业已经吕须开始进行扒盐工作,据了解,目前扒盐量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左右。5月份河北原盐扒收尽管欠顺利,但是价格走势平稳。月初,山东原盐企业考虑到新盐上市,担心库存出现积压,原盐价格先后下调5-10元/吨。天公不作美,原盐推迟扒收,市场货源紧张,月底山东原盐价格再上调5-10元/吨,目前货源大部分满足省内化工企业自用,很少一部分外销。天津、辽宁地区原盐市场货源同样紧张,价格短期内走势平稳,企业也将观望后市扒盐情况。截至本月末山东原盐主流出厂价格在210元/吨,送到江苏到岸价在400元/吨;河北当地出厂报价在230-260元/吨;辽宁市场货紧价扬,主流出厂价格上调至240元/吨;天津地区原盐出厂价格为220元/吨。

  二、井矿盐 工业盐

  中国井矿盐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河南、重庆及安徽等省、市,另外,江苏、山东、广东、甘肃、陕西等省也有矿盐。近年来,井矿盐的年产量已达1000吨以上,占全国总产盐量的1、4以上。

  受地震的影响,四川地区井矿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货源运输问题也比较严峻。本月井矿盐生产原料煤炭等价格持续上扬,加之山东等海盐产地扒盐欠佳,原盐市场货源紧张。受成本和需求的双重推动,江苏省率先上调原盐价格30-50元/吨。安徽等地也先后作出上调计划,预计后市井矿盐价格看涨趋势较为强烈。目前两湖地区井矿盐当地出厂价格在350元/吨;四川地区的井矿盐送到价格在370元/吨;云南市场本地出厂报价在290元/吨;江苏市场价格基本在330-350元/吨左右。

  三、湖盐 湖盐

  中国是多盐湖的国家。北起东北的大兴安岭,沿阴山山脉-祁连山脉东端-冈底斯山脉一线的北部,面积大于1km²çš„盐湖约有近千个。青海、新疆、内蒙古及西藏是中国盐湖分布最集中的四大省区,也是世界盐湖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湖盐作为国内西北地区的主要用盐,近年来发展较快,产量已达300万吨以上。

  湖盐企业初受山东原盐上市的影响,价格走势平稳。该地区氯碱企业众多,而且需求相当大,同时当地原盐上下游关系相对稳定,个别本地的盐场自己还另有纯碱装置,本身内部消化能力强,因此西北湖盐市场供需关系稳固,也使得当地市场具备长期维持稳定的条件。湖盐市场本地出厂报价集中在220-240元/吨,青海市场主流报价在160-170元/吨。

  工业盐 主出口商

  荷兰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亨格洛盐厂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荷兰,向全球的客户供应健康卫生用品、粉末涂料及化学品的特大型跨国公司。1999年的全球合并销售额为130亿美元(合1,079亿人民币)。按2000年年初计,阿克苏诺贝尔在全世界75个国家拥有6.8万名雇员。阿克苏诺贝尔是欧洲最大的氯化胆碱生产商。现在荷兰、意大利和中国设有生产厂,其质量体系获ISO9002国际标准证书。

  公司业务与产品:(1)纤维和聚合物。包括聚酰胺纱、聚酯纱、粘胶纤维等。(2)盐和化学制品。包括氯气、碱、VCM、甲醇、尿素甲醛树脂等。(3)料。包括合成树脂、建筑涂料、汽车抛光剂等(4)健康保护品。包括口用避孕药、性激素、机能失调用药、心血管病用。人造纤维、织物及塑料加工业的机械设备、工程塑料、医药与技术应用包装、工业纺织等。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力拓集团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公司总资产按地区来划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2004年公司总营业额140亿澳元,营业收入来源情况按地区划分:北美占25%,欧洲占22%,日本占18%,澳新占8%,其他亚洲国家为22%,其他地区5%;按产品划分:煤炭和铁矿石分别占19%,铝占17%,铜16%,工业用原材料15%,黄金和钻石各5%,其他4%。力拓集团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

  美国有莫顿、 加吉

、北美三家规模较大的盐业公司,莫顿盐业集团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盐业企业。该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东部城市芝加哥,从1848年创立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莫顿盐业集团公司由莫顿盐业公司、加拿大盐业有限公司和莫顿巴哈马盐业有限公司三部分组成,年销售量1100万吨左右,有9家真空盐生产厂,年产真空盐300万吨。里特曼盐厂是全美最大的真空盐生产企业,建厂已有106年,目前年生产真空矿盐55万吨,其中高品质盐(氯化钠99.95%)年产9万吨。温莎盐厂建厂也已70多年,年产真空矿盐23万吨上下,主要品种有食盐、调味盐、软水盐和化雪盐。

  墨西哥

  第二节国内主销区分布和销售价格的变化、预测

  目前中国主要从巴基斯坦、德国、墨西哥及澳大利亚进口工业盐。

  主要销往南京、宁波、合肥、南宁等地。

  主要到达港南京宁波合肥南宁

  数量27.03万MT15.34万MT13.08万MT21.23万MT

  单价USD35.18USD30.10USD27.02USD40.06

  总计共进口76.76万MT,均价USD35.03

  第三节进口盈亏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从墨西哥进口工业盐到岸价80美元、完税价、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核算。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化学方程式)?

核心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性质

1.实验探究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性质预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

在盐酸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在盛有铁丝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在盛有烧碱溶液(含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蓝色溶液变为红色

酸能与碱反应

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②氧化铜:CuO+2HCl===CuCl2+H2O,复分解反应;

③烧碱: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④硝酸银:AgNO3+HCl===AgCl↓+HNO3,复分解反应。

2.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钙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物质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

类别

氧化物

单质

氧化物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OH)2+2HNO3===Ca(NO3)2+2H2O;

②Ca(OH)2+CO2===CaCO3↓+H2O;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Ca(OH)2+CuCl2===Cu(OH)2↓+CaCl2。

3.盐的性质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钙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氢氧化钡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

(2)写出硫酸铜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CuSO4+Ba(NO3)2===BaSO4↓+Cu(NO3)2;

②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单质铁:Fe+CuSO4===FeSO4+Cu。

归纳总结

酸、碱、盐的化学通性

(1)酸的化学通性

酸+酸碱指示剂,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活泼金属―→盐+氢气+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新酸+新盐

(2)碱的化学通性

碱+酸碱指示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酸性氧化物―→盐+水+酸―→盐+水+盐―→新碱+新盐

(3)盐的化学通性

盐+酸―→新盐+新酸+碱―→新盐+新碱+盐―→新盐+新盐

深度思考

(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会有H+,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示①SO2+H2O===H2SO3;

②SO2+CaO===CaSO3;

③SO2+Ca(OH)2===CaSO3↓+H2O。

二、物质的转化

实现不同类物质间的转化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O2②H2O③Ca(OH)2④CaO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

归纳总结

单质到盐的转化

部分金属单质O2碱性氧化物H2O碱酸或酸性氧化物盐

部分非金属单质O2酸性氧化物H2O酸碱或碱性氧化物盐

深度思考

(1)下列两种方法都可制取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①Na2O+H2O===2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2)工业上曾选用②而不选用①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

(3)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________。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提示B

归纳总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课堂练习

1.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2.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熟石灰反应的物质是()

A.硫酸铜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答案B

解析A项,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B项,碳酸钠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C项,氢氧化钠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D项,碳酸钙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降低土壤酸性 B.用BaCl2处理大量泄漏的浓硫酸

C.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A错误;氯化钡是有剧毒的物质,不能用于处理泄露的浓硫酸,B错误;氢氧化钙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熟石灰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正确。

4.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水+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 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 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D

5.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Ca(OH)2溶液 C.稀硝酸 D.稀盐酸

答案D

解析能使CuO固体溶解的物质为酸,稀硝酸、稀盐酸均可,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稀盐酸。

6.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SO3、Cl2O7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CaO B.CO C.SiO2 D.H2O

答案C

解析CO2、P2O5、SO2、SO3、Cl2O7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a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和H2O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7.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3O4――→CO高温Fe盐酸FeCl3 B.H2O2△H2――→O2点燃H2O

C.CaCl2溶液CO2CaCO3盐酸CO2 D.CuSO4溶液FeCu――→O2加热CuO

答案D

解析A项中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项中H2O2分解生成H2O和O2;C项中CaCl2和CO2不反应。

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uO高温CO2H2OH2CO3CaOH2CaCO3高温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答案D

解析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为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9.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物质A→物质B→物质C→物质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 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选项B中,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选项C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10.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铜绿②甲③Cu(OH)2④乙――→⑤H2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碱 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 D.⑤为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铜绿(碱式碳酸铜)属于盐而不是碱;反应④为Cu(OH)2△CuO+H2O,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⑤为CuO+H2△Cu+H2O,属于置换反应,选项 B、C、D正确。

11.如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于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食盐的配料表可知食盐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指碘单质,应为碘酸钾;碘酸钾性质与氯酸钾相似,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因此菜未煮熟不宜加碘盐。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四氯化碳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CCl4高温C+4NaCl,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选项不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B选项正确;四氯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选项正确;此反应的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选项正确。

13.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石灰石①高温生石灰②加水石灰水③加Na2CO3溶液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盐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高温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的事实,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3)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14.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H2SO4CO2CaO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2+CaO===CaCO3

解析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由题意可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金属氧化物CaO,则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属于盐且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CaO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H2SO4(或HNO3等均可)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均可)

(2)2NaOH+CO2(少量)===Na2CO3+H2O

(3)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析(1)酸可以填写H2S、H2SO4、HNO3、H2CO3等中的一种,碱可以填写KOH或NaOH;盐可填写K2CO3、Na2SO4、NaNO3、KNO3、K2SO4等中的一种。(2)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即CO2(少量)+2NaOH===Na2CO3+H2O。(3)实验室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是CO2。

求高中新课改人教版所有化学的目录~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附录I 后记 周期表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结束语 附录 后记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

附录 后记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练习与实践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练习与实践

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练习与实践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练习与实践

结束语 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开放性作业——元素周期表 后记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后记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二节 芳香烃 第三节 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酚 第二节 醛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实验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 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 课题二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课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课题二 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课题一 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题二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课题三 综合实验设计 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 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 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 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 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后记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