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揭秘:化学工业的“白色黄金”用途广泛
å·¥ä¸çç¨äºåªäºå·¥ä¸ä¸
ããå·¥ä¸çå·¥ä¸çä¹å«åâæ°¯åé âï¼å¨å·¥ä¸ä¸çç¨éå¾å¹¿ï¼æ¯åå¦å·¥ä¸çæåºæ¬åæä¹ä¸ï¼è¢«ç§°ä¸ºâåå¦å·¥ä¸ä¹æ¯âãåºæ¬åå¦å·¥ä¸ä¸»è¦äº§åä¸ççé ¸ãç§ç¢±ãçº¯ç¢±ãæ°¯åéµãæ°¯æ°çä¸»è¦æ¯ç¨å·¥ä¸ç为åæç产çãææºåæå·¥ä¸ä¸éè¦å¤§éæ°¯åé ãæ¤å¤ï¼è¿ç¨äºè¥çå¶é ãé¶ç·ãç»ççäº§ãæ¥ç¨åå·¥ãç³æ²¹é»æ¢ãé»äºå·¥ä½æ¶²ãå®äºæ¶²ãç³æ²¹åå·¥è±æ°´æ¶²ã建çè¡ä¸æ©å¼ºåãçäº§æ¶æçååºåãæ©¡è¶è¡ä¸ä¹³è¶åç»åãé çº¸å·¥ä¸æ·»å åååºçº¸å¼ è±å¢¨ãåå¦å·¥ä¸çæ æºåå·¥åæåç¡«é ¸æ ¹è±é¤åï¼è¤è»é ¸é çååºåã鲿²»å°éº¦ãè¹æãç½èçè çåé£åé²è åãå¶åéå±é åå ¶ä»é ååç©ãé¢éçå¤çä»è´¨çã卿°´å¤çãå ¬è·¯é¤éªãå¶å·å·èçæ¹é¢ï¼çä¹æå¹¿æ³çç¨éã
ããå·¥ä¸ç åºæ¬ç®ä»
ããç²¾è´å·¥ä¸çâå·¥ä¸çâè¿ç§ææ³ä¸ç§å¦ãå¨å·¥ä¸åæ¶ä»£ä¹åï¼äººä»¬æè¯´ççï¼ç¹æçæ´»ä¸è°å³ç¨çé£çï¼è䏿¯ç°å¨åå¦ç§å¦ä¸çâçâãç¶èç°å®çæ´»ä¸ï¼ç¸å½æ°éç人æåæ°´å¹³ä¸å¤ªé«ï¼å䏿¸ çæ´»ä¸çâé£çâååå¦ä¸çâçâå®è´¨ä¸çå·®å«ï¼ä»¥è³åçå¤èµ·è¯¯é£ææ¯çç±»ï¼åç群ä½ä¸æ¯çäºä»¶ã
çæ´»ä¸æè¯´ççï¼æ¯æç±æµ·æ°´ãçæ± ãçäºåçç¿ä¸å å·¥æåå¾å°çï¼å®çä¸»è¦æåæ¯æ°¯åé ( NaCl
)ï¼åå«ç§°ä¸ºæµ·çãæ± çãäºçå岩çã人类çè¿å»åæªæ¥ï¼é½æ¯ä¾é è¿å ç§çæ¥æå ¥æä»¬å¿ éçæ æºçç±»ã
éçåå¦å·¥ä¸ååå¦ç§å¦çåå±ï¼âçâè¿ä¸ä¸ªåçå«ä¹æ©å·²æå¤§æ©å±ãä¸å¦åå¦è¯¾æ¬å°±è®²äºï¼âçâæ¯æç±âéå±ç¦»åâ(å æ¬éµç¦»å)åé ¸æ ¹ç¦»åæç»æçååç©ãå®ä»¬ç§ç±»ç¹å¤ãæ§è´¨åå¼ãå¤è§ä¸åï¼ç¨é大ç¸å¾åºã
ç±äºé£ççéè¦æ§åé«å©æ¶¦ï¼å代æ¿åºå¯¹é£çé½éåä¸è¥æ¿çï¼æä»¥æäºâå®çâåâç§çâçåºå«ãè¿å¹´æ¥ï¼ç±äºè¥å »å«ççè¦æ±ï¼å¨ä½¿ç¨åçå 工为精å¶ççè¿ç¨ä¸ï¼æ·»å äºå°éç¢åé¾(
KI
)çè¥å »ç©è´¨ï¼å èå°±æäºâåæ ¼âä¸âä¸åæ ¼âé£ççåºå«ãè¿å ç§ççææ³é½æ¯æ¿ç管çä¸çå·®å¼ï¼èâçâçæåå¹¶æ å®è´¨ä¸çå·®å«ãâç§çâåæ²¡ææ·»å ç¢åé¾çâä¸åæ ¼çâï¼è½ç¶è¿æ³ç¡®ä¸ä¼å®³å½ï¼å¹¶æ²¡æâççâåâåçâçåå«ï¼å®ä»¬çä¸»è¦æå齿¯æ°¯åé ã
ããåå¦å·¥ä¸ä¸å¤§é使ç¨åçåå å·¥ç为åæï¼çäº§å¦æ°¯æ°ãæ¼ç½ç²ãç§ç¢±å纯碱çå工产åï¼æ¯å©ç¨çä¸ä¸»è¦æåæ°¯å ç´ åé å ç´ ãé£ç¨çâçâåå·¥ä¸ä¸ä½¿ç¨çâçâï¼é½æ¯ä¸æ ·çå妿åï¼åªæ¯ç¨éä¸åãå 为åçæ¯èªç¶çç产åï¼ç²¾å¶ç乿¯åççç®åå å·¥èå¾ï¼é¤äºä¸»è¦æåæ°¯åé å¤ï¼è¿å«æå¤ç§æè´¨æåï¼æä»¥ä¸è½ç§°å ¶ä¸ºæ°¯åé ï¼è约å®ä¿æåªç¨ä¸ä¸ªåâçâï¼ä¸é¨ç§°å¼ä»¥æ°¯åé ä¸ºä¸»è¦æåçã诸å¦åçãæµ·çãäºçã岩çãç¢çãéç¢çãç²¾çã大çãç²ç¢çãæ´ççã妿æ¯å ¶ä»å妿åççç±»ï¼ä¸å®è¦è¯´åºå ¶ç¹å®çåååç§°æåå¦åç§°ï¼å¦çº¯ç¢±ãå°èæã红ç¾ãç¡«é ¸éµãç¡é ¸é¾ãæ°¯åé¾ãç£·é ¸æ°¢äºéµçï¼ç»ä¸è½ç¬¼ç»å«âå·¥ä¸çâã
ä¸ç¥ä»ä»ä¹æ¶åå¼å§ï¼åºç°äºâå·¥ä¸çâè¿ä¸ªåç§°ï¼æåææ¯ä»é£çä¸è¥çæ¦å¿µè¡çèæ¥ãä»5æ9æ¥çèç®ä¸çå°ï¼èªè´¡å¸è¿æ ·çèçä¸åºå°ï¼ä¹æèªå·±ç产çç²¾å¶çå«âå·¥ä¸çâãè¿ç§è¯´æ³äº§çäºä¸¤ç§è´é¢ä½ç¨ï¼ä¸æ¯å¦çµè§ä¸æè¯´ï¼âå·¥ä¸çâå°±æ¯ç¡«é ¸çãç¡é ¸çãå¦ä¸ç§å±å®³æ´å¤§ï¼å®å¯¼è´äºç»å¸¸åççè¯¯é£ææ¯çç±»ï¼é æç¾¤ä½é£ç©ä¸æ¯ãå ¶åå å¨äºæä»¬å¾å¤å°æ¹ççäºåï¼å¤§å¤æ¯åæ°å·¥åºèº«ï¼è®¤ä¸ºâå·¥ä¸çâåâé£ç¨çâåªæ¯è´¨éä¸çå·®å«ï¼å½å¨æ¿æ²¡æçäºï¼èªåä¸»å¼ çåç¹ä»ä»¬è®¤ä¸ºæ¯ççä¸è¥¿(ç»å¸¸æ¯äºç¡é ¸é )ï¼ä»èé ¿æå¤§ç¥¸ãæä»¥ï¼å·¥ä¸çè¿ç§ææ³ï¼ä¸å®è¦äºä»¥æå¼ï¼å¦å贻害æ ç©·ã
ããå·¥ä¸ç è§èæä»¶
ããå·¥ä¸çæä»¶ä¸çæ¡æ¬¾éè¿æ¬æ åçå¼ç¨èæä¸ºæ¬æ åçæ¡æ¬¾ã塿¯æ³¨æ¥æçå¼ç¨æä»¶ï¼å ¶éåææçä¿®æ¹å(ä¸å æ¬å误çå 容)æä¿®è®¢çåä¸éç¨äºæ¬æ åï¼ç¶èï¼é¼å±æ ¹æ®æ¬æ åè¾¾æåè®®çåæ¹ç ç©¶æ¯å¦å¯ä½¿ç¨è¿äºæä»¶çææ°çæ¬ã塿¯ä¸æ³¨æ¥æçå¼ç¨æä»¶ï¼å ¶ææ°çæ¬éç¨äºæ¬æ åã
ããGB/T6682â1992åæå®éªå®¤ç¨æ°´è§æ ¼åè¯éªæ¹æ³(neqISO3696ï¼1987)
ããGB/T8618â2001å¶çå·¥ä¸ä¸»è¦äº§ååæ ·æ¹æ³
ããGB/T13025.3å¶çå·¥ä¸éç¨è¯éªæ¹æ³æ°´åçæµå®
ããGB/T13025.4å¶çå·¥ä¸éç¨è¯éªæ¹æ³æ°´å䏿º¶ç©çæµå®
ããGB/T13025.5å¶çå·¥ä¸éç¨è¯éªæ¹æ³æ°¯ç¦»åçæµå®
ããGB/T13025.6å¶çå·¥ä¸éç¨è¯éªæ¹æ³éåé离åçæµå®
ããGB/T13025.8å¶çå·¥ä¸éç¨è¯éªæ¹æ³ç¡«é ¸æ ¹ç¦»åçæµå®
ããå·¥ä¸ç 产ååç±»
ããæ¥æå·¥ä¸çæ£ç«æ¹æ¶ä½æç±å¤ä¸ªæ£ç«æ¹æ¶ä½ç»æçé¢ç²,æå ¶ä½¿ç¨åä¸ºæ¥æå·¥ä¸çãç²¾å¶å·¥ä¸çã
ããååå¼ï¼NaC1
ããååéï¼58.44(æ1997å¹´å½é ååé)
ããå·¥ä¸ç å妿æ
ããææ æ¥æå·¥ä¸çç²¾å¶å·¥ä¸ç
ããååä¼çº§ä¸çº§äºçº§ä¼çº§ä¸çº§äºçº§ å·¥ä¸ç
ããæ°¯åé /(%)â¥96.0094.5092.0099.1098.5097.50
ããæ°´å/(%)ãâ¤3.004.106.000.300.500.80
ããæ°´ä¸æº¶ç©/(%)ãâ¤0.200.300.400.050.100.20
ããéé离å/(%)â¤0.300.400.600.250.400.60
ããç¡«é ¸æ ¹ç¦»å/(%)â¤0.500.701.000.300.500.90
ããå·¥ä¸ç è¯éªæ¹æ³
ããæ¥æçä¸åæ¹æ³ä¸æç¨è¯ååæ°´å¨æªæ³¨æè¦æ±æ¶ï¼åæåæçº¯è¯ååGB/T6682â1992ä¸è§å®çä¸çº§æ°´ã
ãã(ä¸)å¤è§çæµå®
ããç®æµã
ãã(äº)æ°´åçæµå®
ããæGB/T13025.3è§å®ï¼å¯¹äºç失鿳æµå¾çæ°´ååºå ä¸çååååç©ä¸æ®çç»æ¶æ°´ãååç©çè®¡ç®æ¹æ³æ6.7è§å®ï¼æ®çç»æ¶æ°´ä»¥ç¡«é ¸éå«äºåä¹ä¸ä¸ªç»æ¶æ°´ï¼ç¡«é ¸éå«ä¸ä¸ªç»æ¶æ°´ï¼æ°¯åéå«ä¸¤ä¸ªç»æ¶æ°´ï¼æ°¯åé å«ä¸¤ä¸ªç»æ¶æ°´è®¡ç®ã
ãã(ä¸)æ°´ä¸æº¶ç©çæµå®
ããæGB/T13025.4è§å®ã
ãã(å)氯离åçæµå®
ããæGB/T13025.5è§å®ã
ãã(äº)éåé离åçæµå®
ããæGB/T13025.6è§å®ã
ãã(å )ç¡«é ¸æ ¹ç¦»åçæµå®
ããæGB/T13025.8è§å®ã
ãã(ä¸)æ°¯åé ææ ç计ç®åæ£éªç»æçæ£æ¥
ããç±ä¸è¿°å项æ£éªç»æå¾åºçå项离åç¾åå«éæè¡¨2æåæ£è´ç¦»å顺åºç»åï¼å©ä½ç氯离å计ç®åºæ°¯åé å«éã
ãã表2
ãã顺åºå·123
ããé³ç¦»åé离å(Ca2+)é离å(Mg2+)é 离å(Na+)
ããé´ç¦»åç¡«é ¸æ ¹(SO42+)氯离å(Cl-)
ããç±ä»¥ä¸æ¹æ³è®¡ç®åºçååç©ä¸æ°´åãæ°´ä¸æº¶ç©è¿è¡å åï¼å åç»æä¸º99.5%ï½100.4%æ¶å¯è§ä¸ºæ£éªç»æææã
ããå·¥ä¸ç æ£éªè§å
ããå·¥ä¸çç±ç¸åç产工èºãç¸åèµæºç产ç䏿¬¡é³ä¹ä¼ç产åè§ä¸ºä¸æ¹ã
ããæ£éªç»æä¸ææææ é½åºç¬¦åæ¬æ åç¸åºç级çè¦æ±ï¼å¦ååºé级;妿ä¸é¡¹ææ ä¸ç¬¦åæ¬æ åæä½ä¸çº§çè§å®ï¼åºåè¯¥æ ·åçå¤ç¨æ ·éæ°æµå®ä¸ç¬¦å项;妿£éªç»æä»ä¸ç¬¦åæ¬æ åæä½ä¸çº§çè§å®ï¼åå¤å®è¯¥æ¹äº§åä¸åæ ¼ã
ããå·¥ä¸çåºç±ç产åä½çè´¨éæ£éªé¨é¨æå§ææèµè´¨çè´¨éæ£éªæºæè¿è¡æ£éªï¼äº§ååºå(åº)æ¶åºéæåæ ¼è¯ï¼æ³¨æäº§ååç§°ãè§æ ¼ãç产åä½ãçäº§æ¥æãççº§åæ¬æ åç¼å·ã
ããå·¥ä¸ç 注æäºé¡¹
ããå·¥ä¸çå·¥ä¸çåºå(åº)æ¶å¯ä»¥å¸¦å è£ ï¼ä¹å¯ä»¥æ£è£ ã带å è£ ç产ååºå¨å è£ ä¸æ³¨æäº§ååç§°ãè§æ ¼ãåæ ãç级ãç产åä½ä»¥åæ¬æ åç¼å·ãè¿è¾æ¶åºæé®çç©ï¼ä¸åºä¸è½å¯¼è´äº§å污æçè´§ç©æ··è£ ã产ååæ¾è¦é²æ¢ç°å°åå ¶ä»æç©ç污æï¼é²æ¢é¨æ·ã
ããå·¥ä¸ç ååè§æ ¼
ããä¸ãæ¥æå·¥ä¸ç
ããæ¥æå·¥ä¸ççåææ å·¥ä¸ç
ããé¡¹ç®ææ
ããä¼çº§ä¸çº§äºçº§
ããæ°¯åé /%â¥96.0094.5092.00
ããæ°´å/%â¤3.004.106.00
ããæ°´ä¸æº¶ç©/%â¤0.200.300.40
ããéé离å/%â¤0.300.400.60
ããç¡«é ¸æ ¹ç¦»å/%â¤0.500.501.00
ããäºãç²¾è´å·¥ä¸ç
ããç²¾å¶å·¥ä¸ççåææ
ããé¡¹ç®ææ
ããä¼çº§ä¸çº§äºçº§
ããæ°¯åé /%â¥99.1098.5097.50
ããæ°´å/%â¤0.300.500.80
ããæ°´ä¸æº¶ç©/%â¤0.050.100.20
ããéé离å/%â¤0.250.400.60
ããç¡«é ¸æ ¹ç¦»å/%â¤0.300.500.90
ããä¸ãæ¶²ä½ç
ããæ¶²ä½ççåææ åä½ï¼g/L
ããç±»å«å¶çç¨æ¶²ä½çå¶ç¢±ç¨æ¶²ä½ç
ãã项ç®ä¼çº§ä¸çº§äºçº§ä¼çº§ä¸çº§äºçº§
ããæ°¯åé â¥290280260290280260
ããç¡«é ¸æ ¹ç¦»åâ¤â5.010.015.0
ããé离åâ¤â0.6
ããé离åâ¤â2.0
ããåãèéªç
ããä¼ä¸æ åï¼
ããèéªççåææ ä¸èéªççåææ äº
ããé¡¹ç®ææ é¡¹ç®ææ
ããæ°¯åé /%â¥97.00æ°¯åé /%â¥95.50
ããæ°´å/%â¤2.00æ°´å/%â¤2.00
ããæ°´ä¸æº¶ç©/%â¤0.10ç²åº¦5-2
ããäºãéå±é ç
ããä¼ä¸æ åä¸ï¼
ããéå±é çåææ ä¸
ããé¡¹ç®ææ
ããä¼çº§ä¸çº§äºçº§
ããåå¦
ããææ (湿åº)æ°¯åé /%â¥99.5099.4099.30
ããæ°´å/%â¤0.100.150.20
ããé(以Ca计)/%â¤0.100.100.10
ããé(以Mg计)/%â¤0.020.020.02
ããç¡«é ¸æ ¹(以SO42-计)/%â¤0.020.030.08
ããæç»åäºéæ°°åé¾/以[Fe(CN)2]4-计(mg/kg)â¤10
ããä¼ä¸æ åäºï¼
ããéå±é çåææ äº
ããé¡¹ç®ææ
ããæ°¯åé (以NaCl计)/%â¥99.8
ããæ°´å/%â¤0.05
ããé(以Mg计)/%â¤0.01
ããé(以Ca计)/%â¤0.01
ããç¡«é ¸æ ¹(以SO42-计)/%â¤0.004
ããæ°´ä¸æº¶ç©/%â¤0.05
ããé¡(以Ba计)/%â¤0.02
ããå ãé¤éæ´æ¶¤çï¼
ããæ§è¡å½å®¶æ åGB5462-2003
ããä¸ãèéªå
ããèéªåçåææ
ããåºå·é¡¹ç®ææ
ãã1ãæ°å³æ 令人ä¸å¿«çæ°å³
ãã2ãæ§ç¶åºä½ï¼ç²å¾<10mm
ããæ¶²ä½ï¼å䏿¶²ä½(ä¸å¾åå±æææ²æ·ç©)
ãã3ãæº¶æ¶²è²åº¦ãé¢è²è²åº¦â¤30åº¦ï¼æ è²ææµ è²
ãã4ãPHå¼6.5ï½9.0
ãã5ãæ°´ä¸æº¶ç©â¤5%
ãã6ã嫿°´çaâ¤5%(ææ¸¸ç¦»æ°´å)
ãã7ãèéªè½åè¯éªâ¥æ°¯åé bèéªè½åç90%
ãã8ãæº¶è§£é度aâ¥æ°¯åé bçæº¶è§£é度
ãã9ãéå±ç¢³é¢è èè¯éªâ¤æ°¯åé bè èçç50%
ãã10ãæ¤ç©èçè¯éªèçéâ¥100g/m2cèæ¬æ¤ç©
ãã11ãæ¯çè¯éªèéªå溶液då°é¼ æ¥æ§ç»å£æ¯æ§è¯éªä¸ºå®é æ æ¯çº§
ãã12ãææ»è¯éªè¡°åçâ¤10%
ãã13ãééå±å«éæ±â¤0.05mg/kg
ããéâ¤5mg/kg
ããé¬â¤50mg/kg
ããé â¤50mg/kg
ããç ·â¤5mg/kg
ããæ³¨ï¼
ããaã嫿°´çåæº¶è§£éåº¦é¡¹ç®æåºä½èéªåï¼å ¶ä»å项ç®å æ¬åºä½åæ¶²ä½èéªåãbæ¬æ åä¸å项è¯éªä½¿ç¨çæ°¯åé åä¸ºå·¥ä¸æ¶ã
ããcãåªæ½æèéªåçè´¨é(g)ã
ããdãåºä½èéªå溶液æµåº¦ä¸º1ml溶液å«èéªåçè´¨éï¼æ¶²ä½èéªå溶液æµåº¦ä¸º1mlèéªåå«èéªåæææåçè´¨éï¼æ¬æ åä¸å项è¯éªæº¶æ¶²å为0.2g/ml(å æ¬åºä½åæ¶²ä½)ã
ããå «ãæ°´å¤çç¨ç
ããæ§è¡ä¼ä¸æ å
ããä¹ãæ¼æç
ããæ§è¡ä¼ä¸æ å
ããåãæµ·æ°´æ¶
ããæ§è¡ä¼ä¸æ å
ããæµ·æ°´æ¶çåææ
ããé¡¹ç®ææ
ããé ¸ç¢±åº¦(pHå¼)ï¼(30g/L溶液)â¥6.5ï½8.4
ããæº¶è§£æ°§/(mg/L)â¤5.5
ããæ»æ°¯/(%)â¤50
ããæ°´ä¸æº¶ç©/(mg/L)â¤5.5
ããæ¬æµ®ç©è´¨/(mg/L)â¤15
ããå·¥ä¸ç èµæºæ åµ
ããæç产åçç产åæåç±»ï¼å¯å为海çãäºç¿çãæ¹çä¸å¤§ç±»ã
ããä¸ãæµ·ç æµ·ç
ããä¸å½æ¯ä¸ç第äºäº§ç大å½ï¼å ¶ä¸æµ·çå«éå± ä¸çé¦ä½ãä¸å½ç海岸线ï¼åèµ·é¸ç»¿æ±å£ï¼åè³å¹¿è¥¿çå仿²³å£ï¼å ¨é¿18000ä½åç±³ï¼æ¯æµ·çè¦å¤å·¥ä¸ç主è¦åå¸å°åºãä»¥é¿æ±ä¸ºçï¼é¿æ±ä»¥åçè¾½å®ãæ²³åã天津ãå±±ä¸åæ±èäºççåºï¼ç§°ä¸ºåæ¹æµ·çåº;èé¿æ±ä»¥åçæµæ±ãç¦å»ºã广ä¸ãå¹¿è¥¿åæµ·åäºççåºï¼ç§°ä¸ºåæ¹æµ·çåºãåæ¹æµ·çåºç±äºæ°ååæ»©æ¶æ¡ä»¶è¾å¥½ï¼éå®è¾å¤§è§æ¨¡ç产海çï¼æ¯å½å æµ·çç产ç主ä½ãæ¥æå¶çæ¯æ¶²ç§°ä¸ºè¦å¤ï¼å¯éæµ·æ°´ä¸çé¾ãéãæº´çå ç´ ï¼æ¯æåå¤ç§å工产åçåæã
ãã5æä»½æµ·å¸åºæç工使¨è¿ãä»å¹´åæ¹å¤©æ°ä½æ¸©ä½ï¼éé¨éæ¯å»å¹´ç3åï¼å¯¼è´åçæçå·¥ä½è¿è¿ä¸è½é¡ºå©å¼å±ãç®åä¸åãååæµ·çä¼ä¸å·²ç»åé¡»å¼å§è¿è¡æçå·¥ä½ï¼æ®äºè§£ï¼ç®åæçéäºå»å¹´åæç¸æ¯åå°20%å·¦å³ã5æä»½æ²³ååçææ¶å°½ç®¡æ¬ 顺å©ï¼ä½æ¯ä»·æ ¼èµ°å¿å¹³ç¨³ãæåï¼å±±ä¸åçä¼ä¸èèå°æ°çä¸å¸ï¼æ å¿åºååºç°ç§¯åï¼åçä»·æ ¼å åä¸è°5-10å /å¨ãå¤©å ¬ä¸ä½ç¾ï¼åçæ¨è¿ææ¶ï¼å¸åºè´§æºç´§å¼ ï¼æåºå±±ä¸åçä»·æ ¼åä¸è°5-10å /å¨ï¼ç®åè´§æºå¤§é¨å满足çå åå·¥ä¼ä¸èªç¨ï¼å¾å°ä¸é¨åå¤éã天津ãè¾½å®å°åºåçå¸åºè´§æºåæ ·ç´§å¼ ï¼ä»·æ ¼çæå èµ°å¿å¹³ç¨³ï¼ä¼ä¸ä¹å°è§æåå¸æçæ åµãæªè³æ¬ææ«å±±ä¸åç主æµåºåä»·æ ¼å¨210å /å¨ï¼éå°æ±èå°å²¸ä»·å¨400å /å¨;æ²³åå½å°åºåæ¥ä»·å¨230-260å /å¨;è¾½å®å¸åºè´§ç´§ä»·æ¬ï¼ä¸»æµåºåä»·æ ¼ä¸è°è³240å /å¨;天津å°åºåçåºåä»·æ ¼ä¸º220å /å¨ã
ããäºãäºç¿ç å·¥ä¸ç
ããä¸å½äºç¿çåºå æ¬åå·ãæ¹åãæ¹åãäºåãæ±è¥¿ãæ²³åãéåºåå®å¾½ççãå¸ï¼å¦å¤ï¼æ±èãå±±ä¸ã广ä¸ãçèãé西çç乿ç¿çãè¿å¹´æ¥ï¼äºç¿çç年产é已达1000å¨ä»¥ä¸ï¼å å ¨å½æ»äº§çéç1ã4以ä¸ã
ããåå°éçå½±åï¼åå·å°åºäºç¿ç产éå¨ä¸å®ç¨åº¦ä¸ææåå°ï¼è´§æºè¿è¾é®é¢ä¹æ¯è¾ä¸¥å³»ãæ¬æäºç¿çç产åæç ¤ççä»·æ ¼æç»ä¸æ¬ï¼å ä¹å±±ä¸çæµ·çäº§å°æçæ¬ ä½³ï¼åçå¸åºè´§æºç´§å¼ ãåææ¬åéæ±çå鿍å¨ï¼æ±èççå ä¸è°åçä»·æ ¼30-50å /å¨ãå®å¾½çå°ä¹å åä½åºä¸è°è®¡åï¼é¢è®¡åå¸äºç¿çä»·æ ¼çæ¶¨è¶å¿è¾ä¸ºå¼ºçãç®å两æ¹å°åºäºç¿çå½å°åºåä»·æ ¼å¨350å /å¨;åå·å°åºçäºç¿çéå°ä»·æ ¼å¨370å /å¨;äºåå¸åºæ¬å°åºåæ¥ä»·å¨290å /å¨;æ±èå¸åºä»·æ ¼åºæ¬å¨330-350å /å¨å·¦å³ã
ããä¸ãæ¹ç æ¹ç
ããä¸å½æ¯å¤çæ¹çå½å®¶ãåèµ·ä¸åçå¤§å ´å®å²ï¼æ²¿é´å±±å±±è-ç¥è¿å±±èä¸ç«¯-ååºæ¯å±±èä¸çº¿çåé¨ï¼é¢ç§¯å¤§äº1km²ççæ¹çº¦æè¿å个ãéæµ·ãæ°çãå èå¤åè¥¿èæ¯ä¸å½çæ¹å叿éä¸çå大çåºï¼ä¹æ¯ä¸ççæ¹å叿¯è¾éä¸çå°åºãæ¹çä½ä¸ºå½å 西åå°åºç主è¦ç¨çï¼è¿å¹´æ¥åå±è¾å¿«ï¼äº§é已达300ä¸å¨ä»¥ä¸ã
ããæ¹çä¼ä¸ååå±±ä¸åçä¸å¸çå½±åï¼ä»·æ ¼èµ°å¿å¹³ç¨³ã该å°åºæ°¯ç¢±ä¼ä¸ä¼å¤ï¼èä¸éæ±ç¸å½å¤§ï¼åæ¶å½å°åçä¸ä¸æ¸¸å ³ç³»ç¸å¯¹ç¨³å®ï¼ä¸ªå«æ¬å°ççåºèªå·±è¿å¦æçº¯ç¢±è£ ç½®ï¼æ¬èº«å 鍿¶åè½å强ï¼å æ¤è¥¿åæ¹çå¸åºä¾éå ³ç³»ç¨³åºï¼ä¹ä½¿å¾å½å°å¸åºå ·å¤é¿æç»´æç¨³å®çæ¡ä»¶ãæ¹çå¸åºæ¬å°åºåæ¥ä»·éä¸å¨220-240å /å¨ï¼éæµ·å¸åºä¸»æµæ¥ä»·å¨160-170å /å¨ã
ããå·¥ä¸ç 主åºå£å
ããè·å °è·å °é¿å èâ诺è´å°å ¬å¸äº¨æ ¼æ´çåé¿å è诺è´å°å ¬å¸æ¯ä¸å®¶æ»é¨è®¾å¨è·å °ï¼åå ¨çç客æ·ä¾åºå¥åº·å«çç¨åãç²æ«æ¶æååå¦åçç¹å¤§åè·¨å½å ¬å¸ã1999å¹´çå ¨çåå¹¶éå®é¢ä¸º130亿ç¾å (å1,079亿人æ°å¸)ãæ2000å¹´å¹´å计ï¼é¿å è诺è´å°å¨å ¨ä¸ç75个å½å®¶æ¥æ6.8ä¸åéåãé¿å è诺è´å°æ¯æ¬§æ´²æå¤§çæ°¯åè碱ç产åãç°å¨è·å °ãæå¤§å©åä¸å½è®¾æç产åï¼å ¶è´¨éä½ç³»è·ISO9002å½é æ åè¯ä¹¦ã
ããå ¬å¸ä¸å¡ä¸äº§åï¼(1)纤维åèåç©ãå æ¬èé °èºçº±ãèé ¯çº±ãç²è¶çº¤ç»´çã(2)çååå¦å¶åãå æ¬æ°¯æ°ã碱ãVCMãç²éãå°¿ç´ ç²éæ èçã(3)æãå æ¬åææ èãå»ºçæ¶æã汽车æå åç(4)å¥åº·ä¿æ¤åãå æ¬å£ç¨é¿åè¯ãæ§æ¿ç´ ãæºè½å¤±è°ç¨è¯ãå¿è¡ç®¡ç ç¨ã人é 纤维ãç»ç©å塿å å·¥ä¸çæºæ¢°è®¾å¤ãå·¥ç¨å¡æãå»è¯ä¸ææ¯åºç¨å è£ ãå·¥ä¸çººç»çã
ããæ¾³å¤§å©äºåæéå¢åæéå¢å¸å¼523亿ç¾å ï¼æ¯å ¨ç第äºå¤§éç¿ä¸éå¢ï¼ä» 次äºå¿ åå¿ æå ¬å¸ãå ¬å¸æ»èµäº§æå°åºæ¥ååï¼89%éä¸å¨æ¾³å¤§å©äºååç¾ã2004å¹´å ¬å¸æ»è¥ä¸é¢140亿澳å ï¼è¥ä¸æ¶å ¥æ¥æºæ 嵿å°åºååï¼åç¾å 25%ï¼æ¬§æ´²å 22%ï¼æ¥æ¬å 18%ï¼æ¾³æ°å 8%ï¼å ¶ä»äºæ´²å½å®¶ä¸º22%ï¼å ¶ä»å°åº5%;æäº§åååï¼ç ¤çåéç¿ç³åå«å 19%ï¼éå 17%ï¼é16%ï¼å·¥ä¸ç¨åææ15%ï¼é»éåé»ç³å5%ï¼å ¶ä»4%ãåæéå¢ä¸ä¸å½ç主è¦ä¸å¡æ¯ååè´¸æã主è¦åä¸å½åºå£éç¿ç³ãéãæ°§åéãéãéãç¡¼é ¸çãæ°§åéåæçã
ããç¾å½æè«é¡¿ã å å
ãåç¾ä¸å®¶è§æ¨¡è¾å¤§ççä¸å ¬å¸ï¼è«é¡¿çä¸éå¢å ¬å¸ï¼ä¹æ¯ç¾å½æå¤§ççä¸ä¼ä¸ãè¯¥å ¬å¸æ»é¨è®¾å¨ç¾å½ä¸é¨åå¸èå å¥ï¼ä»1848å¹´åç«è³ä»å·²æ150ä½å¹´çåå²ãè«é¡¿çä¸éå¢å ¬å¸ç±è«é¡¿çä¸å ¬å¸ãå æ¿å¤§ç䏿éå ¬å¸åè«é¡¿å·´å马ç䏿éå ¬å¸ä¸é¨åç»æï¼å¹´éå®é1100ä¸å¨å·¦å³ï¼æ9å®¶ç空çç产åï¼å¹´äº§ç空ç300ä¸å¨ãéç¹æ¼çåæ¯å ¨ç¾æå¤§çç空çç产ä¼ä¸ï¼å»ºåå·²æ106å¹´ï¼ç®åå¹´ç产ç空ç¿ç55ä¸å¨ï¼å ¶ä¸é«åè´¨ç(æ°¯åé 99.95%)年产9ä¸å¨ã温èçå建åä¹å·²70å¤å¹´ï¼å¹´äº§ç空ç¿ç23ä¸å¨ä¸ä¸ï¼ä¸»è¦åç§æé£çãè°å³çã软水çååéªçã
ãã墨西å¥
ãã第äºèå½å 主éåºåå¸åéå®ä»·æ ¼çååã颿µ
ããç®åä¸å½ä¸»è¦ä»å·´åºæ¯å¦ãå¾·å½ã墨西å¥å澳大å©äºè¿å£å·¥ä¸çã
ãã主è¦éå¾å京ã宿³¢ãåè¥ãåå®çå°ã
ãã主è¦å°è¾¾æ¸¯åäº¬å®æ³¢åè¥åå®
ããæ°é27.03ä¸MT15.34ä¸MT13.08ä¸MT21.23ä¸MT
ããåä»·USD35.18USD30.10USD27.02USD40.06
ããæ»è®¡å ±è¿å£76.76ä¸MTï¼åä»·USD35.03
ãã第ä¸èè¿å£çäºç忥åæå颿µ
ããä»å¢¨è¥¿å¥è¿å£å·¥ä¸çå°å²¸ä»·80ç¾å ãå®ç¨ä»·ãç»è¥è´¹ç¨ã管çè´¹ç¨ãè´¢å¡è´¹ç¨çæ ¸ç®ã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化学方程式)?
核心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性质
1.实验探究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性质预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
在盐酸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在盛有铁丝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在盛有烧碱溶液(含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蓝色溶液变为红色
酸能与碱反应
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②氧化铜:CuO+2HCl===CuCl2+H2O,复分解反应;
③烧碱: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④硝酸银:AgNO3+HCl===AgCl↓+HNO3,复分解反应。
2.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钙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物质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
类别
碱
酸
氧化物
单质
盐
盐
氧化物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OH)2+2HNO3===Ca(NO3)2+2H2O;
②Ca(OH)2+CO2===CaCO3↓+H2O;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Ca(OH)2+CuCl2===Cu(OH)2↓+CaCl2。
3.盐的性质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钙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氢氧化钡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
(2)写出硫酸铜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CuSO4+Ba(NO3)2===BaSO4↓+Cu(NO3)2;
②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单质铁:Fe+CuSO4===FeSO4+Cu。
归纳总结
酸、碱、盐的化学通性
(1)酸的化学通性
酸+酸碱指示剂,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活泼金属―→盐+氢气+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新酸+新盐
(2)碱的化学通性
碱+酸碱指示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酸性氧化物―→盐+水+酸―→盐+水+盐―→新碱+新盐
(3)盐的化学通性
盐+酸―→新盐+新酸+碱―→新盐+新碱+盐―→新盐+新盐
深度思考
(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会有H+,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示①SO2+H2O===H2SO3;
②SO2+CaO===CaSO3;
③SO2+Ca(OH)2===CaSO3↓+H2O。
二、物质的转化
实现不同类物质间的转化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O2②H2O③Ca(OH)2④CaO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
归纳总结
单质到盐的转化
部分金属单质O2碱性氧化物H2O碱酸或酸性氧化物盐
部分非金属单质O2酸性氧化物H2O酸碱或碱性氧化物盐
深度思考
(1)下列两种方法都可制取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①Na2O+H2O===2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2)工业上曾选用②而不选用①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
(3)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________。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提示B
归纳总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课堂练习
1.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2.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熟石灰反应的物质是()
A.硫酸铜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答案B
解析A项,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B项,碳酸钠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C项,氢氧化钠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D项,碳酸钙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降低土壤酸性 B.用BaCl2处理大量泄漏的浓硫酸
C.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A错误;氯化钡是有剧毒的物质,不能用于处理泄露的浓硫酸,B错误;氢氧化钙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熟石灰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正确。
4.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水+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 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 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D
5.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Ca(OH)2溶液 C.稀硝酸 D.稀盐酸
答案D
解析能使CuO固体溶解的物质为酸,稀硝酸、稀盐酸均可,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稀盐酸。
6.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SO3、Cl2O7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CaO B.CO C.SiO2 D.H2O
答案C
解析CO2、P2O5、SO2、SO3、Cl2O7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a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和H2O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7.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3O4――→CO高温Fe盐酸FeCl3 B.H2O2△H2――→O2点燃H2O
C.CaCl2溶液CO2CaCO3盐酸CO2 D.CuSO4溶液FeCu――→O2加热CuO
答案D
解析A项中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项中H2O2分解生成H2O和O2;C项中CaCl2和CO2不反应。
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uO高温CO2H2OH2CO3CaOH2CaCO3高温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答案D
解析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为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9.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物质A→物质B→物质C→物质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 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选项B中,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选项C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10.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铜绿②甲③Cu(OH)2④乙――→⑤H2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碱 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 D.⑤为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铜绿(碱式碳酸铜)属于盐而不是碱;反应④为Cu(OH)2△CuO+H2O,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⑤为CuO+H2△Cu+H2O,属于置换反应,选项 B、C、D正确。
11.如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于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食盐的配料表可知食盐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指碘单质,应为碘酸钾;碘酸钾性质与氯酸钾相似,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因此菜未煮熟不宜加碘盐。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四氯化碳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CCl4高温C+4NaCl,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选项不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B选项正确;四氯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选项正确;此反应的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选项正确。
13.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石灰石①高温生石灰②加水石灰水③加Na2CO3溶液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盐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高温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的事实,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3)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14.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H2SO4CO2CaO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2+CaO===CaCO3
解析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由题意可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金属氧化物CaO,则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属于盐且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CaO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H2SO4(或HNO3等均可)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均可)
(2)2NaOH+CO2(少量)===Na2CO3+H2O
(3)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析(1)酸可以填写H2S、H2SO4、HNO3、H2CO3等中的一种,碱可以填写KOH或NaOH;盐可填写K2CO3、Na2SO4、NaNO3、KNO3、K2SO4等中的一种。(2)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即CO2(少量)+2NaOH===Na2CO3+H2O。(3)实验室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是CO2。
求高中新课改人教版所有化学的目录~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附录I 后记 周期表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结束语 附录 后记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
附录 后记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练习与实践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练习与实践
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练习与实践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练习与实践
结束语 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开放性作业——元素周期表 后记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后记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二节 芳香烃 第三节 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酚 第二节 醛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实验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 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 课题二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课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课题二 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课题一 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题二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课题三 综合实验设计 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 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 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 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 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后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